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电刺激麻醉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31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仪器包括串联的内含电流脉冲频率定值器2的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1、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3、电流脉冲发生器4、电流放大器5、变压器6和与电极9、10连接的电流脉冲幅度调节器7。电极放在耳轮相应的反射源区和齿根顶端投影区内、颌骨牙槽突起的粘膜上。温度传感器11放在患者面部皮肤上的牙齿组织受脊髓节段神经支配的部位,其输出端与电流脉冲宽度调节器12的输入端相接,而后者的输出端与脉冲发生器4的输入端相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治疗术,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牙齿的电刺激麻醉仪。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口腔科手术治疗时进行麻醉,例如准备镶固定假牙而对牙齿硬组织进行处置时或者手术治疗龋齿补牙时提供麻醉。脉冲电流产生麻醉效应的机理是使机体中无感受伤痛系统激活,这种激活作用部分地或全部地封锁了感受伤痛的冲动通过。用这种方式麻醉的特点是,它不仅减弱了患者的疼痛感觉,而且改善了心理紧张的状态,使患者机体的生长反应正常化。众所周知的一种对患者组织进行电刺激的仪器(SUA,1034650),包括一个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一个电流脉冲高频振荡器,两个频率振荡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测定电路是一个移位寄存器。该麻醉仪还包括一个由第一触发器和逻辑电路“与”门串联在一起组成的脉冲发生器。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同时还与第一触发器的输入端相接。逻辑电路“与”门的输出端与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相接。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通成寄存器与各电极相接。第二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接向电阻器,而输出端接向第二触发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触发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电流脉冲高频振荡器的输出端相接。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端与逻辑电路“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接。由高频振荡器发生预先调好脉宽和频率的激发脉冲序列。逻辑电路“与”门输入端的脉冲由第二触发器的输出电压选通。通向逻辑电路“与”门输出端的脉冲,其脉宽不超过由低频振荡器给定的数值。从逻辑电路“与”门输出端出来的激发脉冲送入电流放大器,放大器的负载是变压器。由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脉冲幅度,随着输进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压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增大。从变压器次级线圈出来的电流脉冲送入各电极。当处置牙齿的硬组织时,为了进行麻醉,将麻醉仪的作用电极安放在反射源区的皮肤上,例如安放在耳轮皮肤上,而将无源电极安放在患者面部皮肤上靠近需作口腔处置的部位。在这种麻醉仪中,由手调可变电阻器来选定脉冲的频率和宽度,同时根据患者对电流通过时电极下面产生的强振动的主观感受,确定对安放作用电极部位的机体组织施加电刺激的强度。在电刺激的过程中,患者的痛觉阈提高了,对振动的感受强度降低了或者完全消失了。当进行手术处置时,为使麻醉作用正好克服患者的痛觉,医生用手调节可变电阻器来增大电流脉冲的幅度,从而提高电刺激的强度,达到对电刺激感觉的初始敏感度。为了达到足够消除患者痛觉的麻醉作用,必须经过25到30分钟用手调节可变电阻器五至六次来校准电刺激的强度。因此,达到麻醉的电刺激强度取决于患者的主观感觉,而患者的主观感觉又与患者精神状态以及口腔科医生的经验的有关。在电刺激过程中,将用手调的方式加长了达到麻醉效果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手术处置时与患者痛觉吻合的电麻醉作用。作用于患者的电流脉冲参量,如脉冲幅度、频率、宽度等与患者痛觉阈提高的个体机制无关。这种麻醉仪不能保证预测电刺激麻醉的效果,而只能在患者口腔科就诊手术处理时靠患者的痛觉来检验麻醉作用是否合适。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制造一种用于牙齿的电刺激麻醉仪,它能自动调节电流脉冲的参量,以保证当对患者进行手术处置时,麻醉作用正好能使痛觉消失。为此,用于牙齿的电刺激麻醉仪装有串联在一起的带有电流脉冲频率定值器的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电流脉冲发生器,电流放大器,变压器,电流脉冲幅度调节器,该调节器至少与两个电极相接。按照本专利技术,电流脉冲频率定值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相接,此外,麻醉仪还附加一个温度传感器,它放在患者面部皮肤上、患者被处置组织的脊髓节段神经支配区内;麻醉仪还有一个电流脉冲宽度调节器,它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接,而输出端与电流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相接。而且,一个电极安放在对应的耳轮神经反射源区,另一个电极放在患者被处置的牙根顶端投影区内的一侧颌骨齿槽突起的粘膜上。为了在患者痛觉阈改变时提高电刺激麻醉的效率,麻醉仪最好增加一个电流脉冲频率调制器,调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接,而输出端与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的第二控制输入端相接。