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736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由若干个标准节段拼接而成,每个标准节段由顶板、左侧墙、右侧墙及底板组成,顶板为两端设有边肋的槽型板,底板上表面两侧向中线倾斜一定角度形成横坡,左侧墙与右侧墙分别配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顶板边肋的下端为外凸端,左侧墙与右侧墙的上端为内凹端,外凸端与内凹端自由铰接形成肘形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工厂化预制,结构质量好;构件现场组装,施工周期短;现场施工效率高,工程造价低;通道节段标准化、模块化,具有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内部为框形结构,相较于弧形结构而言,稳固性更强,并且制作方便,易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通道,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属于公路工程或地下通道工程

技术介绍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中小桥涵及通道全线分布较多,对于有过人过车需求的中小型桥涵,为满足通行净空的限制,往往采用箱型通道结构。传统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采用现浇的施工工艺,需要大量的现场设施,存在施工进度低、工程造价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在公路工程或地下工程领域实用的预制的箱型装配式地下通道结构,以达到在现场装配各个构件时省工省时模块化快速装配的目的。中国专利CN 104018437 A公布了一种薄壁环形装配式地下通道。包括顶板、左侧墙、右侧墙和底板;所述顶板为薄壁外凸圆弧状板,底板为平板;所述左侧墙和右侧墙结构相同,上部为与顶板光滑过渡的长弧板,下部为与底板光滑过渡的向内侧弯曲的短弯板;左侧墙的上端和右侧墙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顶板的左右两端,左侧墙的下端和右侧墙的下端分别对称地配置连接在底板的左右两端,构成薄壁环形封闭的装配式地下通道的标准节段。该专利通道也采用标准阶段拼接的装配式结构,但是其左侧墙、右侧墙及顶板均为弧形结构,一方面装配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由若干个标准节段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标准节段由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及底板(4)组成,所述的顶板(1)为两端设有边肋的槽型板,所述的底板(4)上表面两侧向中线倾斜一定角度形成横坡,所述的左侧墙(2)与右侧墙(3)分别配置在底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顶板(1)边肋的下端为外凸端(19),所述的左侧墙(2)与右侧墙(3)的上端为内凹端(20),所述的外凸端与内凹端自由铰接形成肘形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由若干个标准节段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标准节段由顶板(1)、左侧墙(2)、右侧墙(3)及底板(4)组成,所述的顶板(1)为两端设有边肋的槽型板,所述的底板(4)上表面两侧向中线倾斜一定角度形成横坡,所述的左侧墙(2)与右侧墙(3)分别配置在底板(4)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顶板(1)边肋的下端为外凸端(19),所述的左侧墙(2)与右侧墙(3)的上端为内凹端(20),所述的外凸端与内凹端自由铰接形成肘形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凸端(19)的端部外凸半圆弧曲率半径R顶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R顶=(t-10)sinα/(1+sinα),所述的内凹端(20)的端部内凹半圆弧曲率半径R侧由以下方程式计算得到:R侧=R顶+cosα;上面两个方程式中,t为边肋的厚度,单位为厘米;α为外凸端的端部外凸半圆弧的圆心角的一半,单位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四构件双铰钢筋混凝土箱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凸端(19)的最下缘距顶板(1)最上缘的距离为H1,外凸端(20)的最下缘距左侧墙(2)或右侧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可杨晓光曹光伦左敦礼陈发根郑建中阮欣张其云李润青段海澎赵可肖王胜斌董阁黄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