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包括履带牵引机构,履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套设在第一链轮上并由第一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拉拔链,套设在第二链轮上并由第二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拉拔链,第一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拉拔钳块,第二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拉拔钳块,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相配合将需拉拔的扁材夹紧在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之间且扁材随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的运动而移动,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的与扁材接触的接触面分别为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完全不同的装置实现扁材的拉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包括履带牵引机构,履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套设在第一链轮上并由第一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拉拔链,套设在第二链轮上并由第二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拉拔链,第一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拉拔钳块,第二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拉拔钳块,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相配合将需拉拔的扁材夹紧在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之间且扁材随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的运动而移动,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的与扁材接触的接触面分别为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完全不同的装置实现扁材的拉拔。【专利说明】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扁材拉拔装置如图7?8所示,拉拔扁材的装置包括电机,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主轴18,套设在主轴18上的且由主轴18的转动带动转动的凸轮19,由凸轮19转动带动做往复运动的小车20,小车20上设有用于夹紧扁材的抱钳21,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抱钳21夹紧扁材的油缸,拉拔时,小车20做往复运动,油缸控制抱钳21抱紧或松开扁材,实现扁材的拉拔。现有技术的扁材拉拔装置虽然也能实现扁材的拉拔,但是该装置的抱钳对扁材的抱紧力是无法调节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扁材履带拉拔 目.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包括履带牵引机构、拉拔模座,所述履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套设在所述第一链轮上并由所述第一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拉拔链,套设在所述第二链轮上并由所述第二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拉拔链,所述第一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拉拔钳块,所述第二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拉拔钳块,所述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相配合将需拉拔的扁材夹紧在所述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之间且所述扁材随所述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的运动而移动,所述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的与所述扁材接触的接触面分别为平面。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对不同厚度所述扁材进行夹紧的调节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更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拉拔钳块的第一调节机构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拉拔钳块的第二调节机构。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轴心线转动的且由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偏转轴,所述第一偏转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偏转轴的自身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套设在所述第一偏转轴上。具体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为2个,2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沿所述扁材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具体地,2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第一转轴的转动为同步同向转动。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轴心线转动的且由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偏转轴,所述第二偏转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偏转轴的自身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套设在所述第二偏转轴上。具体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为2个,2个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沿所述扁材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具体地,2个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第二转轴的转动为同步同向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沿所述扁材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链轮和第一后链轮,所述第一拉拔链套设在所述第一前链轮和第一后链轮上且由所述第一前链轮和第一后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所述第二链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沿所述扁材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前链轮和第二后链轮,所述第二拉拔链套设所述第二前链轮和第二后链轮上且由所述第二前链轮和第二后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完全不同的装置来实现对扁材的拉拔,而且本技术装置对扁材的拉拔非常方便、高效快捷。本技术装置还能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扁材实现拉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扁材履带拉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第一调节机构放大图(第一偏转轴分别处于二个状态);图4为图2中A-A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扁材履带拉拔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拉拔扁材的装置;图8为现有技术中拉拔扁材的装置的抱钳对扁材的拉拔的示意图;图中:1、拉拔模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拉拔链;5、第二拉拔链;6、第一拉拔钳块;7、第二拉拔钳块;8、扁材;9、第一前链轮;10、第一后链轮;11、第二前链轮;12、第二后链轮;13、第一调节机构;14、第二调节机构;15、机架;16、第一转轴;17、第一偏转轴;18、主轴;19、凸轮;20、小车;21、抱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包括履带牵引机构、拉拔模座I,履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套设在第一链轮上并由第一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拉拔链4,套设在第二链轮上并由第二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拉拔链5,第一拉拔链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拉拔钳块6,第二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拉拔钳块7,第一拉拔钳块6和第二拉拔钳块7相配合将需拉拔的扁材8夹紧在第一拉拔链4和第二拉拔链5之间且扁材8随第一拉板链4和第二拉拔链5的运动而移动,第一拉拔钳块6和第二拉拔钳块7的与扁材8接触的接触面分别为平面。具体地,第一链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上且沿扁材8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链轮9和第一后链轮10,第一拉拔链4套设在第一前链轮9和第一后链轮10上且由第一前链轮9和第一后链轮10的转动带动转动;第二链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上且沿扁材8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前链轮11和第二后链轮12,第二拉拔链5套设在第二前链轮11和第二后链轮12上且由第二前链轮11和第二后链轮12的转动带动转动。本技术的扁材履带拉拔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拉拔钳块6和第二拉拔钳块7对不同厚度扁材8夹紧的调节机构及用于驱动调节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具体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拉拔钳块6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用于调节第二拉拔钳块7的第二调节机构14。本技术的扁材履带拉拔装置还包括机架15,第一调节机构13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且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机架15的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上设有能够绕第一转轴16的转动轴心线转动的且由第一转轴16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偏转轴17,第一偏转轴17的转动轴心线与第一偏转轴17的自身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合,第一支撑板2套设在第一偏转轴17上。具体地,第一转轴16和第一偏转轴17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将第一偏转轴17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1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材履带拉拔装置,包括履带牵引机构、拉拔模座,所述履带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套设在所述第一链轮上并由所述第一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一拉拔链,套设在所述第二链轮上并由所述第二链轮的转动带动转动的第二拉拔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拉拔钳块,所述第二拉拔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拉拔钳块,所述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相配合将需拉拔的扁材夹紧在所述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之间且所述扁材随所述第一拉拔链和第二拉拔链的运动而移动,所述第一拉拔钳块和第二拉拔钳块的与所述扁材接触的接触面分别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雪刚,莫凯钻,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