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友专利>正文

灌药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980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药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气泵、输液皮条和混液皮条,输液瓶上设有通气孔,其内设置输液袋,气泵上设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排气管和吸气管与通气孔相配合,输液皮条的一端插入输液袋内,混液皮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袋和药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普通灌药输液装置操作繁琐,存在交叉感染危险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不仅杜绝了混合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而且还可防止在输液过程中空气对药液的污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药输液装置。长期以来,临床上使用的灌液输液装置主要由针筒、针头、输液瓶和输液皮条组成,使用时,要先用针筒、针头将生理盐水从输液瓶中抽出,注入药瓶中将药溶解,然后重新抽回药液注入输液瓶,这种重复抽吸的过程,不仅操作繁琐、不易控制,而且存在一定的药物浪费和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同时,由于输液瓶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通入一定量的空气来维持瓶内瓶外气压的平衡,但进入的空气并设有经过消毒处理,这又造成输液瓶内液体被污染的危险。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及空气污染的灌药输液装置。本技术包括输液瓶、气泵、输液皮条和配液皮条,输液瓶上设有通气孔,其内设置输液袋,气泵上设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排气管及吸气管与通气孔相配合,输液皮条的一端插入输液袋内,配液皮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袋和药瓶相配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混液皮条针头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输液瓶1、气泵2、输液皮条3和配液皮条4,输液瓶1由玻璃或硬塑材料制成,输液瓶1上设有通气孔5,其内设置输液袋6,输液袋6为柔性塑料袋,具有透明、耐高温、可塑性强的特征。气泵2上设有排气管7和吸气管8,排气管7和吸气管8与通气孔5相配合,当排气管7和通气孔5相接时,输液瓶1内为正压,当吸气管8和通气孔5相接时,输液瓶1内为负压。输液皮条3的一端插入输液袋6内。为方便计量,配液皮条4上设有刻度12,其两端分别与输液袋6和药瓶9相配合,其中配液皮条4与药瓶9配合的一端形成针状,针头10上设有排气槽11。当需要混合的药品为液状时,只需将气泵2的吸气管8与输液瓶1的通气孔5相接,使输液瓶1内产生负压、药瓶9内药液自动流入输液袋6内混合,而当需要混合的药物为粉状时,要先将气泵2的排气管7与输液瓶1的通气孔5相接,使输液瓶1内产生正压,输液袋6内的生理盐水流入药瓶9内溶化药物,之后,再将气泵2的吸气管8与通气孔5相接,使输液瓶1内产生负压,药瓶9内的药液流回输液袋6混合。输液时,只需拔除配液皮条4接上输液皮条3即可。本技术通过以上具体设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不仅杜绝了在混合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而且还可防止在输液过程中空气对药液的污染,是普通灌药输液装置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灌药输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输液瓶(1)、气泵(2)、输液皮条(3)和配液皮条(4),输液瓶(1)上设有通气孔(5),其内设置输液袋(6),气泵(2)上设有排气管(7)和吸气管(8),排气管(7)和吸气管(8)与通气孔(5)相配合,输液皮条(3)的一端插入输液袋(6)内,配液皮条(4)的两端分别与输液袋(6)和药瓶(9)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药输液装置,其特征是配液皮条(4)与药瓶(9)配合的一端形成针状,针头(10)上设有排气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药输液装置,其特征是配液皮条(4)上设有刻度(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药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气泵、输液皮条和混液皮条,输液瓶上设有通气孔,其内设置输液袋,气泵上设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排气管和吸气管与通气孔相配合,输液皮条的一端插入输液袋内,混液皮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袋和药瓶相配合。本技术克服了普通灌药输液装置操作繁琐,存在交叉感染危险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不仅杜绝了混合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而且还可防止在输液过程中空气对药液的污染。文档编号A61M5/14GK2376297SQ99215198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友 申请人:王建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药输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输液瓶(1)、气泵(2)、输液皮条(3)和配液皮条(4),输液瓶(1)上设有通气孔(5),其内设置输液袋(6),气泵(2)上设有排气管(7)和吸气管(8),排气管(7)和吸气管(8)与通气孔(5)相配合,输液皮条(3)的一端插入输液袋(6)内,配液皮条(4)的两端分别与输液袋(6)和药瓶(9)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