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099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包括:第一废水喷淋塔、第二废水喷淋塔、第三废水喷淋塔、第一氨水喷淋塔、第二氨水喷淋塔、第一清水喷淋塔、第二清水喷淋塔、碳酸钙中和罐、氨水罐及清水罐,废气进管与第一废水喷淋塔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第二废水喷淋塔、第三废水喷淋塔、第一氨水喷淋塔、第二氨水喷淋塔、第一清水喷淋塔及第二清水喷淋塔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碳酸钙中和罐与第一废水喷淋塔、第二废水喷淋塔及第三废水喷淋塔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氨水罐与第一氨水喷淋塔及第二氨水喷淋塔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清水罐与第一清水喷淋塔及第二清水喷淋塔之间分别通过管道相连,从而大大降低了尾气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酰氯的废气,亚硝酰氯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具有类似氯气和氮氧化物的毒作用,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及出血。亚硝酰氯,在高温情况下分解为二氧化氮和氯气,而二氧化氮和氯气均为有毒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通过处理装置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较好的尾气吸收中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包括:第一废水喷淋塔、第二废水喷淋塔、第三废水喷淋塔、第一氨水喷淋塔、第二氨水喷淋塔、第一清水喷淋塔、第二清水喷淋塔、碳酸钙中和罐、氨水罐及清水罐,废气进管与第一废水喷淋塔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与第二废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与第三废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与第一氨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与第二氨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与第一清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与第二清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与排空管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七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八管道相连,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三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九管道相连,所述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及第九管道三者汇集后通过第十管道与碳酸钙中和罐相连,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氨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一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氨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二管道相连,所述第十一管道与第十二管道汇集后通过第十三管道与氨水罐相连,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清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四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清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五管道相连,所述第十四管道与第十五管道汇集后通过第十六管道与清水罐相连,所述碳酸钙中和罐通过第十七管道分别与第一废水喷淋装置、第二废水喷淋装置及第三废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七管道上设有第一栗,所述氨水罐通过第十八管道分别与第一氨水喷淋装置及第二氨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八管道上设有第二栗,所述清水罐通过第十九管道分别与第一清水喷淋装置及第二清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九管道上设有第三栗。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中,所述碳酸钙中和罐与第十七管道的连接处设置于碳酸钙中和罐罐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中,所述氨水罐与第十八管道的连接处设置于氨水罐罐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优选地,在上述的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中,所述清水罐与第十九管道的连接处设置于清水罐罐壁靠近底部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尾气吸收中和装置通过废水将氯气及二氧化氮吸收后再利用碳酸钙中和,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碱液喷淋吸收装置,其可大大降低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吸收较为完全,整个运行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尾气吸收中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第一废水喷淋塔,2、第二废水喷淋塔,3、第三废水喷淋塔,4、第一氨水喷淋塔,5、第二氨水喷淋塔,6、第一清水喷淋塔,7、第二清水喷淋塔,8、碳酸钙中和罐,9、氨水罐,10、清水罐,11、废气进管,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第四管道,16、第五管道,17、第六管道,18、排空管,19、第一废水喷淋装置,20、第七管道,21、第二废水喷淋装置,22、第八管道,23、第三废水喷淋装置,24、第九管道,25、第十管道,26、第一氨水喷淋装置,27、第十一管道,28、第二氨水喷淋装置,29、第十二管道,30、第十三管道,31、第一清水喷淋装置,32、第十四管道,33、第二清水喷淋装置,34、第十五管道,35、第十六管道,36、第十七管道,37、第一栗,38、第十八管道,39、第二栗,40、第十九管道,41、第三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参图1所示,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包括:第一废水喷淋塔1、第二废水喷淋塔2、第三废水喷淋塔3、第一氨水喷淋塔4、第二氨水喷淋塔5、第一清水喷淋塔6、第二清水喷淋塔7、碳酸钙中和罐8、氨水罐9及清水罐10,废气进管11与第一废水喷淋塔I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I与第二废水喷淋塔2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2连接,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2与第三废水喷淋塔3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3连接,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3与第一氨水喷淋塔4之间通过第三管道14连接,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4与第二氨水喷淋塔5之间通过第四管道15连接,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5与第一清水喷淋塔6之间通过第五管道16连接,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6与第二清水喷淋塔7之间通过第六管道1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尾气吸收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废水喷淋塔、第二废水喷淋塔、第三废水喷淋塔、第一氨水喷淋塔、第二氨水喷淋塔、第一清水喷淋塔、第二清水喷淋塔、碳酸钙中和罐、氨水罐及清水罐,废气进管与第一废水喷淋塔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与第二废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与第三废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与第一氨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与第二氨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与第一清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与第二清水喷淋塔之间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与排空管相连,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七管道相连,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八管道相连,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三废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三废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九管道相连,所述第七管道、第八管道及第九管道三者汇集后通过第十管道与碳酸钙中和罐相连,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氨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氨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一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氨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氨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二管道相连,所述第十一管道与第十二管道汇集后通过第十三管道与氨水罐相连,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一清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清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四管道相连,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的上方设有第二清水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清水喷淋塔的底部与第十五管道相连,所述第十四管道与第十五管道汇集后通过第十六管道与清水罐相连,所述碳酸钙中和罐通过第十七管道分别与第一废水喷淋装置、第二废水喷淋装置及第三废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七管道上设有第一泵,所述氨水罐通过第十八管道分别与第一氨水喷淋装置及第二氨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八管道上设有第二泵,所述清水罐通过第十九管道分别与第一清水喷淋装置及第二清水喷淋装置相连,所述第十九管道上设有第三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平解卫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建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