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00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池组。电池组具备密闭壳体和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由多个螺栓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且堵塞上述开口的盖部件。对上述多个螺栓中的相邻的螺栓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特定的相邻的两个螺栓的离开距离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各离开距离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5年2月12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1480002127.5、专利技术名称为电池组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被收纳于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在具有被收纳于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中,当密闭壳体的内压变高时,需要使密闭壳体的内压降低。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闭式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连续设置的多个电池槽的方形电池槽。在各电池槽收纳有极板组和电解液。在方形电池槽设置有气体汇集部。在气体汇集部与各电池槽之间,设置有若各电池槽的内部压力变为规定以上则开口的气体排出部。在气体汇集部设置有将气体朝外部导出的气体出口。进而,若在各电池槽产生气体而内压变高,则气体从排出口被朝气体汇集部排出。由此,各电池槽的内压降低。被排出至气体汇集部后的气体从气体出口被朝外部导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8909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闭式二次电池需要设置与各电池槽的排出口连通的气体汇集部、并在气体汇集部设置气体出口,形状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密闭壳体的内压降低的电池组。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和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由多个螺栓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且堵塞上述开口的盖部件。对上
述多个螺栓中的相邻的螺栓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特定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离开距离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各离开距离长。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和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和由等间隔地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栓固定于上述壳体主体且堵塞上述开口的多角形状的盖部件。在上述盖部件中,从至少一个角部到位于距该角部最近的位置的螺栓为止的距离比从其余的任意的角部到位于距该角部最近的位置的螺栓为止的距离长。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第3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密闭壳体、密闭壳体、以及被收纳于上述密闭壳体的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上述密闭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设置在划分该壳体主体的上述开口的开口边缘部上且堵塞上述开口的多角形状的盖部件;以及将上述盖部件紧固于上述开口边缘部的多个螺栓。上述多个螺栓包括:接近上述盖部件的角部的两个接近螺栓;以及设置于相比上述两个接近螺栓更加从上述角部离开的位置的多个离开螺栓。上述盖部件在与上述开口边缘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从上述两个接近螺栓分别承受紧固力的第1区域;以及从上述离开螺栓中的相邻的两个螺栓分别承受紧固力的第2区域。上述第1区域中的从上述两个接近螺栓分别承受的紧固力的合力最弱的部分的紧固力,比上述第2区域中的从上述相邻的两个螺栓承受的紧固力的合力最弱的部分的紧固力弱。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其他例的电池组的主视图。图6的(a)以及(b)是用于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作用进行
说明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对电池组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电池组10中,在密闭壳体11收纳有多个电池模块21。密闭壳体11具有呈有底四方筒状的壳体主体12。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12包括四方形状的底板、和从该底板的四个边立起设置的侧壁。壳体主体12的开口33被由并排设置的多个螺栓B固定于壳体主体12的矩形板状的盖部件14堵塞。多个螺栓B分别为相同的螺栓。在壳体主体12与盖部件1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5。在壳体主体12中,在划分开口33的开口边缘部32处的端面,设置有供螺栓B螺合的螺合孔16。开口边缘部32位于与各侧壁的底板相反侧的端部。同样,在盖部件14的周边设置有供螺栓B插通的插通孔17。进而,螺栓B插通于设置在盖部件14的插通孔17,并且螺合于壳体主体12的螺合孔16。由此,盖部件14被固定于壳体主体12。盖部件14设置在开口边缘部32上,由此来堵塞开口边缘部32所划分的开口33。如图2所示,相邻的插通孔17的离开距离中的位于距角部14a最近的位置的第1插通孔18和与该第1插通孔18相邻的一个第2插通孔19之间的离开距离最长。其余的插通孔17彼此的各离开距离、第1插通孔18与插通孔17之间的离开距离、以及第2插通孔19与插通孔17之间的离开距离设定成彼此相同。此外,这里所说的“相同”意味着允许制造上的误差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插通孔18与第2插通孔19之间的离开距离设定成其余的插通孔17彼此的离开距离的2倍的长度。在各插通孔17插通有螺栓B。因此,插通于第1插通孔18的第1螺栓B1与插通于第2插通孔19的第2螺栓B2之间的离开距离d1(螺栓B的轴部的中心
间距离)设定成其余的螺栓B彼此的离开距离d2的2倍的长度。此外,第1螺栓B1和与第1螺栓B1相邻的螺栓B之间的离开距离、以及第2螺栓B2和与第2螺栓B2相邻的螺栓B之间的离开距离,与其余的螺栓B彼此的离开距离d2相同。即,对相邻的螺栓B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第1螺栓B1和第2螺栓B2之间的离开距离d1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B的离开距离d2长。因此,第1螺栓B1和第2螺栓B2相当于特定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如图3所示,电池模块21具有多个电池单元22。如图4所示,电池单元22(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蓄电池)在电池壳体23的内部收纳电极组装体24以及电解液25。电池壳体23包括:收纳电极组装体24的有底箱状的主体26;以及堵塞主体26的开口的矩形板状的盖27。盖27具有在盖27的厚度方向贯通盖27的孔28。在该孔28设置有当电池壳体23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时打开的阀29。此外,该“规定压力”设定成当电池壳体23的内压升高时在电池壳体23破损之前阀29断裂的压力。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0的作用进行说明。若电池单元22发生异常,则会在电池壳体23内产生气体,电池壳体23的内压上升。若电池壳体23的内压超过规定压力,则设置于电池壳体23的阀29断裂。进而,若设置于电池壳体23的阀29断裂,电池壳体23内的气体、例如氢被放出至密闭壳体11内,密闭壳体11的内压上升。进而,若从多个电池单元22放出气体而密闭壳体11的内压变高,则施加于盖部件14的压力也逐渐变大。盖部件14欲朝厚度方向、即从开口边缘部32离开的方向变形。然而,盖部件14的变形被螺栓B抑制,因此盖部件14难以变形。在螺栓B的离开距离长的部分,螺栓B将盖部件14按压于壳体主体12的力弱。因此,第1螺栓B1与第2螺栓B2之间的部分最容易变形。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若密闭壳体11的内压上升,则盖
部件14的第1螺栓B1与第2螺栓B2之间的部分朝从壳体主体12离开的方向、即盖部件14的厚度方向变形。进而,通过盖部件14变形,在壳体主体12与盖部件14之间形成有间隙S。积存在密闭壳体11内的气体从该间隙S被朝外部排出。当气体被从密闭壳体11排出而密闭壳体11的内压降低时,若盖部件14为不丧失弹性的范围内的变形,则恢复原来的形状(图6(a)所示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备:密闭壳体;以及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被收纳于所述密闭壳体,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开口;以及盖部件,所述盖部件由多个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且堵塞所述开口,对所述多个螺栓中的相邻的螺栓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特定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离开距离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各离开距离长。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4 JP 2013-140797;2013.12.26 JP 2013-270521.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具备:密闭壳体;以及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被收纳于所述密闭壳体,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包括: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开口;以及盖部件,所述盖部件由多个螺栓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且堵塞所述开口,对所述多个螺栓中的相邻的螺栓的离开距离进行比较,特定的相邻的两个的螺栓的离开距离比其余的相邻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文彦加藤崇行植田浩生加藤裕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