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吉冰专利>正文

腰椎间盘康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494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0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椎间盘康复机,特点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活动支架,支架上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带滚轴的滚筒,滚轴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与支撑板连接,在滚筒表面固定连接有靠板,在滚轴上设有位置调节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十分新颖,是根据牵引和腰椎的生理病理情况而设计的,利用患者下半身的重力和医生人性化摇摆的力度对椎间盘进行牵引和挤压治疗,并结合腰椎部位的生理曲度利用滚筒圆弧的突出部位相吻合,使病变的腰椎间隙拉宽,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向里回缩复位,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避免了过度拉伸牵引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椎间盘康复机,属医疗及康复器械。
技术介绍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撑器官,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过度劳累、重体力工作都会使脊柱受到损伤。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越来越普及,操作电脑等大量办公人员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工作,都有腰痛、肢体麻木、直不起腰等现象,腰部肌肉和软组织疲劳僵硬,腰椎关节失去灵活变得生涩,腰椎整体出现弯曲变形,进而逐步发展为腰椎曲度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等病症,“腰痛”已逐渐成为现代第一大职业病之趋势。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等,因药物和手术治疗具有局限性和风险性,所以人们比较倾向于物理疗法。物理疗法一般指牵引或推拿,牵引使用的是牵引床,患者平躺于床上,施用外力对腰椎及其周围肌肉进行牵拉,牵引床的体积较大,驱动要求、使用地点等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外力因素导致的过度牵引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使用牵引床只是将脊椎进行平面拉伸,没有针对椎间盘突出的病灶部位,短期之后,腰腿痛症状又会复发;正骨推拿法是对病灶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按摩,其推拿手法专业性强,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人为因素影响大,同样存在推拿过度、引起韧带拉伤等风险,而且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腰椎间盘康复机,使用该装置能够借助人体下半身的重力和医生对腰部摇摆产生的惯性而对脊柱进行牵拉、以及对腰椎间盘的挤压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椎间盘康复机,特点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活动支架,支架上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带滚轴的滚筒,滚轴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与支撑板连接,在滚筒表面固定连接有靠板,在滚轴上设有位置调节装置。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涡轮蜗杆机构,包括在支撑板一端设有涡轮座,涡轮座内设有涡轮和蜗杆,涡轮与伸入涡轮座内的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蜗杆与涡轮座上两侧的轴套活动连接,蜗杆上设有限位套,限位套与轴套之间设有滑动间隙。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定位销机构,包括在滚轴一端固定设置带有销孔的孔板,对应孔板在支撑板上固定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活动设有定位销,定位销与销孔相对应。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的支撑板与支架为活动连接,在支撑板下方固定设有连接轴,对应连接轴在支架上设有连接轴套,连接轴与连接轴套为活动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的支架与底座通过螺杆活动连接,螺杆上设有摇杆。本专利技术结构是根据牵引和腰椎的生理病理情况而设计的,支架以上部分是运动机构,使用时,令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抵靠在滚筒处,身体上部附贴在靠板上,医生手握靠板(带着病人上部身体)下压,使患者腰部以下身体悬吊离开地面,开始摆动治疗。摆动治疗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靠板上下摆动而带着滚筒转动,从而使患者下半身前后摆动,利用患者下半身的重力及摆动之惯性不断地牵拉腰部,拉宽椎间隙,结合滚筒圆弧的突出部位与腰椎部位的生理曲度相吻合,使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向里回缩,腰椎曲度恢复至正确的向前的曲度,并且使椎间隙前宽后窄,可使突出的椎间盘得到不断地向前挤压的力量,使椎间盘恢复正常位置;二是,医生手握靠板还可以左右摆动(以支撑板下方与支架之间的活动连接处为摆动中心),使患者下半身左右摆动,可使向左后方或向右后方突出的椎间盘得到向里挤压的力量,更有利于椎间盘复位和解除对腰丛神经的压迫,同时还对小关节错位有好处,对恢复腰椎曲度有好处,对椎体滑脱和假性滑脱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滚筒对腰部的抵靠支点不同患者有不同要求,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其支点在L4--5或L5-S1上,椎体真性滑脱其支点在滑脱椎体的下位,假性滑脱其支点在滑脱椎体的上位,由医生来确定。