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宏涛专利>正文

一种气囊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19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吸氧气囊鼻塞,氧导管一头为氧气入口,另一头为留有小孔的盲端,气囊形鼻塞头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其特征是氧导管与留有小孔的盲端组成整体,气囊形鼻塞头粘附在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吸氧的一种气囊鼻塞,尤其是能自动适应成人、幼儿,断氧时自动脱落,并且密封性能好,造价低,使用舒适。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吸氧鼻塞是由减压管、氧导管、耳套、鼻塞头组成。将减压管与氧气筒出口减压阀相连,耳套套于耳廓,鼻塞头塞于鼻腔,胶布固定好,即可使病人吸氧。但是,这样缺点很明显,一是不得不用胶布固定,二是只能用于成人,三是密封性能差,四是成本相对高,五是鼻腔不适感明显,易损伤鼻粘膜出血,六是停止吸氧后还得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吸氧鼻塞无法适应不同人群,容易漏气,必须固定,易损伤粘膜,成本高,停吸后须拔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鼻塞,该鼻塞不仅能使病人舒适地吸氧,而且可同时适用成人、幼儿,密封性好,自固定,停止供氧后自动脱落,且造价低,使用舒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氧导管一头为氧气入口,直径等同于氧导管直径,与氧气筒出口减压阀输出管直接相连,另一头为中央留有出气孔的半球形盲端,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侧壁留一侧孔,出气孔与侧孔直径均远小于氧导管直径;气囊形鼻塞头环绕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气囊通过侧孔与氧导管相通,鼻塞头由氧导管内气压张开,出气孔直径远小于氧导管直径有两个好处,其一、降低进入鼻腔内氧气压力,减轻对鼻粘膜的冲击,其二、提高气囊压力。当氧气筒内氧气进入氧导管后,由于其压强远高于大气压,氧气通过侧孔进入气囊,气囊张开,并膨胀至鼻腔大小,紧贴鼻腔内壁,使氧气不易泄出,同时由于正常人鼻腔外口相对小,气囊压力高,鼻导管不易脱落,由于与鼻腔内膜相接触的为膜性材料,对鼻腔刺激小,且不会出血。当氧气压力过低或氧气阀口关闭时,由于压力消失,鼻塞自动由鼻腔脱出。本技术,由于鼻塞头可大可小,对成人、小儿均适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在吸氧同时,固定在鼻腔内,密封好,可适用成人、小儿,病人感觉舒适,断氧时自动脱出,结构简单,造价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氧气入口,2.氧导管,3.侧孔,4.气囊,5.氧气出口,6.盲端,7.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氧导管与气囊、盲端顺次粘着成一个整体,开始吸氧前,将带有气囊的一端插入鼻腔,打开氧气瓶阀门,氧气由氧导管进入,通过侧孔进入气囊,在氧气压力下,气囊膨大至鼻腔大小,并固定其中,同时氧气由氧气出口进入鼻腔。停止吸氧时,氧气切断,此时压力丧失,气囊缩至最小,由于导管通常情况下与鼻腔总有分离趋势,导管遂借此滑出鼻腔。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吸氧气囊鼻塞,氧导管一头为氧气入口,另一头为留有小孔的盲端,气囊形鼻塞头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其特征是氧导管与留有小孔的盲端组成整体,气囊形鼻塞头粘附在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氧气囊鼻塞,其特征是氧导管一头为氧气入口,直径等同于氧导管直径,另一头为中央留有出气孔的半球形盲端,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留一侧孔,出气孔与侧孔直径均远小于氧导管直径;气囊形鼻塞头环绕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气囊通过侧孔与氧导管相通,鼻塞头由氧导管内气压张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氧气囊鼻塞,其特征是气囊形鼻塞头环绕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气囊通过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的侧孔与氧导管相通,半球形盲端中央留有出气孔。鼻塞头由氧导管内气压张开。专利摘要医用吸氧的一种气囊鼻塞,它的结构是氧导管一头为氧气入口,与氧气筒出口减压阀输出管直接相连,另一头为中央留有出气孔的半球形盲端,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侧壁留一侧孔,出气孔与侧孔直径均远小于氧导管直径;气囊形鼻塞头环绕粘附于氧导管与盲端结合部外侧,气囊通过侧孔与氧导管相通,鼻塞头由氧导管内气压张开。文档编号A61M16/00GK2640498SQ0326215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陈宏涛 申请人:陈宏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宏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