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义专利>正文

整体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35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食品机械,是一种改进的整体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其特点是,把加热槽设计成套装结构,能充分利用热源、缩小整机体积和节省原材料;煮沸的浆液用热交换装置进行强迫冷却,加速了浆液凝固程序前必需的冷却过程,有利于豆腐连续成型生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下料量、液位、温度等工艺条件实现自动检测和控制,达到了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的目的。(*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食品机械,是对豆腐生产机械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人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申请号86202533),提供了一种使磨浆、压榨、烧煮、凝固等全部功能结合一体的豆腐生产机械。该专利经实施,制得的豆腐爽嫩可口,深得顾客欢迎。但该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蒸煮器的加热槽与配水箱是分体式结构,则热源不能充分利用,生产用料也费;豆腐凝固成型温度是在80℃以下,而加热槽中熟浆液的温度达到100℃,因此在凝固工序前需给温度为100℃的熟浆降温,但该机仅采用自然冷却的办法,加长了冷却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也难于控制;在控制操作系统方面,该机的控制箱也分立于主机之外,给操作和移动带来不便,而且该机虽对温度、液位、压力等工艺条件作了仪表化指示,但在控制方式上还主要靠操作人员的观察进行指令变换,使豆腐质量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制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制豆腐机,使之充分利用热源,节省不锈钢原材料,提高豆腐生产效率,提高整体化、整机自动化程度,方便操作,稳定豆腐质量。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由磨浆装置、蒸煮器、蒸汽发生系统、凝固器及豆腐成型架和控制箱等部分组成,整体组装在用滚轮架起的机壳中。本技术的特点是蒸煮器中的加热槽采用套装结构,即加热槽设计成夹层结构中间为浆液加热槽,用以贮存和加热从磨浆装置流来的豆浆;夹层作为配水冷却水槽,存放磨浆装置中磨浆时所需的生产用水,并且在此夹层中安装了作热交换用的盘管,高温豆浆通过此盘管再进入凝固器。这样,一方面夹层中的水被热豆浆加温,当此水被送到磨浆装置中去时便提高了磨浆用水的温度,也即提高了生浆液的温度,另一方面,温度高达100℃的豆浆经盘管流向凝固器的过程中被夹层中的水强迫冷却,使之从100℃降至80℃以下,则流入凝固器的熟浆液能立即进入凝固程序,这就大大缩短了熟浆冷却时间,达到了连续生产豆腐的目的。为提高豆腐生产自动化程度,以适应不同用户需要,本技术设计了新的控制箱,用逻辑电路实现自动检测控制。为此,本技术在磨浆装置中配置了一组落料检测和控制装置,在加热槽中配置了液位和温度传感器,在成型架上配置了成型料位传感器,它们接收的信息均传至控制箱中,随着各部分工作状态的变化,逻辑电路自动控制各执行机构,实现放料或停放料,加液或停加液,升温或停升温等动作,达到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的目的。上述设计构思如附图所示。附图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图。其中〔1〕为磨浆装置,〔2〕为料斗,〔3〕为配水阀门,〔4〕为落料控制装置,〔5〕为落料传感器,〔6〕为下磨盘,〔7〕为过滤网斗,〔8〕为生浆出口管,〔9〕为加热槽,〔10〕为消泡剂箱,〔11〕为消泡泵,〔12〕为配水电磁阀,〔13〕为喷淋头,〔14〕为蒸汽加热管,〔15〕为熟浆泵,〔16〕为配水冷却水槽,〔17〕为热交换装置,〔18〕为配水泵,〔19〕为瞬间混合器,〔20〕为水泵出口管道,〔21〕为凝固箱,〔22〕为内脂箱,〔23〕为成型架,〔24〕为成型箱,〔25〕为蒸汽包,〔26〕为电加热装置,〔27〕为加热器水槽,〔28〕为磨浆装置电机,〔29〕为蒸汽电磁阀,〔30〕为液位传感器,〔31〕为温度传感器,〔32〕为成型料位传感器。〔33〕为逻辑程序仪,〔34〕为强电箱,〔35〕为排渣口。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现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磨浆装置〔1〕之料斗〔2〕的上部装有配水阀门〔3〕。磨浆装置〔1〕的磨浆程序是电机〔28〕带动下磨盘〔6〕转动(上磨盘静止),把从料斗〔2〕中落下的黄豆和水磨成浆汁並流入过滤网斗〔7〕,过滤网斗自行将浆汁进行浆渣分离,浆液通过生浆出口管〔8〕流入加热槽〔9〕,浆渣从过滤网斗〔7〕上方排渣口〔35〕排出。