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45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包括由供电模块、传输模块、ARM处理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内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扩展存储模块;其中供电模块分别与其他相连,为其他模块提供所需电源,ARM处理器模块完成数据接收、发送、信道编解码、数据存储以及设备控制,ARM处理器模块分别与传输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ARM处理器模块与网络传输模块相连,完成对网络传输模块的参数设置,同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数据送出;ARM处理器模块与内部存储模块和扩展存储模块相连,完成数据的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了信道检错、纠错算法,数据的误码率大大降低;增加了网络通信异常时数据自动存储功能,使得数据的实时性及完整性得以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收器。

技术介绍

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是一种专门用于物联网领域的智能数据传输设备。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已涉及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建设等,物联网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新兴产业。物联网不是孤立的技术,从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到反馈的过程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其中将会涉及RFID、传感器等构成的物联网络,WIFI、3G、互联网等构成的信息传输体系,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执行反馈信息的终端等多个环节。
可见,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大量分布组网式的数据集中传输到中央服务器,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所以,大量的分布式数据的传输是其重要的环节。如何保证数据可靠稳定的传输已成为物联网技术首要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领域的数据传输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一种是采用485总线方式或移动无线通信方式将分布式数据通过转接器接收,然后通过网络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另一种是通过电力载波通信中转后再由网络上传到中央数据库。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采用上述技术的数据收发设备,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应用,数据传输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或不足,主要表现为设备抗干扰能力差,数据传输方式采用单一的透明传输,没有数据校验及纠错措施,误码率较高;此外,设备接口方式及功能单一,不具备一定的智能性,稳定性较差。
对于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数据收发设备来说,因其与网络连接,测量节点多,其稳定性、智能性、成本等指标显得至关重要。其中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环境影响、硬件平台自身性能的影响、软件算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其中控制软件的智能性是其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收器,针对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问题,通过信道检错纠错算法,保障其数据可靠稳定,为现代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提供可靠、实用的智能数据收发设备,为现代物联网科学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各种数据。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包括由供电模块、传输模块、ARM处理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内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扩展存储模块;其中供电模块分别与传输模块、ARM处理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内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扩展存储模块相连,提供传输模块、ARM处理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内部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扩展存储模块所需电源,ARM处理器模块完成数据接收、发送、信道编解码、数据存储以及设备控制,ARM处理器模块分别与传输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完成对传输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的参数设置,同时接收传输模块的数据;ARM处理器模块与网络传输模块相连,完成对网络传输模块的参数设置,同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将数据送出;ARM处理器模块与内部存储模块和扩展存储模块相连,完成数据的存储,其中内部存储模块和扩展存储模块均为设备外置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配。
上述ARM处理器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信道编解码模块、数据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控制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数据;控制模块与信道编解码模块相连,信道编解码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CRC校验、RS纠错编解码;控制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相连,控制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进行控制,通过数据发送模块将完成编解码处理后的数据发送。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对于产品稳定性,首先采用了信道检错、纠错算法,数据的误码率大大降低;其次因增加了网络通信异常时数据自动存储功能,所以数据的实时性及完整性得以保证;此外因采用485总线和无线方式传输数据,可适用多种复杂环境。
(2)算法采用CRC、和校验等数据检错方式,同时采用RS纠错编解码方式,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误码率。
(3)采用智能嵌入式ARM处理器实现,接口灵活,集成度高。
(4)设备智能性高,具有系统自检、纠错失败时重新读取、故障自动重启、网络通信中断的自动数据存储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RM处理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际组网使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包括由供电模块1、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其中供电模块1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和扩展存储模块7相连,提供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所需电源,ARM处理器模块3完成数据接收、发送、信道编解码、数据存储以及设备控制,ARM处理器模块3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相连,完成对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的参数设置,同时接收485传输模块2的数据;ARM处理器模块3与网络传输模块4相连,完成对网络传输模块4的参数设置,同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4将数据送出;ARM处理器模块3与内部存储模块5和扩展存储模块7相连,完成数据的存储,其中内部存储模块5和扩展存储模块7均为设备外置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配。
结合图2,上述ARM处理器模块3包括数据接收模块8、控制模块9、信道编解码模块10、数据发送模块11;数据接收模块8与控制模块9相连,控制模块9控制数据接收模块8接收数据;控制模块9与信道编解码模块10相连,信道编解码模块10在控制模块9的控制下对数据接收模块8接收的数据进行CRC校验、RS纠错编解码;控制模块9与数据发送模块11相连,控制模块9对数据发送模块11进行控制,通过数据发送模块11将完成编解码处理后的数据发送。
工作过程:
结合图3,设备使用时,首先将用户数据发送设备的485接口或无线发送接口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或无线传输模块6相连,同时将网络传输模块4与用户的TCP/IP网关相连,并连到用户的上层计算机,至此设备完成连接。加电后通过软件设置界面对本设备进行网络参数设置,完成设备自检后开始工作。设备工作后,用户数据发送设备依次将数据经485传输模块2或无线传输模块6,送入ARM处理器模块3,在控制模块9的控制下将数据送入信道编解码模块10,完成数据检错纠错,之后将数据从数据发送模块11送入网络传输模块4,将数据发送出去,同时在控制模块9的控制下,将数据送入无线传输模块6或扩展存储模块7,完成数据的存储备份。
本专利技术对于产品稳定性,首先采用了信道检错、纠错算法,数据的误码率大大降低;其次因增加了网络通信异常时数据自动存储功能,所以数据的实时性及完整性得以保证;此外因采用485总线和无线方式传输数据,可适用多种复杂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供电模块(1)、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其中供电模块(1)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和扩展存储模块(7)相连,提供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所需电源,ARM处理器模块(3)完成数据接收、发送、信道编解码、数据存储以及设备控制,ARM处理器模块(3)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相连,完成对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的参数设置,同时接收485传输模块(2)的数据;ARM处理器模块(3)与网络传输模块(4)相连,完成对网络传输模块(4)的参数设置,同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4)将数据送出;ARM处理器模块(3)与内部存储模块(5)和扩展存储模块(7)相连,完成数据的存储,其中内部存储模块(5)和扩展存储模块(7)均为设备外置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口智能信道编解码数据转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供电模块(1)、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其中供电模块(1)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和扩展存储模块(7)相连,提供485传输模块(2)、ARM处理器模块(3)、网络传输模块(4)、内部存储模块(5)、无线传输模块(6)、扩展存储模块(7)所需电源,ARM处理器模块(3)完成数据接收、发送、信道编解码、数据存储以及设备控制,ARM处理器模块(3)分别与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相连,完成对485传输模块(2)和无线传输模块(6)的参数设置,同时接收485传输模块(2)的数据;ARM处理器模块(3)与网络传输模块(4)相连,完成对网络传输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明吴红生宋勇辉孔迎飞何国辉刘冰冰戴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