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栓林专利>正文

多功能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33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注射器,它包括针管、位于针管管腔内的柱塞,在针管管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其特征在于:在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所处位置处安置有单向导通装置,在针管底部设置有与针管内腔相连通的单向导通的导管,在针管与柱塞之间安置有弹性回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时省时省力,减少接触污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注射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注射器。现有的医用注射器在使用时,尤其是在进行输液配药时,把药液从安瓶中抽出,然后再注入输液瓶中,一般需要多次重复此操作才能配制好所需药液,所加药物越多,操作越费时。而对于体积较大的注射器在抽取药液时尤为费力。另外,注射器在反复使用时,操作者很容易接触柱塞,造成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抽药次数,同时操作省力,可减少接触污染的多功能注射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包括针管、位于针管管腔内的柱塞,在针管管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在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所处位置处安置有单向导通装置,在针管底部设置有与针管内腔相连通的单向导通的导管,在针管与柱塞之间安置有弹性回位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弹性回位装置为设置在针管与柱塞之间的弹簧,也可是一弹性皮筋,其两端分别固接于针管与柱塞上。所述单向导通装置可以是一瓣膜,该瓣膜安装在密封垫与针头连接栓孔道相连通的孔道口处,当然也可采用其它任何一种可起单向导通作用的装置或机构来实现;在密封垫与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所处位置处安置有过滤网。在导管侧壁上开设有导流孔,导管上套装有密封套。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时省时省力,减少接触污染。附图是本技术的主视图。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针管(9)、位于针管(9)管腔内的柱塞(2),柱塞(2)底端是密封套(3),在针管管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5),在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10)所处位置处安置有瓣膜(4),该瓣膜(4)安装在密封垫(5)与针头连接栓(10)孔道相连通的孔道口处,在密封垫(5)与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10)所处位置处安置有过滤网(6)。在针管(9)底部设置有与针管(9)内腔相连通的单向导通的导管(8),在导管(8)侧壁上开设有导流孔,导管(8)上套装有密封套(7)。在针管(9)与柱塞(2)之间安置有弹性皮筋(1),其两端分别固接于针管(9)-->与柱塞(2)上。使用本技术进行输液配药时,可在导管(8)上套装引流管和针头,将针头插入输液瓶中,各种药液通过针头连接检(10)吸入,在抽取药液时只需将柱塞(2)按下,由于弹性皮筋(1)的作用药液会自动吸入针管中,既省力又减少了手与柱塞(2)接触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接触污染,药液在吸入的同时还经过滤网(6)过滤,其后,再从导管(8)排出进而进入输液瓶,配制好后即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注射器,它包括针管(9)、位于针管(9)管腔内的柱塞(2),在针管管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5),其特征在于:在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10)所处位置处安置有单向导通装置(4),在针管(9)底部设置有与针管(9)内腔相连通的单向导通的导管(8),在针管(9)与柱塞(2)之间安置有弹性回位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注射器,它包括针管(9)、位于针管(9)管腔内的柱塞(2),在针管管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5),其特征在于:在针管管腔底部位于针头连接栓(10)所处位置处安置有单向导通装置(4),在针管(9)底部设置有与针管(9)内腔相连通的单向导通的导管(8),在针管(9)与柱塞(2)之间安置有弹性回位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回位装置(1)为设置在针管(9)与柱塞(2)之间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注射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栓林
申请(专利权)人:焦栓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