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及具有密封抗震结构的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128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及具有密封抗震结构的幕墙,其中,所述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具有朝内的凸起,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止条;第一面板的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以及第二面板的凸起和第二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过渡槽中设置有柔性填充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地震等情况下的位移兼容问题,且构造简单、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和造型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幕墙领域,尤其是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理念的变化,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为了使建筑物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建筑物的外表面一般都设置有幕墙。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有如幕布,因此又称为悬挂墙。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建筑围护结构。但是,地震、强风和地质不稳定等因素会可能会引起房屋发生较大的层间位移,为了保证幕墙在地震发生时所需的层间位移兼容,现有的办法是加大板缝。但是加大板缝的同时会导致幕墙容易漏水,维修费用高,不耐久且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并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抗震结构的幕墙,以克服现有抗震幕墙容易漏水、维修费用高和不耐久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具有朝内的凸起,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止条;第一面板的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以及第二面板的凸起和第二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过渡槽中设置有柔性填充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的龙骨,以及一端与龙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固定连接的锚固件。所述龙骨与连接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所述龙骨为套筒钢管。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具有预埋件,预埋件直接或通过锚固件与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过渡板之间形成的通道上打有至少一道密封胶、第二面板与过渡板之间形成的通道上打有至少一道密封胶。所述过渡槽中设置密封胶层。所述柔性填充物靠近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所述密封胶层位于柔性填充物的外侧。一种具有密封抗震结构的幕墙,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即一种具有密封抗震结构的幕墙,包括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该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具有朝内的凸起,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止条;第一面板的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以及第二面板的凸起和第二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过渡槽中设置有柔性填充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的龙骨,以及一端与龙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固定连接的锚固件。所述龙骨与连接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所述龙骨为套筒钢管。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侧具有预埋件,预埋件直接或通过锚固件与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过渡板之间形成的通道上打有至少一道密封胶、第二面板与过渡板之间形成的通道上打有至少一道密封胶。所述过渡槽中设置密封胶层。所述柔性填充物靠近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所述密封胶层位于柔性填充物的外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为GRC面板。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能够解决地震等情况下的位移兼容问题,且构造简单、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和造型美观。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为现有幕墙结构在正常状态和地震时的原理图。图2a和图2b为现有幕墙的上部结构在正常状态和地震时的原理图。图2c和图2d为现有幕墙的下部结构在正常状态和地震时的原理图。图3为现有的抗震幕墙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震幕墙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抗震幕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在立项前对业内的专利和论文进行了广泛地检索,对现有的各种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申请人认真分析了震动对幕墙的破坏机会,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抗震中的“震”包括地震、强风、地质松软等因素造成的建筑物移动或晃动。如图1a至图2d所示,他们分别是位移前和位移后的幕墙结构示意图。该图用以展示现有幕墙发生损坏的原因和过程。如图1a、图2a和图2c所示,在该图中可见,正面板201和侧面板202相互垂直,设置于建筑于的拐角处。正面板和侧面板的上端分别通过两个重力节点203固定,重力节点为面板提供三个方向的支撑,即提供上下、里外和左右的支撑。正面板和侧面板的下端通过风载节点204固定,风载节点为面板提供一个方向,即里外方向的支撑。通过重力节点和风载节点将正面板和侧面板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在建筑物未发生位移(例如未发生地震)时,正面板和侧面板之间顶部(图1a及图2a)和底部(图1a及图2c)的板缝宽度都是W。如图1b、图2b和图2d所示,当建筑物发生移动或晃动,例如发生地震时,下部楼层相对不动,上部楼层发生位移X。在这种情况下,正面板整体向右移动X,由于重力节点都是在同一楼层结构上,侧面板的顶部也位移X,所以在正面板和侧面板的顶部无相对位移,顶部的板缝宽度不便,仍然为W,如图1b和图2b。但是由于侧面板的底部通过风载节点固定在下部结构上,下部结构没有位移,所以侧面板的底部也没有右移。所以正面板和侧面板的底部板缝就是W-X,如图1b和2d。如图3所示,在实际工程中,设置于建筑物101上的第一面板103和第二面板102之间的板缝宽度W必须大于地震的最大位移X,否则正面板和侧面板就会发生碰撞,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如果板缝宽度较宽,则密封组件104,例如密封胶容易破裂,施工和维护工作比较大。为此,申请人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结合图4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选择常见的拐角为直角的建筑物作为示范案例,根据工程的需要,随着建筑物结构的变化,面板和过渡板的形状和角度也可以调整。该图主要包括建筑物、第一面板301、第二面板302、过渡板303和连接组件,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与建筑物的固定连接方式见上文,可以采用现有的固定连接方式。参考图4的下方和右方,描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结构,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内侧、靠近面板边缘预定距离的地方一体成型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设置有凸起301a(第一面板上)、302a(第二面板上)。过渡板303具有两个连接部303a,分别用于和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搭接或配合,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内侧具有加强部(预埋部)303b,其中预埋有锚固件303c。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端部朝内弯折,形成挡止条303d。连接组件包括龙骨,例如嵌套的方管304、307或类似的钢管或方管。龙骨与锚固件的端部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311为焊接条。龙骨通过连接钢板305与建筑物固定连接,具体地,龙骨与连接钢板固定连接,而连接钢板通过锚固螺栓306与建筑物固定连接。在施工安装后,过渡板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形成一通道,该通道中打有至少一道密封胶310。如果打有多道密封胶的话,则优选为相邻的密封件间隔一段距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过渡板两端的挡止条各自与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之间形成过渡槽,该过渡槽中具有柔性填充物308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柔性填充物位于过渡槽的内侧,在柔性填充物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层309。柔性填充物除了具有填充减震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具有朝内的凸起,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止条;第一面板的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以及第二面板的凸起和第二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过渡槽中设置有柔性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过渡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分别具有朝内的凸起,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一挡止条;第一面板的凸起与第一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以及第二面板的凸起和第二连接部的挡止条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建筑物上;所述过渡槽中设置有柔性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的龙骨,以及一端与龙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固定连接的锚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与连接钢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建筑物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密封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为套筒钢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捷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