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79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所述的煲体包括导热底,下端与导热底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以及与环状硅胶壁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主体采取硅胶材质,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可以高温清洗消毒,质量轻,体积小。另外由于环状硅胶壁结构可以折叠,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所以方便保存或携带,占用空间小,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所述的煲体包括导热底,下端与导热底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以及与环状硅胶壁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主体采取硅胶材质,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可以高温清洗消毒,质量轻,体积小。另外由于环状硅胶壁结构可以折叠,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所以方便保存或携带,占用空间小,轻便。【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娃胶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饮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餐具和烹饪用品一般是由陶瓷、金属或塑料制成,形状是固定的,收拾、放置这些餐具和烹饪用品时会占用大量的空间,采用叠加的方式放置,可能会污染下层餐具或者烹饪用品的内壁。陶瓷制品有时不小心还会碰碎。金属制品碰撞会发出刺耳的噪声,并且生产成本较高。塑料制品中一般添加有双酚A,双酚A在高温下析出,会导致摄入者内分泌失调,影响人体的健康。并且现有的这些餐具或烹饪用品往往体积大、重量重,携带不方便,使用起来有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可以高温清洗消毒,质量轻,体积小,方便保存或携带的折叠式硅胶煲。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所述的煲体包括导热底,下端与导热底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以及与环状硅胶壁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进一步,所述环状硅胶壁为注塑一体成型的柔性硅胶壁。进一步,所述环状硅胶壁包括厚壁层和薄壁层,所述厚壁层和薄壁层间隔相连。进一步,所述所述环状硅胶壁的薄壁层在自然展开状态下呈上大下小的圆锥斗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环状硅胶壁与导热底连接的部分为厚壁层,该厚壁层为所述环状硅胶壁上高度最高的厚壁层。进一步,所述环状硅胶壁上处于上方的厚壁层的下缘半径大于处于下方的厚壁层的上缘半径。 进一步,所述所述煲口边框上还固定设置有把手。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隔热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煲盖,所述煲盖的主体为透明的玻璃盖,所述玻璃盖的边缘包覆有硅胶密封层,所述玻璃盖的顶部固定有硅胶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体采取硅胶材质,安全无毒,健康环保,可以高温清洗消毒,质量轻,体积小。另外由于环状硅胶壁结构可以折叠,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所以方便保存或携带,占用空间小,轻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煲体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到图3,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I和煲盖2,所述的煲体I包括导热底11,下端与导热底11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12,以及与环状硅胶壁12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13,所述的导热底11为不锈钢底,呈圆盘状,其四周端部为向外敞开的漏斗状斜坡面,不锈钢底可以保证煲体I的硬度、强度和受热性,导热底11、环状硅胶壁12和煲口边框13之间的连接采用粘合成型固定的方式,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不会轻易脱落,导热底11采用陶瓷或者金属材质,主要用来传导热量和定型,煲口边框13采用陶瓷、金属或者塑料材质,主要用来定型。所述煲盖2的主体为透明的玻璃盖,所述玻璃盖的边缘包覆有硅胶密封层,所述玻璃盖的顶部固定有硅胶把手。所述的导热底11和环状硅胶壁12采用胶粘结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环状硅胶壁12与导热底11接触的边缘上设置有双侧波浪形卡齿结构,所述的波浪形卡齿结构为弧线圆滑过渡卡齿,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上设置有对应与波浪形卡齿结构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内对应设置有波浪形磨擦条,所述波浪形卡齿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形成面积更大的接触面,从而使得导热底11和环状硅胶壁12的粘合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可以避免加热导热底11,使得环状硅胶壁12变形造成的连接脱落,同时能够容易实现防水。试验证明,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使得导热底11和环状硅胶壁12之间连接的耐用率提高了65%以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通的粘接结构,故障产品占整体产品的4.8%,其中该处故障率占64%。采用波浪形配合结构的粘接结构,故障广品占整体广品的0.8%,其中该处故障率占45%。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与煲口边框13,采用胶粘结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的煲口边框13与环状硅胶壁12接触的边缘上设置有单侧Z字形卡齿,所述卡齿设置在煲口边框13内侦U,卡齿的齿部朝上倾斜,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上设置有与之配合朝向外侧的Z字形卡齿结构,两者配合使得胶粘面积更大,使得连接效果更加稳固,并且在硅胶煲承重状态下,Z字形卡齿结构能够在物理上承受一定的竖向拉扯力,从而使得该处的连接更加稳固。试验证明,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使得该处连接的耐用率提高了35%以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通的粘接结构,故障产品占整体产品的4.8%,其中该处故障率占32%。采用Z字形卡齿结构的粘接结构,故障产品占整体产品的2.2 %,其中该处故障率占14.5%。为了保证硅胶煲的密封性,同时方便加工,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为注塑一体成型的柔性硅胶壁。为了使环状硅胶壁12的折叠更加规整有序,所述环状硅胶壁12包括均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厚壁层和薄壁层,所述厚壁层和薄壁层间隔相连,在折叠状态下,厚壁层基本保持原伸展的状态,薄壁层变形连接各层。所述的硅胶壁12的薄壁层和/或厚壁层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纹路,所述的纹路为围成一个闭环的波浪纹,所述的纹路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靠近所述薄壁层或厚壁层的上下端,从而使得该薄壁层或厚壁层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维持环状结构,不会轻易发生褶皱或者塌陷,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折叠。为了方便薄壁层折叠,所述所述环状硅胶壁12的薄壁层在自然展开状态下呈上大下小的圆锥斗状结构,优选的,圆锥上端与下端的半径差为3-5个薄壁层厚度,使得薄壁层能够更加顺畅的折叠,并且不会影响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为了使硅胶煲在折叠状态下内层也形成一个完整的容腔结构,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与导热底11连接的部分设置为厚壁层,该厚壁层为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上高度最高的厚壁层。为了使厚壁层在折叠状态下可以顺利的层层套起,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上处于上方的厚壁层的下缘半径大于处于下方的厚壁层的上缘半径,为了方便收纳折叠,其半径差以2-4个厚壁层厚度为佳,此时硅胶煲的折叠最为顺畅。为了方便移动硅胶煲,并且防止烫伤手,所述所述煲口边框13上还固定设置有带隔热层的把手14。当然,本技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形,这些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I)包括导热底(11),下端与导热底(11)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12),以及与环状硅胶壁(12)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为注塑一体成型的柔性硅胶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硅胶壁(12)包括厚壁层和薄壁层,所述厚壁层和薄壁层间隔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环状硅胶壁(12)的薄壁层在自然展开状态下呈上大下小的圆锥斗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硅胶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硅胶壁(12)与导热底(11)连接的部分为厚壁层,该厚壁层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硅胶煲,包括煲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1)包括导热底(11),下端与导热底(11)固定连接的环状硅胶壁(12),以及与环状硅胶壁(12)上端固定连接的煲口边框(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汇城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