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运燕专利>正文

棉花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23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花采摘装置,由机架部分、传感部分、升降部分、传动部分、搂棉部分、采摘部分和吸棉部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感应自动化棉花采摘装置与现有的机械采摘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机械化程度高,采摘质量好,杂质少,效率高等优点,非常符合采棉实际要求,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棉花采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花采摘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棉花采摘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感应棉花采摘装置。目前,用于采摘棉花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人工采摘,人工采摘质量好,杂质少,但是劳动量大,效率低;另一种是机械采摘,现有的机械采摘质量很差,要求条件高,杂质极多,还需要进行机械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就会破坏棉花纤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感应的机电一体化棉花采摘装置,工作效率高、质量好、确保棉花纤维不被破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棉花采摘装置,由机架部分、传感部分、升降部分、传动部分、搂棉部分、采摘部分和吸棉部分组成;机架部分包括外壳(14),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连体杆(27),支夹板(19)和中支承夹板(24)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上,用连体杆(27)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24)、支夹板(19)和主槽板(29)固定于外壳(14)上;传感部分是由1-10根传感管(11),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传感器(3)和软密封套管(30)构成,传感管(11)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另一端穿过支承板(9)、中支承夹板(24)穿至主槽板(29),软密封套管(30)-->分别与传感管(11)下端穿接固定,另一端与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穿接固定,传感器(3)分别与传感管(11)和外壳(14)间隙配合;升降部分包括外壳(72)、上夹板(70)、上支承板(71)、中夹板(74)、下夹板(81)、气缸(79)中的阀座升降杆(75)、机体(73),上夹板(70)、中夹板(74)和下夹板(81)分别与外壳固定,气缸(79)下端分别与下夹板(81)固定,升降杆(75)上端与上支承板(71)固定并与外壳(72)间隙配合,升降杆(75)中的阀座活封环(78)分别与气缸(79)间隙配合,机体(73)与上夹板(70)固定;传动部分置于机架内,包括气缸(5)、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伸出的槽(16)、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推板(31)、主抓杆(22)、拉杆(23)、抓(34),气缸(5)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气缸(5)下端与支承板(9)固定,传动杆(10)与密封环(8)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上端与阀座密封环(6)置于气缸(5)内与气缸(5)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下端与中支承板(12)固定,中支承板(12)和槽板(15)与外壳(14)和传感管(11)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分别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主抓杆(22)、拉杆(23)分别与抓(34)活接固定,置于槽板(15)伸出的槽(16)槽内与槽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槽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下端与推板(31)固定,推板(31)与搂棉板(37)和-->凸台(33)间隙配合;搂棉部分是由两瓣以上可开合的搂棉板(37)组成,搂棉板(37)根部分别与主槽板(29)和扭簧(28)活接固定,搂棉板(37)板内内壁设有凸台(33),搂棉板(37)板内设有传感管(35),软密封管套(30)一端分别与传感管(11)下端穿接固定,另一端与搂棉板(37)板内上端所设的传感管(35)穿接穿通固定;采摘部分置于机架内,包括气缸(5)中的传动杆(10),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伸出的槽(16)、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连体杆(27)、主抓杆(22)、拉杆(23)、抓(34)、压簧(13)和推板(31),气缸(5)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气缸(5)下端与支承板(9)固定,气缸(5)中的传动杆(10)与中支承板(12)固定,支夹板(19)和中支夹板(24)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内,分别用连体杆(27)连接用螺母固定,由槽板(15)伸出的槽(16)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槽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压簧(13)置于主抓杆(22)上,压簧(13)上端分别与主抓杆(22)上端固定,主抓杆(22)、拉杆(23)分别与抓(34)活接固定置于槽板(15)伸出的槽(16)槽内并与槽(16)间隙配合,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分别与推板(31)固定;吸棉部分由吸棉管(38)、上夹板(2)、中支承板(12)、支承板(9)、槽板(15)、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和推板(31)构成,吸棉管的一端从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穿至推板(31)处并与推板(31)固定,与上述夹板支承板圆孔间隙配合,吸棉管的另一端伸出机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感应自动化棉花采摘装置与现有的机械采摘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机械化程度高,采摘质量好,杂质少,效率高等优点,非常符合采棉实际要求,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棉花采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机架部分、传感部分、升降部分、传动部分、搂棉部分、采摘部分和吸棉部分组成;机架部分包括外壳(14),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连体杆(27),支夹板(19)和中支承夹板(24)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上,用连体杆(27)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