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46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开关本体和辅助回路,接地开关本体包括安装底座、瓷瓶、主刀闸和主刀闸操动机构,主刀闸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并与主刀闸操动机构相连,主刀闸的顶端安装有主动触头,瓷瓶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上,顶端安装有主静触头,辅助回路包括动弧触头、静弧触头、灭弧室和灭弧室操动机构,动弧触头固定在主刀闸的顶部并与主刀闸绝缘,动弧触头通过导线与灭弧室的一端相连,灭弧室的另一端与灭弧室操动机构相连,导线与灭弧室之间设有自动收线装置,用于卷绕在动弧触头和静弧触头分闸后收缩的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能开合高参数感应电流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力设备
,特指一种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不断扩大和容量不断提高,为了减少输电走廊占地,采用同塔双回路并联架空高压输电线路日渐增多,开合感应电流的接地开关采用得越来越广泛。近来随着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大量建设,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增多,线路产生的感应电流参数亦相应升高,为了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接地开关开合高参数感应电流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国内外还不能提供满足系统要求的开合最高参数感应电流能力的接地开关,这一产品的空白致使一些超、特高压变电工程的设计不能采用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开合高参数感应电流的采用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开关本体和辅助回路,所述接地开关本体包括安装底座、瓷瓶、主刀闸和主刀闸操动机构,所述安装底座安装于基础立柱上,所述主刀闸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并与主刀闸操动机构相连,所述主刀闸的顶端安装有主动触头,所述瓷瓶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上,顶端安装有主静触头,所述辅助回路包括动弧触头、静弧触头、灭弧室和灭弧室操动机构,所述静弧触头与主静触头固定,所述动弧触头固定在主刀闸的顶部并与主刀闸绝缘,所述动弧触头通过导线与灭弧室的一端相连,所述灭弧室的另一端与灭弧室操动机构相连,所述导线与灭弧室之间设有自动收线装置,用于卷绕在动弧触头和静弧触头分闸后收缩的导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自动收线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位于固定板两侧的挡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灭弧室的端面,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于两块挡板之间的部位固定有滚筒,其中一侧的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平面涡卷弹簧,所述平面涡卷弹簧的中心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导线固定在滚筒上。
至少一块挡板的外侧设置有两片自立式触指,两片自立式触指的固定端固定在挡板上,活动端夹设在第一转轴上。
所述动弧触头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导线相连,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一绝缘柱固定在所述主刀闸上。
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用于与分闸后的动弧触头相接触的接地触杆。
所述动弧触头与主刀闸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柱,所述第二绝缘柱于动弧触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动弧触头呈直线状且滑设于通孔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扭簧。
所述静弧触头与主静触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两块夹块,所述静弧触头夹设于两块夹块之间,且两块夹块的外侧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侧均压环。
所述主刀闸通过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的传动机构与主刀闸操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座、调节拉杆、主拐臂、第三转轴和主动轴,所述转动座的中段铰接在安装底座上,所述转动座的一端与主刀闸固定相连,另一端与调节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调节拉杆的另一端与主拐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拐臂的另一端与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通过齿轮组件与竖直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主动轴相连,所述主动轴与主刀闸操动机构相连。
所述灭弧室包括两端封闭的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一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外部滑设有外套筒,所述气缸的内部滑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伸出气缸的一端固定有喷口座,所述喷口座的外周与外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喷口座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动触指,所述绝缘套管的内部与动触指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静触指;所述外套筒、气缸以及喷口座之间形成封闭的气室且所述绝缘套管内充满SF6气体,所述喷口座上设有连通气室且开口朝向动触指与静触指接触部位的孔;所述灭弧室还包括基座、第四转轴、从拐臂、绝缘拉杆、支座、大支座、屏蔽罩和大喷口,所述基座与绝缘套管的一端封闭连接,所述从拐臂和绝缘拉杆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第四转轴通过轴承装设于基座上,所述第四转轴的一端伸出基座并与灭弧室操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位于基座内的部分则与从拐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从拐臂的另一端与绝缘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绝缘拉杆的另一端则与操作杆伸出绝缘套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大支座的一端置于绝缘套管内,另一端则与绝缘套管的一端封闭连接,所述支座固定于大支座上,所述静触指和屏蔽罩均安装于支座上,所述大喷口安装于喷口座的一端。
