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274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主要设有一前高后低具斜度的本体,且本体内外部喷涂纳米胶壳或胶衣,该本体顶面设有容间供置放加热布,加热布上方再置放一汇集十数种金属氧化物、陶土、瓷土高温气化物所制成的能量板,而本体上设有110V~220V共享的定时开关及附有插头的电源线,以及本体二侧边的底部设有滑轨,供收纳承放电源线的活动启闭承盘;由此,当本体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开启定时开关时,该能量板受热可发射出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发射出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的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适用于脚垫、坐垫、背垫、躺枕、茶几或类似结构。
技术介绍
红外线为光谱中的一种视而不见的光线,其中波长最长的部份称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波长带在5.6μ~1000μ之间,其中尤以波长在5.6μ~15μ范围的远红外线对人体最有益处,因此有许多远红外线结构产生。如TW公告编号第595420号「远红外线烤肉炉的改良结构」、第570167号「具远红外线的电热器护罩结构」、第535591号「远红外线三温暖机的结构改良」等。然而,上述各项专利结构是对某一特定情况而设,如烤肉的同时可一边享受美味食物,一边接受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或使用电热器一边取暖,一边吸收远红外线,亦或使用三温暖时,同时接受远红外线的照射等,仍无法利用单一种结构,使人体各个特定部位接受有益的远红外线,为其最主要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可释放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的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不仅可针对人体各部位使用,以形成脚垫、坐垫、背垫或抱持垫、躺枕,亦可形成置放茶具的茶几。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主要设有一前高后低具斜度的本体,且本体内外部喷涂纳米胶壳或胶衣令本体有抑菌、自洁的机制,该本体顶面设有容间供置放导电加热布,加热布上方再置放一能量板,该能量板的底层设为高分子树脂、玻璃纤维与夹板所形成的夹层,顶层为由能量树脂与玻璃纤维制成的基层,该夹层和基层的外部再涂覆纳米胶壳或胶衣,且本体上设有110V~220V共享的定时开关,该本体二侧边的底部设有滑轨,供收纳承放电源线的活动启闭承盘;由此,当本体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开启定时开关时,该能量板受热可发射出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设为110V~220V共享的机械式定时开关的应用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设为110V~220V电子式定时开关的应用示意图;图2C为能量板的剖视图;图3~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 本体11 凹槽 110 电线孔12 导气空隙 13 阶级部14 开关16 承盘 160 缺槽 17 支脚 18 镂空部20 加热布 21 电源线25 机械式定时开关 26 电子式定时开关30 能量板 31 底层32 顶层 33 纳米级透明胶壳或胶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2,本技术的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主要设有一前高后低的本体10,该本体10的整体内外部喷涂纳米胶壳或胶衣,该本体10顶部设有一凹槽11,该凹槽11的周缘设有一阶级部13,同时该凹槽11的底部设有多个导气空隙12及一电线孔110,而本体10的旁侧处设有一开关14,且为增加本体10的美观性,故本体10周缘可设有突出或凹陷的花纹或镂空部18,同时本体10的二侧边底部各设有一滑轨(图未示出),供一承盘16于其内滑移,又该承盘16的一侧角落处设有一缺槽160,又该本体10较低的该侧各设有一可活动旋转、以增加高度的支脚17。该加热布20,为一内具加热线23的垫体,该加热线23延伸出一电源线21,且该电源线21受开关14控制。该能量板30,由十数种金属氧化物、陶土、瓷土加以混合,将上述混合物以高温气化,并以集尘机汇集该些气化物,以得超微细粉末,再经高压、真空、急冷与急速搅拌等方式,将该粉末急速扩散至高分子树脂中,可得一纳米级远红外线树脂,其中该能量板30具有底层31及顶层32,底层31设为高分子树脂、玻璃纤维与夹板所形成的夹层,顶层32为由纳米级远红外线树脂与玻璃纤维制成的基层,该夹板和基层的外部再涂覆纳米级透明胶壳或胶衣33,如图2C所示。首先将加热布20置入本体10顶部的凹槽11内,令电源线21穿过电线孔110,且该电源线21受开关14控制,再将能量板30结合于凹槽11的阶级部13,最后将承盘16置入本体10的滑轨内,即完成本技术的组装。使用时,只需将承盘16拉出,让电源线21经承盘16的缺槽160拉出,再将承盘16推回,该电源线21通过支脚17旁侧的空隙拉出插合插座,开启开关14,加热布20内的加热线23开始加热,令上方的能量板30受热以释放远红外线,由于能量板30与加热布20之间有一距离,能量板30并未直接压到加热布20,故可增长加热布20的寿命,又本体10的凹槽11内设有导气空隙12,可增加透气性,再者,本体10的周缘亦可设有增加透气性的镂空部18。再者,请同参图2A~2B,该开关14亦可设为110V~220V共享的机械式的定时开关25,借助旋钮的旋转角度,来设定加热布20的加热时间长短,或以110V~220V共享的电子定时开关26来设定加热时间,另请参图3~5,本技术的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可供使用者脚部踩踏、臀部压坐、背部抵靠,或供使用者抱于胸腹部间,如可置于人体经穴及脚掌掌管人体各部位器官的穴位处,该加热布20加热15分钟后,温度维持在45℃左右,使用者在使用本技术时除了不会烫偒外,该能量板30的远红外线的释放率更高达93%以上,故该能量板30所释放的远红外线可直接为人体所吸收。另外,曾进行过针对涂覆纳米胶壳或胶衣的整体浴室、壁材、承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萄葡球菌的甲西林抗性株、克氐肺炎杆菌的抑菌试验,经接种试验菌株1.1×105CFU、2.8×105CFU、1.4×105CFU(CFU菌落形成单位)在空白组与样品组上,以365nm灯管(强度0.1mw/cm2)照射24小时后测其菌数,样品组各得<10CFU,不照光24小时后样品组的菌数亦为<10CFU,而菌落数<10CFU等于零,由此可知,纳米胶壳或胶衣具有抑菌的功效,故本技术不论在使用前后,均为一无菌的状态,有效防止有害人体病菌的传染。另请参阅图6,通过支脚17的旋转调整,可将本体10的表面调整成水平面,由此,形成供置放茶水的茶几,当茶水吸收能量板30所释放出的远红外线时,该茶水受远红外线渗透振荡,令茶水分子及茶叶含有的稀有元素被振荡分解至更小、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由上可知,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如下实用优点1、能量板与加热布之间设有一适当间距,加热布未直接因能量板在人体使用时所产生的重量压掣,故加热布不仅可延长寿命,且本体凹槽设有导气空隙令能量板不致受加热布持续导电加温而过热,可保持人体可接受45℃左右的适当温度。2、本技术不仅可供使用者踩踏、坐压、靠抵、抱拿,亦可作为茶几、或食物垫,用途相当广泛。3、本技术操作容易、设计轻巧、携带方便,是人们旅游、家庭生活,增强体能、舒解身心,最佳调节器具。4、本技术在温度30℃~40℃左右,即可释放达93.1%的远红外线,再导电加热15分钟后温度达45℃时令能量板远红外线释放率可达100%。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凡习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纳米远红外线能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前高后低具斜度的本体,该本体整体喷涂纳米胶壳或胶衣,该本体顶面设有容间供置放加热布,加热布上方再置放一汇集十数种金属氧化物、陶土、瓷土高温气化物所制成的能量板,而本体上设有开关,以及本体二侧边的底部设有滑轨,供收纳承放电源线的承盘活动启闭;当本体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开启开关时,该能量板受热可发射出有益人体的远红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桂
申请(专利权)人:千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