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学毅专利>正文

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293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临床输液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由直流电动机与直流电机连接的可变开关、传动齿轮、转盘、小滑轮和一边与壳体活动连接的边板组成,两个以上的小滑轮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的圆周上,输液胶管从小滑轮和边板之间穿过后连在注射针头上,直流电机的转动经传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通过小滑轮的转动循环挤压夹紧在它与边板之间的输液管,将管内液体挤入人体内,本装置通过直流电机的转速变化调节输液速度。(*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临床输液加快液体流动速度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进入人体的速度(即液体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人体的数量),按现有的方法,是靠调节输液瓶的高度来改变输液瓶内液体的重力压实现的。由于输液瓶的高度受输液胶管的长度和输液架高度的限制,故液体重力压的调节范围较小,临床上常造成因输液速度受限制而使治疗效果欠佳的现象。当输液病人需要加快输液速度或静脉内快速用药时,则需专人进行液体加压,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当输液完毕时,由于输液管道是畅通的,则有可能造成气体进入人体血管,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输液加压器,它通过气泵或手动气囊向输液瓶内注入空气,致使瓶内的药液因受空气的挤压而加快流动速度,但此方法容易造成空气对药液的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根据输液需求加快输液管内药液流动、对药液无污染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该装置还能在输液完毕时自动截断输液通道,防止空气进入人体。本实用和新型之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将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安装在莫菲式滴管与注射针头之间的输液胶管上,该自动加压输液装置由直流电动机及与直流电动机连接的可变开关。传动齿轮、转盘、小滑轮和一边与壳体活动连接的一块以上的边板组成,固定在壳体底部的传动齿轮与直流电动机连接,壳体内装有转盘和小滑轮,将至少两个以上的小滑轮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的圆周上,转盘的转轴一端与传动齿轮连接,另一端连在壳体上部,与莫菲式滴管连接的输液胶管绕过固定在转盘上的小滑轮后连在注射针头上,将活动连接在壳体上边板的可开合边通过其上的搭扣卡合在壳体上,使输液管被夹紧在边板和小滑轮之间,当直流电动机转动时,由连在直流电动机上的传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固定在转盘上小滑轮跟随转动,通过小滑轮循环挤压夹在它与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管内的液体受压后向前流动,当需加快输液速度,只须改动可变开关,增加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转盘的转速也随着增大,连在转盘上的小滑轮向一个方向循环挤压输液管的速度加快,从而使管内液体流动速度加快。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电路自动通断浮子的示意图参照附图1、2,壳体14是由圆形的上、下壳体连接而成的,边板1的一边与壳体下部活动连接,其可开合边通过连在其上的搭扣3卡合在壳体14上部,壳体14内装有转盘9和小滑轮10,四个小滑轮10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9的圆周上,为了能通过改变小滑轮10挤压输液管2的长度达到改变输液管2内药液流动速度,并为了能方便打开边板1,本实施例中将边板1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块,每块边板1的中部都与固定在转盘9上的小滑轮10相对应,在每块边板1的可开合边都装有搭扣3,打开搭扣3使边板1的可开合边与壳体1上部分开,将连在莫菲式滴管11上的输液胶管2从边板1和小滑轮10之间穿过后再与注射针头连接,然后将搭扣3卡合在壳体1的上部,使输液管2被夹紧在边板1与小滑轮之间,装上电池4,按动与直流电动机连接的可变开关5,指示灯6亮,直流电动机7带动连在其上的传动齿轮8转动,传动齿轮8经三级变速后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转盘9的转轴转动,转盘9的转动使固定在转盘上的小滑轮10也跟随转动,通过小滑轮10循环挤压夹在它与边板1之间的输液管2,将管内的药液均匀持续地挤入人体血管内,当需要加快输液速度,只须改动可变开关,将电机7的转速加快,此时转盘的转速也随着加快,连在转盘9上的小滑轮10循环挤压输液管的速度也相应加快,从而加快了管内药液流动。