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科专利>正文

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71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它由针筒、活塞及其活塞杆和针管所组成。针筒主体由两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科学分析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二端套有前、后盖;活塞杆的中间开有圆柱卡环,针管尾端设有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单向导通装置,拉动活塞杆,可使活塞杆固定在针筒后盖孔的边缘,达到预先产生并能维持真空负压吸脂作业,而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脂注射器,尤其是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手术、药品等医学手段对人的形体或面貌进行美化和改善,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而将人体局部肥厚的脂肪吸出体外或将脂肪直接注入人体的其它部位,以达到局部减肥或重新塑形的目的,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96215480.6《旋卡式脂肪抽吸注射器》公开的是将现有一次性医用注射器改进而成,在注射器外管上设计有卡片,注射器内芯上开有卡槽。它既可用于抽吸皮下脂肪手术,又可用于脂肪注入。但因结构过于简单,致使实际操作尚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预先产生真空负压并能维持吸脂作业的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予先产生真空负压并能维持吸脂作业的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它包括针筒、位于针筒管腔内的活塞及其活塞杆和装于针筒底部的针管。针筒主体由二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椭圆形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积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针筒二端套有前、后盖,前盖与金属套管铰接,其中心开有一个内螺纹的套孔;后盖与金属套管螺纹连接,其中心开有一个矩形孔。活塞杆为金属矩形柱体,前端装有密封垫的活塞,与针筒内塑料管的内壁紧密相配;活塞杆的中间设有几个园柱卡环,后端与推拉把相连。针管前、后为中空的金属针头和针尾,针头开有多个侧孔,针尾设有单向导通装置,未端外有螺纹与针筒前盖的中心孔连接。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由于针管的针尾设有单向导通置。因此,只要断开单向导通装置,向后拉动活塞杆即可使针筒内形成真空负压,以达到予先产生真空负压,使本技术在针管未进入人体之前即可形成真空负压。2.由于活塞杆的中间开有园柱卡环,针筒后盖中心开有矩形孔,因此,向后拉动活塞杆时,只要活塞杆园柱卡环与后盖中心矩形孔对齐,转动推拉把,园柱卡环即可方便而牢固地固定在后盖矩形孔的边缘,没有复杂的结构及操作,只需转动推拉把即可固定活塞。在作真空抽吸时,能使活塞停止下滑移动到针筒的前端,以保持理想的真空负压,维持吸脂作业。使用者也能随意简便地解锁,使活塞及其活塞杆恢复到原始位置和消除真空。所以,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3.针筒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带密封垫的活塞以及针管拆装更换方便,以利一次性使用,卫生、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结构外形图。从图1可以看出,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主要由针筒4、位于针筒4管腔内的活塞7及其活塞杆2和装于针筒4底部的针管组成,针筒4主体由二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椭园形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积50~60ml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套管。针筒二端套有金属前、后盖,前盖8与金属套管铰接。其中心开有一个内螺纹的套孔。后盖3与金属套管螺纹连接,其中心开有一个矩形孔。活塞杆2为金属矩形柱体,前端装有橡胶密封垫的活塞7,与针筒4内塑料管的内壁紧密相配,活塞杆2的中间开有1~3个园柱卡环5,后端与推拉把1相连。针管前、后为中空的金属针头11和针尾10,外径为4~6毫米,内径为2~4毫米,针头11前开有1~5个侧孔,针尾10设有单向导通装置9,末端外有螺纹与针筒4前盖8的中心孔连接。实际操作时,先将针管的针尾10与针筒的前盖8中心孔拧紧,断开单向导通装置9,用力向后拉动活塞杆2,只要使活塞杆2的园柱卡环5与针筒后盖3的矩形孔对齐,转动推拉把1,即可使园柱卡环5牢固地固定在后盖3矩形孔的边缘,形成并维持真空负压。然后可按规定程序将针管插入皮下脂肪层,接通单向导通装置9,即可抽吸皮下脂肪。当吸满后立即拔出针管,将针筒4内的脂肪推入予先备好的容器中,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如果需要将其脂肪注入人体的其它部位,则可将吸出体外的脂肪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沉淀、分离后再将纯脂肪注入其它部位,以达到重新塑形的目的。本技术主要用于美容和整形外科的局部减肥或重新塑形,也可用于医疗上其它流体(如毒液、脓液)的真空抽吸。权利要求1.一种能予先产生真空负压并能维持吸脂作业的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主要由针筒4、位于针筒4管腔内的活塞7及其活塞杆2和装于针筒4底部的针管组成,其特征是针筒4主体由二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椭园形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积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针筒4二端套有金属前、后盖,前盖8与金属套管铰接,其中心开有一个内螺纹的套孔,后盖3与金属套管螺纹连接,其中心开有一个矩形孔;活塞杆2为金属柱体,前端装有密封垫的活塞7,与针筒4内塑料管的内壁紧密相配,活塞杆2的中间开有1~3个园柱卡环5,后端与推拉把1相连;针管前、后为中空的金属针头11和针尾10,外径为4~6毫米、内径为2~4毫米,针头11前开有1~5个侧孔,针尾10设有单向导通装置9,末端外有螺纹与针筒4前盖8的中心孔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它由针筒、活塞及其活塞杆和针管所组成。针筒主体由两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科学分析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二端套有前、后盖;活塞杆的中间开有圆柱卡环,针管尾端设有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单向导通装置,拉动活塞杆,可使活塞杆固定在针筒后盖孔的边缘,达到预先产生并能维持真空负压吸脂作业,而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61M5/178GK2399042SQ99243690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科, 杨庆培, 王威 申请人:陈科, 杨庆培, 王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予先产生真空负压并能维持吸脂作业的手持式真空吸脂注射器,主要由针筒4、位于针筒4管腔内的活塞7及其活塞杆2和装于针筒4底部的针管组成,其特征是:针筒4主体由二个同轴套管构成,外为开有椭园形窗口的金属套管,内为标有容积刻度的玻璃或塑料透明管,针筒4二端套有金属前、后盖,前盖8与金属套管铰接,其中心一开有一个内螺纹的套孔,后盖3与金属套管螺纹连接,其中心开有一个矩形孔;活塞杆2为金属柱体,前端装有密封垫的活塞7,与针筒4内塑料管的内壁紧密相配,活塞杆2的中间开有1~3个园柱卡环5,后端与推拉把1相连;针管前、后为中空的金属针头11和针尾10,外径为4~6毫米、内径为2~4毫米,针头11前开有1~5个侧孔,针尾10设有单向导通装置9,末端外有螺纹与针筒4前盖8的中心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杨庆培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陈科杨庆培王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