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96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铝合金方管(1)、不锈钢支撑圈(2)、尼龙搭扣带(3)组成的医用输液装置,它的特征在于铝合金方管(1)的两侧面在同一轴线上设置有上、中、下三对腰形孔(4)、(5)、(6),在铝合金方管(1)的下端前面留置平台(7),上、中腰形孔(4)、(5)向前留有缺口,下腰形孔(6)的顶缘与平台(7)台面的垂直距离等于不锈钢支撑圈(2)柄轴的直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具体是指在医院病房和救护车、船舰内对伤病员进行输液的固定装置。众所周知,国内医院传统的输液装置多为“T”形木结构架和金属结构架两种,它具有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但不适合在车、船(舰)内应用,在病室内使用时也显得笨重、不美观,已越来越不适应医院病房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救护车及船舰内的输液装置仍靠人力扶持代替,车、船的颠簸、速度骤变等常导致输液瓶撞碎,延误抢救治疗。近年来,个别豪华病房、救护车及船(舰)已采用轨道式输液固定装置,但其结构较复杂,造价昂贵,占用空间体积也较大。所以,至今还没有广泛适合医院病房、救护车及船(舰)医务室内使用的美观、轻便的输液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泛适合医院病房、救护车和船(舰)医务室内使用的新型输液固定装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带有柄轴与圆弧圈相连接的“ ”形不锈钢圈固定在有三对腰形孔的铝合金方管上,限制支撑圈在铝合金方管的腰形孔与平台之间的90°范围活动,在方管上方配置尼龙搭扣带后,即形成医用输液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侧视图。根据附图1、2说明所示,医用输液装置由铝合金方管(1),不锈钢支撑圈(2),尼龙搭扣带(3)组成,在铝合金方管(1)的两侧面的同一轴线上设置上、中、下三对腰形孔(4)、(5)、(6),并在铝合金方管(1)下端的前面留置平台(7),下腰形孔(6)的顶缘与平台(7)台面的垂直距离等于不锈钢支撑圈(2)柄轴的直径,下腰形孔(6)与平台(7)可将不锈钢支撑圈(2)固定在水平位,上、中腰形孔(4)、(5)向前留缺口,用于嵌入不锈钢支撑圈(2)的圆圈部分。不锈钢支撑圈(2)是带有柄轴与圆弧圈相连接的“ ”形装置,不锈钢支撑圈(2)的横轴与下腰形孔(6)相铆定滑动套合,使不锈钢支撑圈(2)限制在上、中腰形孔(4)、(5)与平台(7)之间的90°范围内活动,不锈钢支撑圈(2)的圆弧圈是用于固定输液瓶的瓶颈。当不锈钢支撑圈(2)与铝合金方管(1)平行时,支撑圈正好嵌入上、中腰形孔(4)、(5)内呈静息状态。当不锈钢支撑圈(2)与铝合金方管(1)垂直时,由于下腰形孔(6)和平台(7)的作用,支撑圈固定在水平位上呈工作状态。按照附图1所示,尼龙搭扣带(3)是用铆钉(8)固定在铝合金方管(1)后面的铆孔上,尼龙搭扣带(3)用于固定输液瓶的瓶体。本技术的优点是(1)设计新颖美观,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医院病房、救护车及船(舰)医务室内广泛使用。(2)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成本低于现有的“T”形输液架,而且可适合各种容积瓶装输液,无需输液网套,使用便捷,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由铝合金方管(1)、不锈钢支撑圈(2)、尼龙搭扣带(3)组成的医用输液装置,它的特征在于铝合金方管(1)的两侧面在同一轴线上设置有上、中、下三对腰形孔(4)、(5)、(6),在铝合金方管(1)的下端前面留置平台(7),上、中腰形孔(4)、(5)向前留有缺口,下腰形孔(6)的顶缘与平台(7)台面的垂直距离等于不锈钢支撑圈(2)柄轴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支撑圈(2)是带有柄轴与圆弧圈相互连接的“ ”形装置,其柄轴与下腰形孔(6)相滑动套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方管(1)的后侧面用铆钉(8)固定有尼龙搭扣带(3)。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它由铝合金方管、不锈钢支撑圈、尼龙搭扣带组成,在铝合金方管两侧面的同一轴线上设置三对腰形孔,在方管前下端留置平台,将不锈钢支撑圈铆定套合在下腰形孔内,使不锈钢支撑圈限制在上、下腰形孔与平台之间的90°范围内活动而产生工作和静息状态。医用输液装置美观、轻便、实用,适宜在病房、救护车及船(舰)医务室内广泛使用。文档编号A61M5/14GK2208934SQ9423843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宋国宝, 汪强, 汪声伯 申请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宝汪强汪声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