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779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所述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包括电源、传感单元、放大单元、比较单元、反相单元、存储单元、控制门单元、振荡单元、计数单元、脉冲数量设定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能够及时准确的检测入侵并定位入侵位置,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同时,将其应用于防盗探测系统,能够实现通过一根公共的信号线将系统内所有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传送给主机,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身及财产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防盗探测系统作为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普遍使用的防盗探测系统在监测区域内布防若干台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能够探测发生在监测区域内的入侵行为,在发生入侵时向主机发出警报,并锁定入侵位置。但传统的防盗探测系统每个探测器与主机之间均需要一根信号线,用来传送各个探测器所在位置的报警信号,当探测器数量较多时与主机连接的信号线也就相应的增加,可能是几十根甚至数百根,不但安装施工不便,而且也增加了成本,并给日常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所述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应用于防盗探测系统,能够实现通过一根公共的信号线将系统内所有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传送给主机,大大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同时该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传感单元、放大单元、比较单元、反相单元、存储单元、控制门单元、振荡单元、计数单元、脉冲数量设定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电源用于给整个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供电;所述传感单元与放大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经过,并将传感器信号输出到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与比较单元电连接,用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与反相单元电连接,用于比较传感器信号电压数值与基准电压数值,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比较结果输出到反相单元;所述反相单元与存储单元电连接,用于使存储单元反相;所述存储单元与控制门单元电连接,用于保持传感器输出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传感单元、放大单元、比较单元、反相单元、存储单元、控制门单元、振荡单元、计数单元、脉冲数量设定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出单元;
所述电源用于给整个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供电;
所述传感单元与放大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经过,并将传感器信号输出到放大单元;
所述放大单元与比较单元电连接,用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比较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与反相单元电连接,用于比较传感器信号电压数值与基准电压数值,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并将比较结果输出到反相单元;
所述反相单元与存储单元电连接,用于使存储单元反相;
所述存储单元与控制门单元电连接,用于保持传感器输出的报警信号,并在传感器输出报警信号时触发控制门单元导通,具体包括第九与非门、第十与非门、第九电容、第十四电阻和定时器,所述第九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反相单元和第十与非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控制门单元;所述第十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九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经第十四电阻连接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九电容与定时器并联设置于第十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和地之间;
所述控制门单元与振荡单元、计数单元、输出单元电连接,用于在传感器输出报警信号时将振荡单元产生的振荡信号发送到计数单元和输出单元;
所述振荡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产生振荡信号;
所述计数单元与脉冲数量设定单元电连接,用于对振荡信号的脉冲数量进行计数;
所述脉冲数量设定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设定振荡单元产生的振荡信号每个周期内的脉冲数量,从而为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设置相应标记;
所述控制单元与振荡单元电连接,用于当振荡单元产生的脉冲数量达到脉冲数量设定单元设定的数值时,控制振荡单元停止振荡,并将计数单元复位;
所述输出单元外接主机,用于在传感器输出报警信号时将振荡单元产生的脉冲发送到外接主机,主机根据接收的脉冲数量的不同识别发生报警的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防盗检测仪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传感单元,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连接电源,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反相输入端接地,输出端连接比较单元。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