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圆圆专利>正文

一种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007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装载在无人机的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其中,该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包括:设置在上述无人机上以对上述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的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的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与上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其上设有与上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交互通信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以及与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相连接的手势识别传感器;其中,上述微处理器根据上述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的手势信号而获得上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直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所观察的拍摄范围上的手势控制即可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无需转换思考角度,简单方便,大大提高其产品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拍
,尤其涉及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方面。
技术介绍
随着多旋翼无人机(UAV)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不仅适用于专业航拍、监控、喷洒等专业领域,也越发为普通消费者所喜爱,尤其当多旋翼无人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型化时,其作为全民娱乐的工具的优势也越发体现。例如,可以满足消费者各个特殊角度的自拍需求、可满足小型聚会的大量拍摄需求或监控需求。中国专利CN201520375294.6提出了一种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和地面控制终端的智能飞行系统,其中,该智能移动终端/地面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DA智能终端或可穿戴智能设备,且该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基体和动力组件,基体上设有屏幕、导航模块、通信模块、处理器等,动力组件则包括螺旋桨、电机、机臂等。显然,上述智能飞行系统实际上相当于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便于用户实时对无人机进行控制。然而,当利用上述智能飞行系统进行拍摄操作时,尽管可以实现取景范围基本的朝向、角度调整等功能,但是,对于最终取景范围的
确认却往往还是需要用户利用手机手动输入表示方向的指令以对取景范围进行实时调整,并且在调整过程中还需要用户从拍摄设备的位置角度出发考虑如何移动才能取得适合的取景范围,显然,这样的拍摄范围调整方式操作繁琐、需要经常性的转换思考角度、容易出错、不利于用户体验,也不利于无人机在生活应用的拍摄方面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用户可以方便直观地进行拍摄范围的调整,无需过多地转换思考角度,并使用户得到良好的拍摄体验,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适用于装载在无人机的航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包括: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与所述航拍设备相连接,并对所述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用于收发信号,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相连接的手势识别传感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的手势信号而
获得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和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均连接的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所述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屏处识别的手势信号而获得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具体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搭载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PDA智能终端,相应的,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集成为设置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具体地,所述触摸屏组件为电容屏组件或电阻屏组件。又进一步的,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还包括一指令生成器,其可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的手势信号而生成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具体地,所述指令生成器设置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上,或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还包括一存储器,其上预先存储所述手势信号与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为利用红外收发装置或蓝牙或WIFI模块或通信模组进行信号收发处理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再进一步地,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还包括一对所述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不同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地面控制站。具体地,所述地面控制站为一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不同的第二智
能移动终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实时显示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并通过在上述移动终端的拍摄范围中的手势控制即可调整无人机的飞行,从而调整航拍设备的拍摄角度,无需转换思考角度,无需输出各种指令,大大提高其产品使用体验,有利于小体积的无人机在生活应用层面,如自拍或合拍操作,的进一步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无人机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移动终端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拍摄范围调整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拍摄范围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拍摄范围调整时飞行器与操作用户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变形例一智能移动终端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变形例二拍摄范围调整系统的组成示意图。符号说明:10无人机,101航拍设备,102微处理器,103、204’指令生成器,104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20、20’智能移动终端,201、201’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202、202’手势识别传感器,203、203’无人机控制客户端,205、205’显示屏,30地面控制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时显示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并通过识别用户在所实时显示的拍摄范围上所执行的手势信号而实时操控无人机进行飞行调整,以使得航拍设备拍摄角度亦得以调整,从而可以实现拍摄范围的及时调整,提高用户使用无人机进行自拍或合拍的便利性。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全面的、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说明只是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性解释。实施例一:图1为本实施例无人机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人机10包括:具有摄像头的航拍设备101,且优选地,航拍设备101可以以其在无人机10的固定点为基点作360度转动以使摄像头可以捕捉任意角度的画面;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收发信号,如接收外部控制信号、输出所收集或采集的图像信号等,其可为利用红外收发装置或蓝牙或WIFI模块或通信模组进行信号收发处理的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104;控制模块,分别与上述第一通信模块和上述航拍设备101连接,根据上述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信号而对无人机10进行飞行控制,同时也可对上述航拍设备101进行操控,具体地,其可为微处理器102或其它类似装置等。此外,无人机10还包括用于为无人机提供
飞行动力的动力装置、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参数的传感器集成、为各个零部件提供电力的电源等。图2为本实施例智能移动终端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智能移动终端20包括:第二通信模块,与上述第一通信模块之间建立通信通道以进行数据交互,其亦可为利用红外收发装置或蓝牙或WIFI模块或通信模组进行信号收发处理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201;无人机控制客户端203,即无人机控制APP程序,其可利用上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模块之间建立的通信通道而实时对无人机10进行飞行控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移动终端20可为搭载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PDA智能终端,或其它类似装置。此外,为了能够实时地显示上述航拍设备101的拍摄范围,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移动终端20还包括一与上述第二通信模块201相连接的显示模块,如此,上述航拍设备101的拍摄信号可经由上述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而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其中,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模块为设置在智能移动终端20上的显示屏205。如前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调整航拍设备的拍摄角度时所面临的操作不便、需要不断地换位思考的问题,优选地,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适用于装载在无人机的航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包括: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与所述航拍设备相连接,并对所述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用于收发信号,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相连接的手势识别传感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的手势信号而获得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适用于装载在无人机的航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包括: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与所述航拍设备相连接,并对所述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用于收发信号,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智能移动终端,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相连接的手势识别传感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的手势信号而获得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和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均连接的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所述航拍设备的拍摄范围;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屏处识别的手势信号而获得所述飞行控制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范围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搭载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PDA智能终端,相应的,所述手势识别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集成为设置在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组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谭圆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