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37299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发酵方法包括:1)制备棒束孢孢子接种体;2)微菌核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制备的棒束孢孢子接种体加入诱导培养液中振荡培养6~8天;3)发酵液过滤,弃去上清液,得到微菌核沉淀,干燥,保存。还公开了棒束孢微菌核在防治粉虱类害虫中的应用以及一种防治粉虱类害虫的生防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微菌核能够适应高温、干旱、强紫外等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抗逆耐储、货架期长和持续控害的特点;微菌核发酵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可控性强,所用原料易于获取。微菌核可以用作制备新型杀虫真菌制剂的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610177488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棒束孢孢子接种体;2)微菌核诱导培养:将步骤1中制备的棒束孢孢子接种体加入诱导培养液中振荡培养6~8天;所述诱导培养液中含有的原料及其含量如下:KH2PO4:3.0~5.0g/L、CaCl2·2H2O:0.6~1.0g/L、MgSO4·7H2O:0.4~0.8g/L、CoCl2·6H2O:34~40mg/L、MnSO4·H2O:14~20mg/L、ZnSO4·7H2O:12~16mg/L、FeSO4·7H2O:0.1~0.4g/L、维生素K3:0.0096‑0.0172g/L、二甲亚砜溶液:0.05‑0.1mL/L、葡萄糖:1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章永王中康殷幼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