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麻醉仪可以自动地调节脉冲的各个参量,如电流脉冲的频率和宽度。脉冲频率和脉宽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皮肤组织的温度,患者皮肤组织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记录下来,並作为降低患者痛觉的客观指标和对患者需作手术的组织所必须保持临床麻醉效果的标准。在麻醉过程中,当电流通过时,保持患者对电极部位的组织振动的初始感觉的同时,加大电流脉冲的宽度,降低脉冲频率。这样才能使牙齿的电刺激麻醉的程度正好与消除手术处置过程中痛觉强度符合。下面通过详细描述用于牙齿的电刺激麻醉仪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以下附图来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表示按本专利技术仪器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作用原理方框图;图2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主要电路图;图3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麻醉仪第二实施方案的作用原理方框图;图4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麻醉仪第二种实施方案的主要电路图。牙齿电刺激麻醉仪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带电流脉冲频率定值器2的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1(图1),用微分电路组成的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3,电流脉冲发生器4,电流放大器5,升压变压器6,电流脉冲幅度调制器7,以及与作用电极9和无源电极10相接的电流计8。作用电极9放在患者耳轮上受三叉神经相应的一支神经支配的反射作用区内,无源电极10安放在患者被处置的牙根顶端投影区内的一侧颌骨齿槽突起的前庭表面粘膜上。麻醉仪包括一个由热敏电阻组成的温度传感器11,它放在患者面部皮肤上,且在患者的牙组织受脊髓节段神经支配的区域内。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电流脉冲调制器12的输入端相接,该调制器为一晶体三极管放大器。麻醉仪还有一种实施方案,即电流脉冲宽度调制器12可采用一种具有可变参量的电子元件,例如,一个具有可变电容的电容器。电流脉冲宽度调制器12的输出端与电流脉冲发生器4的输入端相接。温度传感器11的输入端和电流脉冲宽度调制器12的输入端一同接向电压稳压器13的输出端。在麻醉仪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1(图2)由第一变换器14充当,与变换器並联在一起的是由可变电阻器组成的电流频率定值器2。变换器14的输出端与变换器15的输入端相接。变换器15的输出端和变换器14的输入端同时与电容器16相接。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3是一种微分电路,在本专利技术中,是以电容器为主的微分电路。用单稳振荡器作为电流脉冲发生器4,它包括一个逻辑单元“与”门17,该逻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3的输出端相接,而逻辑单元“与”门17的输出端通过电容器18与变换器19的输入端相接。变换器19的输出端与逻辑电路“与”门17的第二输入端相接。电流放大器5采用由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电路,它包括第一晶体三极管20,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器21与变换器19的输出端相接,而发射极通过电阻器22与第二晶体三极管23的基极相接。第一三极管20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23的集电极相接。第二三极管23的发射极与电压电源(图中未示出)相接。升压变压器6的初级线圈24与第二晶体三极管23的集电极相接。升压变压器6的次级线圈25与由电位器组成的电流脉冲幅度调制器7的引出线相接。电流计8接在用半导体晶体二极管27组成的桥式电路26的对角线上。桥式电路26的一个输出端与调制器7的控制输入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牙齿电刺激麻醉仪,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含有电脉冲频率定值器(2)的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91)、电流脉冲前沿测定电路(3)、电流脉冲发生器(4)、电流放大器(5)、变压器(6)、以及一个至少与两个电极(9、10)相接的电流脉冲幅度调节器(7),其特征是,电流脉冲频率定值器(2)的输出端与电流脉冲低频振荡器(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相接,该麻醉仪附带一个放在患者面部皮肤上的温度传感器(11),它位于患者被处置的牙齿组织的脊髓节段神经支配区,该麻醉仪还包括一个电流脉冲宽度调节器(12),该调节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接,而其输出端与电流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相接,同时,电极(9、10)安放在耳轮上相应的反射源区内之颌骨之一的牙槽突起的粘膜上(在患者需处理的牙根顶端的投影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列格非德罗维奇科诺伯夫兹耶夫米克海尔阿勃拉莫维奇拿帕多夫甘纳迪格里高里耶维奇格里斯哈宁乔基塞格耶维奇库克林甘纳迪非德罗维奇克里夫尔娅塞尔格依瓦西里耶维奇古辛弗拉基米尔尼基托维奇孔达乌罗夫奥列格阿列克塞耶维奇谢里亚宾朱德米拉斯斯洛勃德娅尼克朱利彼得罗维奇古斯耶夫奥列格朱里耶维奇孔德拉坦阔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萨洛阿纳托利格里高利耶维奇谢宾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科夫医学院哈尔科夫射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