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喉内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93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喉内注射针头,属于医用针头领域。由通用针座(1)、保护管(2)、中空针管(3)、封闭圈(4)和针尖(5)构成,中空针管固定在针座上,其特征在于中空针管的外部套有保护管,保护管比中空针管短,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有银焊或铆合的封闭圈,中空针管的前端是针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容易批量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喉内注射针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喉内注射针头,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锈钢喉内注射针头,属于医用针头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喉内手术是近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上世纪80年后在喉外科又有“嗓音外科”的新发展,显微镜或喉镜下进行符合喉生理、损伤小的微创手术,术中特别强调在放大视野条件下,完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好嗓音,为此为减少术后创伤组织反应,促进早期恢复发声功能,则需局部进行注射激素类等药液。本技术之前,此类注射往往借用小儿塑料头皮针注射,由于塑料软管易弯,又需挟钳,操作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批量生产、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一次性使用的不锈钢喉内注射针头。本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喉内注射针头,由固定在针座(1)上的中空针管(3)和针尖(5)构成,其特征在于中空针管的外部套有保护管(2),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有封闭圈(4),中空针管的前端是针尖。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所述的针座(1)为标准的通用的注射针针座,保护管(2)和中空针管(3)的后端均固定在针座上。所述的中空针管为细长的不锈钢管,长度150~230mm,外径0.4~1.0mm,中空针管的前端头则是斜截去掉一部分后形成的椭圆形小口的针尖(5),针尖作为出药口。所述的保护管一端固定在针座上,保护管比中空针管短,套在中空针管外且与中空针管间有一封闭圈(4),封闭圈为银焊或铆合封闭圈。保护管的作用是固定和保护细长的中空针管,使其在使用中不扭曲或折断。中空针管比保护管长5~10mm,长出的部分带细针尖是刺入喉部组织的部分。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不锈钢材料制作,取材方便,容易批量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喉内注射针头。2、使用本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咽喉深部给药难的问题,与其它注射针头相比,医护人员操作的视野放大了,使用更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深受医护人员欢迎。附图说明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用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针座、(2)为保护管、(3)为中空针管、(4)为封闭圈、(5)为针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制作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结构如图1。针座(1)为标准的通用的注射针针座,保护管(2)用不锈钢制作,长220mm,外径1.0mm、内径0.8mm。中空针管(3)也用不锈钢制作,长230mm,外径0.5mm、内径0.3mm,中空针管的前端头斜截去掉一部分成椭圆形小口的针尖(5);再将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用银焊封闭一圈,成光滑的银焊封闭圈(4);最后将套了保护管(2)的中空针管(3)的后端固定在针座上,即完成本技术制作。实施例2:批量生产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保护管(2)长145mm,中空针管(3)长150mm,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有铆合封闭圈,制作的材质和过程同实施例1。本技术用于小儿喉部注射,快捷安全,效果好。实施例3:用实施例1制作的本技术喉内注射针头用于成人喉部声带注射,操作时比原用的小儿塑料头皮针注射,视野扩大了且注射位置准确、快捷,给药效果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批量生产、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理想的一次性使用的不锈钢喉内注射针头,可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喉内注射针头,由固定在针座(1)上的中空针管(3)和针尖(5)构成,其特征在于中空针管的外部还套有保护管(2),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有封闭圈(4),中空针管的前端是针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喉内注射针头,由固定在针座(1)上的中空针管(3)和针尖(5)构成,其特征在于中空针管的外部还套有保护管(2),保护管前端与中空针管间有封闭圈(4),中空针管的前端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