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325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包括桩身及桩底两个部分,桩身由与桩底同时浇注的桩周水泥拌合物和拌合物凝结前植入并固定的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构成,桩底由呈圆台形或圆柱形或椭圆形的水泥拌合物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部扩大头通过增加持力岩层的受力面积,改善了持力层强度性能,杜绝了打入式管桩对持力层的破坏,解决了持力层遇水软化问题,使管桩桩端嵌入持力层深度增加,增大桩端受力面,提高了整桩的承载能力,增加了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身强度的利用率;相对于锤击施工直接打入持力岩层的端承桩,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对持力层破坏作用小,无挤土效应和震动、油烟、噪音污染,适用于强、中、微风化泥岩、砂岩持力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的一种桩基础,尤其是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
技术介绍
混凝土桩基础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方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土木工程领域。无论是钻孔灌注桩还是锤击或静压施工的预制桩,混凝土桩基础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该类基础形式技术成熟并较其他基础类型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业界通过先钻孔再植入预制桩的方法形成了一类预制桩外包混凝土的组合桩基础,这类基础集成了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的特点,具有桩身无损伤、施工无挤土效应、无噪音振动、易实现大直径预制桩的植桩等诸多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类组合桩基础外形呈外直径上下一致的圆柱形,与持力岩层接触面积取决于桩身的截面积,而持力岩层(如砂岩等)强度往往远低于桩身,特别是桩身内预制桩的强度,这就使得组合桩基础并未充分利用预制桩的强度,造成预制桩强度过度富余浪费,经济社会效益低下。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的现有专利中,如“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异形桩预钻成孔扩底注浆施工工法”(公开号CN103266603A)中所描述的扩底组合桩基础,主要针对特定的异型桩,而对于造价更低的标准预制桩并不能很好地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在此提供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通过对预制桩外包混凝土水泥拌合物组合桩基础结构形式的改进,增加了桩基础与持力岩层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了桩端持力层强度从而增加了岩层的承载力,提高了单个桩基的承载性能,增加了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身强度的利用率,对持力层为有一定强度的强、中、微风化砂岩和砾岩等地质结构尤为适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及桩底两个部分,其中桩身由桩周水泥拌合物和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组合而成,桩底由呈圆台形或圆柱形或椭圆形的水泥拌合物构成。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桩身长度为5-80m,直径为280-18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桩周水泥拌合物为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中的一种,强度为1-50MPa,厚度为30-12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是预制的空心方桩、空心管桩和实心桩中的一种,外径为250-10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底由圆台形或圆柱形或椭圆形构成,其对称轴线与桩身轴线相距0-50mm,桩底水泥拌合物与桩周水泥拌合物相同。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圆台形桩底的圆台侧面与底面夹角为30°- 80°,厚度为200-20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桩底直径比桩身直径大100-800mm;圆柱体厚度为300-20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椭圆形桩底最大直径比桩身直径大100-800mm,厚度为300mm-200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距离桩底面的距离为50-3000mm并不小于3倍桩径,轴线与桩身轴线相距0-50mm。