本技术在直流电动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还可通过改变扣合在壳体14上边板1的块数来改变小滑轮10循环挤压输液管2的长度,达到调节输液管2内药液流动的速度。本技术还在莫菲式滴管11内设置电路自动通断浮子如图3所示,它由两组互不接触的金属物12和在金属物12之下并与其不接触的中空金属体13组成,两组金属物12不相接触的一端均设在莫菲式滴管11内,一组金属物12的另一端穿过滴管后连在直流电源上,另一组金属物12的一端通过滴管与直流电动机7和报警器相连,该金属物12可是金属丝或金属片等,而本例中中空金属体13为中空金属球,也可是中空金属块,其形状可采用多种,输液时,药液由输液瓶进入莫菲式滴管11并逐渐将中空金属球13托起,使中空金属球13与两组金属丝或金属片12紧密接触,接通直流电动机的电源,使输液器工作,当药液输完时,莫菲式滴管11内的液面逐渐降低,使浮在药液上的中空金属球13与两组金属丝或金属片12脱离接触,从而切断了直流电动机的电源,转盘停止转动,输液通道也被截断,可保证在无人条件下有效地防止输液通道内的气体进入人体。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产品属自动加压输液,使用过程中不需专人操作。2、能在每小时2200毫升范围内(或临床要求的更大范围内)调节输液速度。3、当液体输完时,能自动停止工作并同时截断输液通道,如配上报警器还可报警。4、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5、由于本产品工作时不与药液直接接触,故对药液没有污染。6、适用于现场抢救及各种交通工具运转病员途中输液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在连接莫菲式滴管(11)与注射针头之间输液胶管(2)上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直流电动机(7)及与直流电动机(7)相连的可变开关(5)、传动齿轮(8)、转盘(9)、小滑轮(10)和一边与壳体活动连接的一块以上的边板(1)组成,壳体(14)内装有转盘(9)和小滑轮(10),转盘(9)的转轴上端连接在壳体(14)的上部,其下端穿过壳体(14)与传动齿轮(8)连接,固定在壳体底部的传动齿轮(8)与直流电动机连接,将至少两个以上的小滑轮(10)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9)圆周上,连接莫菲式滴管(11)的输液胶管(2)绕过固定在转盘(9)上的小滑轮(10)后与注射针头相连,将活动连接在壳体(14)上边板(1)的可开合边通过搭扣(3)卡合在壳体(14)上,使输液胶管(2)被夹紧在边板(1)与小滑轮(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莫菲式滴管(11)内设置有由两组互不接触的金属物(12)和在金属物(12)之下并与金属物不接触的中空金属体(13)组成的电路自动通断浮子,两组金属物(12)互不接触的一端均设在莫菲式滴管(11)内,一组金属物(12)的另一端穿过滴管后连在直流电源上,另一组金属物(12)的另一端通过滴管与直流电动机(7)和报警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莫菲式滴管(11)内的两组互不接触的金属物(12)可是金属丝或金属片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金属的(12)之下并与金属物(12)不接触的中空金属体(13)为中空金属球或中空金属块等。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临床输液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由直流电动机与直流电机连接的可变开关、传动齿轮、转盘、小滑轮和一边与壳体活动连接的边板组成,两个以上的小滑轮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的圆周上,输液胶管从小滑轮和边板之间穿过后连在注射针头上,直流电机的转动经传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通过小滑轮的转动循环挤压夹紧在它与边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连接莫菲式滴管(11)与注射针头之间输液胶管(2)上的自动加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直流电动机(7)及与直流电动机(7)相连的可变开关(5)、传动齿轮(8)、转盘(9)、小滑轮(10)和一边与壳体活动连接的一块以上的边板(1)组成,壳体(14)内装有转盘(9)和小滑轮(10),转盘(9)的转轴上端连接在壳体(14)的上部,其下端穿过壳体(14)与传动齿轮(8)连接,固定在壳体底部的传动齿轮(8)与直流电动机连接,将至少两个以上的小滑轮(10)对称分布固定在转盘(9)圆周上,连接莫菲式滴管(11)的输液胶管(2)绕过固定在转盘(9)上的小滑轮(10)后与注射针头相连,将活动连接在壳体(14)上边板(1)的可开合边通过搭扣(3)卡合在壳体(14)上,使输液胶管(2)被夹紧在边板(1)与小滑轮(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学毅
申请(专利权)人:文学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