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筒制造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塔筒制造焊接工艺在工艺步骤和设备参数等方面的调整还存在一定的经验性和技术性,对于新入手的操作者来说,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操作技巧,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容易上手的塔筒制造焊接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筒制造焊接工艺,包括如下工序:1)、焊前现场准备1.1)焊前清理:清理焊口及焊缝坡口两侧各20mm(埋弧焊50~100mm)范围内的氧化皮、铁锈、油污及其它杂物,并打磨坡口出金属光泽;对母材部分的缺陷作彻底打磨处理,并做好记录。每一焊道焊完后及时清理,检查合格后再焊。1.2)纵缝埋弧焊接前设置好引弧和熄弧板。1.3)设置测量焊接变形参考点。1.4)准备测量焊接弧度的样板。1.5)准备各项焊接辅助设施。1.6)施焊前,对组装尺寸超差的进行校正,错台采用卡具校正,不得用锤击或其它损坏钢板的器具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筒制造焊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序:1)、焊前现场准备1.1)焊前清理:清理焊口及焊缝坡口两侧各20mm(埋弧焊50~100mm)范围内的氧化皮、铁锈、油污及其它杂物,并打磨坡口出金属光泽;对母材部分的缺陷作彻底打磨处理,并做好记录;每一焊道焊完后及时清理,检查合格后再焊;1.2)纵缝埋弧焊接前设置好引弧和熄弧板;1.3)设置测量焊接变形参考点;1.4)准备测量焊接弧度的样板;1.5)准备各项焊接辅助设施;1.6)施焊前,对组装尺寸超差的进行校正,错台采用卡具校正,不得用锤击或其它损坏钢板的器具校正;1.7)焊条、焊剂的烘焙:烘焙后的焊条保存在100~150℃的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筒制造焊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序:
1)、焊前现场准备
1.1)焊前清理:清理焊口及焊缝坡口两侧各20mm(埋弧焊50~100mm)范围内的氧化皮、铁锈、油污及其它杂物,并打磨坡口出金属光泽;对母材部分的缺陷作彻底打磨处理,并做好记录;每一焊道焊完后及时清理,检查合格后再焊;
1.2)纵缝埋弧焊接前设置好引弧和熄弧板;
1.3)设置测量焊接变形参考点;
1.4)准备测量焊接弧度的样板;
1.5)准备各项焊接辅助设施;
1.6)施焊前,对组装尺寸超差的进行校正,错台采用卡具校正,不得用锤击或其它损坏钢板的器具校正;
1.7)焊条、焊剂的烘焙:
烘焙后的焊条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的裂纹;现场使用的焊条必须装入保温筒内,保温桶必须接好电源、盖好盖,焊接时随用随取,禁使用未经烘干的冷焊条施焊;焊条在保温筒内的时间不超过4h,超过后,应重新烘焙,重复烘焙的次数不宜超过2次;埋弧焊焊剂需烘焙,焊剂中如有杂物混入,应对焊剂进行清理,或全部更换;
2)、预热
2.1)根据JB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钢板厚度为65mm的对接的焊缝必须进行焊前预热;且定位焊比主焊缝的预热温度要提高20~30℃;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且不高于200℃;
2.2)焊前需预热的焊缝开始施焊后要连续焊接完成,若由于各种原因停止施焊,对加热部位应进行保温直至再次施焊;对因停电等原因造成无法连续保温时,则停焊时间不得低于48小时,并经无损检测确信已焊部位无裂纹,且重新按要求预热后方可继续施;
3)、定位焊
3.1)定位焊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不允许保留定位焊的焊缝,定位焊焊在背缝坡口内;背缝清根时,清除定位焊并予以磨平;
3.2)如果要保留在主焊缝内的定位焊,对焊接工艺和焊工的要求与主缝相同;
3.3)对需要预热的钢板,焊定位焊时要以焊缝为中心150mm范围内进行预热;
3.4)定位焊长度在50~80mm,间距为300~500mm,厚度不超过正式焊缝高度的二分之一,最厚不宜超过6mm;
3.5)施焊前应检查定位焊的质量,如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均应清除;
4)、制造焊接
4.1)焊接环境温度应大于5℃(低于5℃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加热到15℃以上);
4.2)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无防护措施时,应停止焊接工作;
具体环境参数要求:
(1)风速:大于8m/s;(2)相对湿度大于90%;(3)雨天和雪天的露天施焊(4)环境温度低于-5℃时;
5)、纵缝焊接:
纵缝采用埋弧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基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