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类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管管腔狭窄、阻塞所引起的多种病症的网管状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90万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而我国AMI的发病人数要高得多,冠心病、脑卒中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该症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冠心病、脑卒中疾病均由血管管腔狭窄、阻塞所引起,而支架植入术就是针对此症状的一种介入治疗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点。目前市场上的支架结构有多种,目的都是为了改善支架的径向支撑力、穿越病灶能力、显影效果、金属覆盖率以及径向回弹率和轴向短缩率等性能,但是上述指标并不能实现完全统一。比如降低金属覆盖率,使dogboning现象减少的同时,也使支架的径向回弹率和轴向短缩率增加。此外,支架在扩张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弯曲部分产生断裂现象或者扩张不均匀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结构经优化设计的血管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扩张不均一、容易发生扭曲、断裂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经优化设计的网管状血管支架,由多个正弦波状的金属主体结构构件通过连接杆构件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构件包括小波顶和大波顶,大波顶的宽度大于小波顶,小波顶与连接杆构件相连接,而大波顶不与连接杆构件相连接。本技术的结构优化设计的血管支架的优点在于能实现支架的均匀扩张,具有较好的径向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经优化设计的血管支架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n”型连接杆构件。图3为“s”型连接杆构件。图4为“v”型连接杆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结构经优化设计的网管状血管支架,由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经优化设计的网管状血管支架,由多个正弦波状的金属主体结构构件(1)通过连接杆构件(2)相互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构件(1)包括小波顶(3)和大波顶(4),大波顶(4)的宽度大于小波顶(3),小波顶(3)与连接杆构件(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勇,罗七一,周顺华,王常春,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