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定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996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包含: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一第二硅钢片,其中多个第一硅钢片相对应叠置,第二硅钢片轴向设置于多个第一硅钢片的外侧,第二硅钢片包括接地端子;绝缘载体,部分包覆硅钢组件且曝露部分接地端子,其中绝缘载体与硅钢组件形成定子单元;至少一绕线,绕设于定子单元;以及电路板,至少一绕线及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外转子式马达的定子装置主要由硅钢组件、绝缘载体、绕线及电路板所构成,硅钢组件与绝缘载体形成定子单元,并经由绕线绕设于定子单元后,再与电路板组接,以构成定子装置。然而,传统的定子装置在架构于马达上运作时,具有电磁相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的问题,也即电磁干扰、电磁耐受能力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会在电路板上增设电子元件或导电材料以抑制电磁干扰或增加电磁耐受能力,但于电路板上增置电子元件或导电材料不只会影响马达运作特性,增加电子元件或材料的成本,且其抑制电磁干扰或增加电磁耐受能力的效果有限,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结构简单,可于马达运作时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或增加电磁耐受能力,且不会改变马达运作特性,并且可节省材料。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包含: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一第二硅钢片,其中多个第一硅钢片相对应叠置,第二硅钢片轴向设置于多个第一硅钢片的一侧,第二硅钢片包括接地端子;绝缘载体,部分包覆硅钢组件且曝露部分接地端子,其中绝缘载体与硅钢组件形成定子单元;至少一绕线,绕设于定子单元;以及电路板,至少一绕线及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br>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借由硅钢组件上所具有的一接地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使硅钢组件可导通至接地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定子装置结构简单,可于马达运作时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或增加电磁耐受能力,且不会改变马达运作特性,并且可节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定子单元绕设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子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符号说明】1:定子装置11:硅钢组件12:绝缘载体13:至少一绕线14:电路板163:接地端子15:第一硅钢片16:第二硅钢片151、161:第一圆环部、第二圆环部152、162:第一极爪、第二极爪1521、1621: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1522、1622:第一爪部、第二爪部1523、1623:外侧壁2:定子单元121:中空通道122:绕线部12a:第一绝缘套盖12a1:第一底座12a2:第一延伸壁12a3:第一容收部12a4:第一容收槽12a5:第一弧翼部12a7:第一延伸部12b:第二绝缘套盖12b1:第二底座12b2:第二延伸壁12b3:第二容收部12b4:第二容收槽12b5:第二弧翼部12b6:穿孔12b7:第二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马达的定子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硅钢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图1所示的定子单元绕设绕线的结构示意图。如第1、2及3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定子装置1(以下简称定子装置)可应用于外转子式马达,且包含硅钢组件11、绝缘载体12、至少一绕线13及电路板14。硅钢组件11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15以及一第二硅钢片16,其中多个第一硅钢片15相对应叠置,且第二硅钢片16轴向设置于叠置的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一侧。第二硅钢片16较佳位于硅钢组件11的底部,以提高抑制电磁干扰能力或增加电磁耐受能力。每一个第一硅钢片15包括一第一圆环部151及自第一圆环部151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极爪152,其中该多个第一极爪152由第一圆环部151的外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离地相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极爪152包括第一连接部1521以及第一爪部1522,其中第一连接部15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圆环部151,且第一连接部15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爪部152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爪152的数量以四个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其数量可依实际应用需求而变化。此外,第一爪部1522的形状呈曲型时有较佳磁平衡效果,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硅钢片16的结构与轮廓较佳实质上与第一硅钢片15相似,且包括一第二圆环部161及自第二圆环部161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极爪162,其中该多个第二极爪162较佳由第二圆环部161的外缘向外延伸且等距离地相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二极爪162包括第二连接部1621以及第二爪部1622,其中第二连接部162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圆环部161,且第二连接部16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爪部1622,且第二爪部1622的形状呈曲型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相较于第一硅钢片15,第二硅钢片16还包括一接地端子163,该接地端子163连接于多个第二极爪162的任一个第二极爪162的第二爪部1622。于本实施例中,接地端子163由多个第二极爪162中的任一个第二极爪162的第二爪部1622折弯部分结构所形成,且接地端子163以一体成型方式直接连接于多个第二极爪162中的任一个第二极爪162的第二爪部1622为较佳,或也可以组装方式直接连接于多个第二极爪162中的任一个第二极爪162的第二爪部1622。绝缘载体12部分包覆硅钢组件11,且与硅钢组件11形成定子单元2。绝缘载体12包括一中空通道121及多个绕线部122。于本实施例中,绝缘载体12包覆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圆环部151以及第一连接部1521、包覆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圆环部161以及第二连接部1621,包覆部分的接地端子163,曝露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爪部1522的外侧壁1523,曝露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爪部1622的外侧壁1623,且曝露部分的接地端子163。绝缘载体12的中空通道121对应于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圆环部151以及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圆环部161。绝缘载体12的多个绕线部122对应于多个第一硅钢片15的第一连接部1521以及第二硅钢片16的第二连接部1621。绕线13绕设于定子单元2的绝缘载体12的多个绕线部122。电路板14与经由绕线13绕设后的定子单元2相组接,并与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一第二硅钢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硅钢片相对应叠置,所述第二硅钢片轴向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硅钢片的外侧,所述第二硅钢片包括一接地端子;一绝缘载体,部分包覆所述硅钢组件且曝露部分所述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绝缘载体与所述硅钢组件形成一定子单元;至少一绕线,绕设于所述定子单元;以及一电路板,所述至少一绕线及所述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的定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硅钢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硅钢片及一第二硅钢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
硅钢片相对应叠置,所述第二硅钢片轴向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硅钢片的外
侧,所述第二硅钢片包括一接地端子;
一绝缘载体,部分包覆所述硅钢组件且曝露部分所述接地端子,其中所
述绝缘载体与所述硅钢组件形成一定子单元;
至少一绕线,绕设于所述定子单元;以及
一电路板,所述至少一绕线及所述接地端子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
硅钢片包括一第一圆环部及自所述第一圆环部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极
爪,每一所述第一极爪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一爪部,所述第一连接
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
一爪部,其中所述第一爪部呈曲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定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硅钢
片还包括一第二圆环部及自所述第二圆环部向外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二极
爪,每一所述第二极爪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汉恩陈弘琪陈孟钰郭正晖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