在滚筒的滚轴上设计位置调节装置(蜗轮蜗杆机构或者定位销机构等)是为了调整滚筒上的靠板的倾斜角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患者身体上下滚筒及靠板时比较方便,二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材体重或病情调整靠板的倾斜度,倾斜度越大,摇摆时对病人突出的椎间盘的挤压的力度越大,摇摆的力度越大,牵引强度就越大,操作时需因人而异。涡轮蜗杆机构或定位销机构不但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调节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使患者不易摔倒。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与支架之间既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活动连接的结构比较灵活,可以视需要调整支架以上部分的高度。支架与支撑板之间可采用轴套、轴承等活动连接方式,可使支撑板及滚筒靠板部分左右灵活摆动,方便操作。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十分新颖,利用患者下半身的重力和医生人性化摇摆的力度对椎间盘进行牵引和挤压治疗,并结合腰椎部位的生理曲度利用滚筒圆弧的突出部位相吻合,使病变的腰椎间隙拉宽,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向里回缩复位,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人体自身的生理、病理情况和不同患者的不同忍受能力进行人性化设计和操作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避免了过度拉伸牵引的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地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向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B向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图面说明:1扶手,2靠板,5滚筒,6涡轮座,7限位套,8蜗杆,9支撑板,10支架,11摇杆,12底座,13螺杆,15连接轴,16连接轴套,17轴套,23把手,24涡轮,27轴承座,28滚轴,29孔板,30销孔,31定位销,32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腰椎间盘康复机具有一个底座12,底座12上活动安装支架10,如图所示,在支架10与底座12之间通过安装螺杆13令两者活动连接,螺杆13上设有摇杆11;在支架10上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与支架10之间也为活动连接,如图所示,可以在支撑板9下方固定设置连接轴15,对应连接轴15在支架10上设置连接轴套16,连接轴15与连接轴套16对应活动连接;支撑板9上安装带滚轴28的滚筒5,滚轴28两端分别安装轴承座27,轴承座2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9上;在滚筒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靠板2,靠板2呈平板状,靠板2上需要设置能够固定人体上身的设施,例如图示的扶手1、或者绑带等等;在滚轴28上设有涡轮蜗杆结构的位置调节装置,如图所示,在支撑板9一端设有涡轮座6,涡轮座6内设有涡轮24和蜗杆8,涡轮24与伸入涡轮座6内的滚轴28一端固定连接,蜗杆8与涡轮座6上两侧的轴套17活动连接,在蜗杆8上设有限位套7,限位套7与两侧的轴套17之间留有滑动间隙,蜗杆8上安装把手23。下面简述一下本装置的使用方法。转动摇杆11,通过螺杆13调整支架10的高度,使滚筒5的位置适宜患者腰部位置,摇动蜗杆8,涡轮24带动滚轴28转动,使滚筒5及靠板2调整到适合的倾斜角度(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无限转动调节的功能,所以医生可借助靠板使患者身体调整到所需要的任意角度,一般是0-120o之间)。令患者背对康复机,腰部抵靠在滚筒5部位,上身附着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间盘康复机,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活动设有支架(10),支架(10)上设有支撑板(9),在支撑板(9)上设有带滚轴(28)的滚筒(5),滚轴(28)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轴承座(27),轴承座(27)与支撑板(9)连接,在滚筒(5)表面固定连接有靠板(2),在滚轴(28)上设有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间盘康复机,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活动设有支架(10),支架(10)上设有支撑板(9),在支撑板(9)上设有带滚轴(28)的滚筒(5),滚轴(28)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轴承座(27),轴承座(27)与支撑板(9)连接,在滚筒(5)表面固定连接有靠板(2),在滚轴(28)上设有位置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康复机,其特征是,所述位置调节装置为涡轮蜗杆机构,包括在支撑板(9)一端设有涡轮座(6),涡轮座(6)内设有涡轮(24)和蜗杆(8),涡轮(24)与伸入涡轮座(6)内的滚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蜗杆(8)与涡轮座(6)上两侧的轴套(17)活动连接,蜗杆(8)上设有限位套(7),限位套(7)与轴套(17)之间设有滑动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吉冰董桂玲闫东
申请(专利权)人:闫吉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