所述主动轴与灭弧室操动机构连接的一端设有灭弧室拨动机构,所述灭弧室拨动机构包括转动套、两组行程开关组件和两件分合闸拨动片,所述转动套固定在主动轴上,所述两组行程开关组件于转动套两侧对称设置,所述两件分合闸拨动片通过紧固件紧固在转动套上,各分合闸拨动片上均设有用于调整周向相对位置的腰型孔,各分合闸拨动片分别与一行程开关组件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通过辅助回路与接地开关本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开合高参数电磁感应电流和静电感应电流,能够满足超、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需求;辅助回路与接地开关本之间采用并联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装调试维护方便且可靠性高;而且辅助回路可以在原有的接地开关本体上直接加装而无需安装基础,从而方便现有接地开关的改装;另外使用自动收线装置,能够使导线在分合闸的过程中,保证导线可靠缠绕,均衡了导线产生的电场,同时也保障了分合闸的可靠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合闸时)。
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合闸时)。
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分闸时)。
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分闸时)。
图5为本技术中自动收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自动收线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中自动收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视图。
图9为本技术中动弧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中主静触头和静弧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中安装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中安装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技术中灭弧室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B-B视图。
图15为本技术中灭弧室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基础立柱;2、安装底座;3、瓷瓶;31、支撑杆;32、主均压环;33、侧均压环;34、夹块;4、主刀闸;41、主刀闸操动机构;42、主动触头;43、主静触头;44、传动机构;441、可调连杆;442、主动轴;443、齿轮组件;444、第三转轴;445、主拐臂;446、调节拉杆;447、转动座;5、静弧触头;6、动弧触头;61、第二绝缘柱;62、连接管;63、安装板;64、第二转轴;65、滑块;66、第一绝缘柱;67、扭簧;7、灭弧室;701、基座;702、从动臂;703、第四转轴;704、从拐臂;705、轴承;706、绝缘套管;707、绝缘拉杆;708、操作杆;709、气缸;710、喷口座;711、外套筒;712、动触指;713、阀片;714、大喷口;715、大支座;716、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开关本体和辅助回路,所述接地开关本体包括安装底座(2)、瓷瓶(3)、主刀闸(4)和主刀闸操动机构(41),所述安装底座(2)安装于基础立柱(1)上,所述主刀闸(4)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并与主刀闸操动机构(41)相连,所述主刀闸(4)的顶端安装有主动触头(42),所述瓷瓶(3)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顶端安装有主静触头(4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包括动弧触头(6)、静弧触头(5)、灭弧室(7)和灭弧室操动机构(719),所述静弧触头(5)与主静触头(43)固定,所述动弧触头(6)固定在主刀闸(4)的顶部并与主刀闸(4)绝缘,所述动弧触头(6)通过导线(810)与灭弧室(7)的一端相连,所述灭弧室(7)的另一端与灭弧室操动机构(719)相连,所述导线(810)与灭弧室(7)之间设有自动收线装置,用于卷绕在动弧触头(6)和静弧触头(5)分闸后收缩的导线(8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包括接地开关本体和辅助回路,所述接地开关本体包括安装底座(2)、瓷瓶(3)、主刀闸(4)和主刀闸操动机构(41),所述安装底座(2)安装于基础立柱(1)上,所述主刀闸(4)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并与主刀闸操动机构(41)相连,所述主刀闸(4)的顶端安装有主动触头(42),所述瓷瓶(3)的底端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顶端安装有主静触头(43),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包括动弧触头(6)、静弧触头(5)、灭弧室(7)和灭弧室操动机构(719),所述静弧触头(5)与主静触头(43)固定,所述动弧触头(6)固定在主刀闸(4)的顶部并与主刀闸(4)绝缘,所述动弧触头(6)通过导线(810)与灭弧室(7)的一端相连,所述灭弧室(7)的另一端与灭弧室操动机构(719)相连,所述导线(810)与灭弧室(7)之间设有自动收线装置,用于卷绕在动弧触头(6)和静弧触头(5)分闸后收缩的导线(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线装置(8)包括固定板(801)以及位于固定板(801)两侧的挡板(802),所述固定板(801)安装于灭弧室(7)的端面,所述挡板(80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803),所述第一转轴(803)于两块挡板(802)之间的部位固定有滚筒(804),其中一侧的挡板(802)的外侧设置有平面涡卷弹簧(806),所述平面涡卷弹簧(806)的中心固定在第一转轴(803)上,所述导线(810)的一端固定在滚筒(8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与平面涡卷弹簧(806)相对的一侧挡板(802)的外侧设置有两片自立式触指(809),两片自立式触指(809)的固定端固定在挡板(802)上,活动端夹设在第一转轴(8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弧触头(6)通过连接管(62)与所述导线(810)相连,所述连接管(62)通过第一绝缘柱(66)固定在所述主刀闸(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上安装有用于与分闸后的动弧触头(6)相接触的接地触杆(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弧触头(6)与主刀闸(4)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柱(61),所述第二绝缘柱(61)于动弧触头(6)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63),所述安装板(63)上设置有第二转轴(64),所述第二转轴(64)上固定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动弧触头(6)呈直线状且滑设于通孔内,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一端设置有扭簧(6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弧触头(5)与主静触头(43)通过支撑杆(31)连接,所述支撑杆(31)上设置有两块夹块(34),所述静弧触头(5)夹设于两块夹块(34)之间,且两块夹块(34)的外侧支撑杆(31)上均设置有侧均压环(3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回路与灭弧室并联以开合感应电流的超高压接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华邓文华王小华张哲彭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高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