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0033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恒定电流发生单元、用于大脑皮层前额叶上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的第二电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产生恒定电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电流为大于0mA小于5mA,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时间为15分钟到40分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通过直流电刺激,脑电信号检测,失眠症诊断,同时针对失眠症神经电生理特征,根据强度-持续时间曲线和电刺激波形的生物效应,设计出能有效诱发神经元兴奋,电极腐蚀小,组织无损伤的电刺激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极进行刺激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症已经成为人类第一大杀手,据统计,全球失眠症患者人数已达4亿。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专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I也会面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除心理行为治疗之外的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医学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恒定电流发生单元、用于大脑皮层前额叶上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的第二电极,所述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恒定电流发生单元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枕头本体中伸出,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产生恒定电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电流为大于0 mA 小于5mA,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时间为15分钟到4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恒定电流发生单元、用于大脑皮层前额叶上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连通的第二电极,所述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恒定电流发生单元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枕头本体中伸出,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产生恒定电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恒定电流发生单元,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电流为大于0 mA 小于5mA,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通电时间为15分钟到40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脑电传感单元,所述脑电传感单元采集脑电信号并传送到所述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电刺激功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大脑电信号和对脑电信号进行滤波的放大滤波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慈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体太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