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氧铜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铜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氧铜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氧铜(oxygen
‑
free copper),理论上是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但实际上还是含有微量氧等一些杂质。无氧铜基本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表现较好,广泛地应用在电子、通信等领域。
[0003]目前,通常认为:无氧铜分为普通无氧铜和高纯无氧铜,高纯无氧铜的熔炼则应该采用真空熔炼工艺;其中,真空熔炼工艺主要是使熔炼炉、精炼浇注系统均封闭在同一真空室内,也即整个工艺过程均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可以减少加工过程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有利于获得杂质总含量较低的高纯无氧铜,但是该工艺尽管存在上述优点,却难以实现连续性生产,生产效率低,而且难以制备较大尺寸无氧铜,并且由于所有工艺均处于同一真空室,要求真空室占地面积较大,则所用的设备真空系统必须满足高标准高处理能力,致使设备复杂,造价昂贵,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氧铜生产系统包括用于熔炼铜原料的熔炼炉、精炼炉、结晶器、抽真空装置;所述熔炼炉包括具有熔炼腔室的炉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炉本体上的真空脱气口、铜液转出管、用于向所述熔炼腔室内供给热量的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真空脱气口、所述铜液转出管分别与所述熔炼腔室连通;所述精炼炉包括保温精练室、与所述保温精练室连通的待铸造缓存室、中转连接槽,所述中转连接槽分别与所述保温精练室、所述铜液转出管连通,所述熔炼炉相对所述中转连接槽能够转动地设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真空脱气口、所述待铸造缓存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结晶器包括无氧铜输出通道,所述无氧铜输出通道与所述待铸造缓存室的底部连通,所述无氧铜输出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炉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铜液转出管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连接槽上形成有让位端口,所述铜液转出管插设在所述让位端口中且相对所述让位端口能够绕自身中心线转动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炉还包括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铜液转出管与所述让位端口的内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液转出管沿水平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炉还包括用于开闭所述铜液转出管的阀门,所述熔炼炉包括熔炼状态和非熔炼状态;当所述熔炼炉处于熔炼状态时,所述阀门关闭;当所述熔炼炉处于非熔炼状态时,所述阀门打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炉还包括气体吹入管,该气体吹入管与所述熔炼腔室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氧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精练室包括用于保持内部温度的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容腔、铜液输出管、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且用于向所述第一容腔内由上而下施加外力的外力施加机构,所述待铸造缓存室包括第二容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铜液输入管,所述铜液输出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铜液输出管的出口与所述铜液输入管连通,且所述铜液输出管的进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铜液输出管的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中转连接槽连通,所述无氧铜输出通道与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良,赵双,诸琢玉,潘业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