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结构,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离网系统的储能结构。
技术介绍
近几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尤其是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普遍存在着输出电能变化大、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弊端,进一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储能系统研究逐渐成为业界近年来研究最多的热点课题,利用储能系统不仅能够提高间歇性能源并网发电能力,而且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完成电网的削峰填谷、过负荷冲击调节、频率调节及提高电能质量,达到电网安全性的目的。物理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超导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锂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液流钒电池等)等都是目前正处在产品化或产品化的过程中的新型储能系统方案。其中,电化学储能依靠其技术相对成熟、灵活性好,相对成本较低等特点成为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新能源储能技术的首选。目前,化学储能成本还很高,技术相对还不是非常成熟,还不能在我国的绝大部分的太阳能、风 ...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离网系统的储能结构,其特征是: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电源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并网变压器连接至电网,逆变器的输出端还通过双向变换器连接储能电池组。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离网系统的储能结构,其特征是: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电源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并网变压器连接至电网,逆变器的输出端还通过双向变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海,李建飞,刘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