24)、支夹板(19)和主槽板(29)固定于外壳(14)上;传感部分是由1-10根传感管(11),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传感器(3)和软密封套管(30)构成,传感管(11)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另一端穿过支承板(9)、中支承夹板(24)穿至主槽板(29),软密封套管(30)分别与传感管(11)下端穿接固定,另一端与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穿接固定,传感器(3)分别与传感管(11)和外壳(14)间隙配合;升降部分包括外壳(72)、上夹板(70)、上支承板(71)、中夹板(74)、下夹板(81)、气缸-->(79)中的阀座升降杆(75)、机体(73),上夹板(70)、中夹板(74)和下夹板(81)分别与外壳固定,气缸(79)下端分别下夹板(81)固定,升降杆(75)上端与上支承板(71)并与外壳(72)间隙配合,升降杆(75)中的阀座活封环(78)分别与气缸(79)间隙配合,机体(73)与上夹板(70);传动部分置于机架内,包括气缸(5)、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伸出的槽(16)、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推板(31)、主抓杆(22)、拉杆(23)、抓(34),气缸(5)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气缸(5)下端与支承板(9)固定,传动杆(10)与密封环(8)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采摘装置,由机架部分、传感部分、升降部分、传动部分、搂棉部分、采摘部分和吸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部分包括外壳(14),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连体杆(27),支夹板(19)和中支承夹板(24)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上,用连体杆(27)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24)、支夹板(19)和主槽板(29)固定于外壳(14)上;传感部分是由1-10根传感管(11),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传感器(3)和软密封套管(30)构成,传感管(11)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另一端穿过支承板(9)、中支承夹板(24)穿至主槽板(29),软密封套管(30)分别与传感管(11)下端穿接固定,另一端与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穿接固定,传感器(3)分别与传感管(11)和外壳(14)间隙配合;升降部分包括外壳(72)、上夹板(70)、上支承板(71)、中夹板(74)、下夹板(81)、气缸(79)中的阀座升降杆(75)、机体(73),上夹板(70)、中夹板(74)和下夹板(81)分别与外壳固定,气缸(79)下端分别与下夹板(81)固定,升降杆(75)上端与上支承板(71)固定并与外壳(72)间隙配合,升降杆(75)中的阀座活封环(78)分别与气缸(79)间隙配合,机体(73)与上夹板(70)固定;传动部分置于机架内,包括气缸(5)、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伸出的槽(16)、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推板(31)、主抓杆(22)、拉杆(23)、抓(34),气缸(5)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气缸(5)下端与支承板(9)固定,传动杆(10)与密封环(8)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上端与阀座密封环(6)置于气缸(5)内与气缸(5)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下端与中支承板(12)固定,中支承板(12)和槽板(15)与外壳(14)和传感管(11)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分别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主抓杆(22)、拉杆(23)分别与抓(34)活接固定,置于槽板(15)伸出的槽(16)槽内与槽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采摘装置,由机架部分、传感部分、升降部分、传动部分、搂棉部分、采摘部分和吸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部分包括外壳(14),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连体杆(27),支夹板(19)和中支承夹板(24)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上,用连体杆(27)分别通过螺母固定,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24)、支夹板(19)和主槽板(29)固定于外壳(14)上;传感部分是由1-10根传感管(11),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传感器(3)和软密封套管(30)构成,传感管(11)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另一端穿过支承板(9)、中支承夹板(24)穿至主槽板(29),软密封套管(30)分别与传感管(11)下端穿接固定,另一端与搂棉板(37)内设的传感管(35)穿接固定,传感器(3)分别与传感管(11)和外壳(14)间隙配合;升降部分包括外壳(72)、上夹板(70)、上支承板(71)、中夹板(74)、下夹板(81)、气缸(79)中的阀座升降杆(75)、机体(73),上夹板(70)、中夹板(74)和下夹板(81)分别与外壳固定,气缸(79)下端分别与下夹板(81)固定,升降杆(75)上端与上支承板(71)固定并与外壳(72)间隙配合,升降杆(75)中的阀座活封环(78)分别与气缸(79)间隙配合,机体(73)与上夹板(70)固定;传动部分置于机架内,包括气缸(5)、上夹板(2)、支承板(9)、中支承板(12)、槽板(15)伸出的槽(16)、支夹板(19)、中支承夹板(24)、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推板(31)、主抓杆(22)、拉杆(23)、抓(34),气缸(5)上端与上夹板(2)固定,气缸(5)下端与支承板(9)固定,传动杆(10)与密封环(8)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上端与阀座密封环(6)置于气缸(5)内与气缸(5)间隙配合,传动杆(10)下端与中支承板(12)固定,中支承板(12)和槽板(15)与外壳(14)和传感管(11)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分别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主抓杆(22)、拉杆(23)分别与抓(34)活接固定,置于槽板(15)伸出的槽(16)槽内与槽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置于主槽板(29)伸出的主槽(20)槽内并与主槽(20)间隙配合,槽板(15)伸出的槽(16)下端与推板(31)固定,推板(31)与搂棉板(37)和凸台(33)间隙配合;搂棉部分是由两瓣以上可开合的搂棉板(37)组成,搂棉板(37)根部分别与主槽板(29)和扭簧(28)活接固定,搂棉板(37)板内内壁设有凸台(33),搂棉板(37)板内设有传感管(35),软密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运燕
申请(专利权)人:廖运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