消泡剂箱〔10〕内装有消泡剂,底部装有消泡泵〔11〕,其出口用管道与装在浆液加热槽〔9〕上部的喷淋头〔13〕相连。当浆液加热槽〔9〕中的浆液被加热到起泡状态时,随即启动消泡泵〔11〕,喷淋头〔13〕就喷淋消泡剂进行灭泡。加热槽〔9〕是夹层结构,中间部位为浆液加热槽〔9〕,其中装有蒸汽加热管〔14〕、熟浆泵〔15〕和喷淋头〔13〕;夹层为配水冷却水槽〔16〕,其中装有热交换装置〔17〕和配水泵〔18〕,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与熟浆泵〔15〕相连,另一端通入瞬间混合器〔19〕,配水泵〔18〕的出口管道〔20〕与配水阀门〔3〕相接。本技术的凝固器包括凝固箱〔21〕、瞬间混合器〔19〕、内脂箱〔22〕和成型架〔23〕,瞬间混合器〔19〕的上部有两条管道通入,其一是由热交换装置〔17〕来的浆液管道,其中高速流来低于80℃的浆液,其二是内脂管道,其中高速流来葡萄糖-δ内脂,两者同时到达和高速充分混合,继之流入放在成型架〔23〕上的成型箱〔24〕中,这时含有内脂的豆浆就在成型箱〔24〕中凝固成豆腐。本技术的蒸汽发生装置由蒸汽包〔25〕、电加热装置〔26〕、和水槽〔27〕组成,水槽〔27〕中的水被加热,蒸汽进入蒸汽包〔25〕待用,当打开阀门〔29〕时蒸汽就顺管道冲入浆液加热槽〔9〕加热烧煮豆浆。由图1所示,磨浆装置中料斗〔2〕的落料出口处装有落料控制装置〔4〕和落料控制传感器〔5〕;浆液加热槽〔9〕的上下部位装有液位传感器〔30〕和中部装有温度传感器〔31〕,配水槽〔16〕的上部装有溢流管;成型架上部装有成型料位传感器〔32〕,它们均与控制箱中的逻辑程序仪〔33〕相连接。本技术的控制箱由强电箱〔34〕和逻辑程序仪〔33〕组成。整个控制箱采用全封闭结构,面板上的电器开关用触摸式感应开关。强电箱〔34〕中通过各接触器与磨浆装置电机〔28〕和电加热装置〔26〕相连接,通过各控制继电器与配水泵〔18〕、消泡泵〔11〕、熟浆泵〔15〕、内脂箱〔22〕内的内脂泵、及配水电磁阀〔12〕和蒸汽电磁阀〔29〕相连接。逻辑程序仪〔33〕中是一组逻辑控制电路,它与上述各装置相连接,又与落料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料位传感器〔32〕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根据操作者的开关指令和上述各传感器的接收信息去控制上述装置的动作。本技术的受逻辑程序仪〔33〕控制的工艺流程如下接通市电,按下控制蒸汽发生系统的开关,电加热装置〔26〕通电加热加热器水槽中的水,升温至100℃时发生蒸汽並冲入蒸汽包〔25〕,蒸汽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传向逻辑电路,判断是否向加热槽〔9〕冲气,若根据前提条件不需冲气,则电路控制暂停冲气,同时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关闭加热装置〔26〕的电源。按下豆浆机启动开关,首先启动的是配水泵〔18〕和配水电磁阀〔12〕,给料斗〔2〕加水和黄豆,这时通过落料传感器〔5〕把信号传给逻辑电路,控制磨浆装置电机〔28〕启动进行磨浆或停止磨浆。当磨浆时,浆液同时通过生浆出口管〔8〕流入加热槽〔9〕、浆渣通过排渣口〔35〕排出。浆液流到加热槽〔9〕中达到上液位时,液位传感器〔30〕把信号传给逻辑电路,电路控制电机〔28〕停止磨浆和控制蒸汽电磁阀〔29〕打开冲气。当加热槽〔9〕中的浆液温度达到100℃时,温度传感器〔31〕把信号传给逻辑电路,控制电磁阀〔29〕关闭,同时控制消泡泵〔11〕消泡,消泡程序结束(6秒),电路根据料位传感器〔32〕的信息控制内脂泵和熟浆泵〔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磨浆装置、蒸煮器、蒸汽发生系统、凝固器及豆腐成型架和控制箱组成的整体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控制箱中装有一台与落料控制装置(4)、落料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和成型料位传感器(32)相连的逻辑程序仪,其特征在于:a)蒸煮器中的加热槽(9)为套装结构,中间是浆液加热槽(9),夹层为配水冷却水槽(16),b)所说的浆液加热槽(9)的上部装有与消泡剂箱(10)中的消泡泵(11)相连的喷淋头(13),底部装有熟浆泵(15),与蒸气包(25)之蒸气 电磁阀(29)相接的蒸汽加热管(14)通入浆液加热槽(9)中,c)所说的配水冷却水槽(16)中装有热交换装置(17)和配水泵(18),热交换装置(17)的一端与熟浆泵(15)相接,另一端通入瞬间混合器(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磨浆装置、蒸煮器、蒸汽发生系统、凝固器及豆腐成型架和控制箱组成的整体可移式自动制豆腐机,控制箱中装有一台与落料控制装置[4]、落料传感器[5]、液位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和成型料位传感器[32]相连的逻辑程序仪,其特征在于a)蒸煮器中的加热槽[9]为套装结构,中间是浆液加热槽[9],夹层为配水冷却水槽[16],b)所说的浆液加热槽[9]的上部装有与消泡剂箱[10]中的消泡泵[11]相连的喷淋头[13],底部装有熟浆泵[1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义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