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桩周和桩底混凝土可以根据岩层及承载要求一次整体浇注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可先在桩底扩大头内浇注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后,再在上部浇注桩周混凝土,最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在混凝土初凝前植入到位并固定至混凝土凝结硬化;所述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浇注过程如下;A: 圆台形桩底:根据地质及施工条件采用旋挖钻、潜孔钻设备,在成桩位置按预定孔径钻孔至深入持力岩层至预定深度,钻孔粉料采用干排形式排出;更换或调整带有渐进扩孔功能的钻头对深入持力岩层部分的桩孔进行扩孔,形成圆台形桩底孔后,通过负压吸尘装置进行清孔;清孔完成后,一次性注入强度等级不等的水泥拌合物;浇注完毕后,在砂浆水泥拌合物初凝前,利用吊具将预制混凝土桩植入到位,使预制桩底面距孔底满足预定距离,并使桩轴与孔轴重合后,固定预制桩至混凝土凝结硬化。在吊放预制桩过程中,注意桩端需焊接钢板,接桩质量需可靠,以避免水泥拌合物渗漏进入预制桩内孔。 B: 圆柱形桩底;根据地质及施工条件采用水磨钻等钻孔设备,在成桩位置进行泥浆护壁钻孔,按预定孔径钻孔至深入持力岩层至预定深度;更换或调整扩孔钻头,对深入持力岩层部分的桩孔进行扩孔,形成圆柱形形桩底孔。从孔底注入等级不等的水泥拌合物,同时排出护壁泥浆;浇注完毕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利用吊具将预制混凝土桩植入到位,使预制桩底面距孔底满足预定距离,并使桩轴与孔轴重合后,固定预制桩至混凝土凝结硬化。在吊放预制桩过程中,注意桩端需焊接钢板,接桩质量需可靠,以避免水泥拌合物渗漏进入预制桩内孔;C:椭圆形桩底;根据地质及施工条件采用旋挖钻孔设备,在成桩位置按预定孔径钻孔至深入持力岩层至预定深度,钻孔粉料采用干排形式排出;更换或调整扩孔钻头,对深入持力岩层部分的桩孔进行扩孔,形成椭圆形桩底孔。钻头拔出前,注入掺有减水剂的1:0.5高流动度水泥浆,开动钻头,充分搅拌水泥浆和桩底沉渣后拔出钻头。浇注完毕后,在水泥浆初凝前,利用吊具将预制混凝土桩植入到位,使预制桩底面距孔底满足预定距离,并使桩轴与孔轴重合后,固定预制桩至混凝土水泥浆凝结硬化。在吊放预制桩过程中,注意桩端需焊接钢板,接桩质量需可靠,以避免水泥拌合物渗漏进入预制桩内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部扩大头增加持力岩层的受力面积,改善了持力层强度性能,杜绝了打入式管桩对持力层的破坏,解决了持力层遇水软化问题,使管桩桩端嵌入持力层深度增加,增大桩端受力面,提高了整桩的承载能力,增加了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身强度的利用率;相对于锤击施工直接打入持力岩层的端承桩,所述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对持力层破坏作用小,无挤土效应和震动、油烟、噪音污染,适用于强、中、微风化泥岩、砂岩持力层,对高填方、膨胀土、地下水或土具有腐蚀性等地质以及持力层遇水易软化、持力层起伏较大坡度较陡的复杂地质尤为适用。附图说明图1-3是本技术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的三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其中:1、桩身,2、圆台形桩底,3、桩周混凝土,4、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5、圆柱形桩底,6、椭圆形桩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如图1-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桩身1及桩底两个部分,其中桩身由与桩底同时浇注的桩周水泥拌合物3和拌合物凝结前植入并固定的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4构成,桩底由呈圆台形或圆柱形或椭圆形的水泥拌合物构成。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桩周和桩底混凝土水泥拌合物可以根据岩层及承载力要求一次整体浇注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泥拌合物,也可先在桩底扩大头内浇注强度等级更高的混凝土水泥拌合物后,再在上部浇注桩周混凝土水泥拌合物,最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在混凝土水泥拌合物初凝前植入到位并固定至混凝土水泥拌合物凝结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及桩底两个部分,其中桩身由桩周水泥拌合物(3)和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4)组合而成,桩底由呈圆台形(2)或圆柱形(5)或椭圆形(6)的水泥拌合物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及桩底两个部分,其中桩身由桩周水泥拌合物(3)和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4)组合而成,桩底由呈圆台形(2)或圆柱形(5)或椭圆形(6)的水泥拌合物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桩身(1)长度为5-80m,直径为280-18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桩周水泥拌合物(3)为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中的一种,强度为1-50MPa,厚度为30-1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4)是预制的空心方桩、空心管桩和实心桩中的一种,外径为250-10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余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西管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