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PVC填充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6773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PVC用活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精制、陈化后的石灰乳进行稀释,比重调至1.060-1.075,输送至碳酸化反应塔,初始温度控制为22-25℃;然后通入净化、冷却后的窑气进行碳酸化反应,当反应体系pH值降到10.0时,加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pH值降至6.5-7.5,碳酸化反应结束,关闭窑气,继续搅拌10-30min,得纳米碳酸钙浆液;再进行压滤脱水处理,然后按常规方法分别经过干燥,粉碎,分级,包装,即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比表面积在15-20㎡/g之间,形貌规整,分散性好,与PVC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填充后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硬质PVC塑料的力学性能,还可有效避免铁离子对塑料光泽和耐老化性能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
,涉及一种硬质PVC填充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无机材料,被广发运用于橡胶、塑料、涂料、密封胶、油墨及造纸等行业。由于纳米碳酸钙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具有高表面活性,表现出很强的表面结合能。高品质纳米碳酸钙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不仅起到增量填充作用,还可赋予一些聚合物复合材料较好的加工性能,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美化制品外观,起功能化改性作用。然而由于纳米碳酸钙粒径较小,表面能大,在干燥与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硬团聚。这种硬团聚颗粒在高分子材料的后续加工过程中不易解聚,很容易在材料内部形成应力集中点,不仅发挥不了纳米材料的功效,反而会降低制品的力学性能。目前解决团聚的问题主要手段是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选用的表面处理剂通常为脂肪酸或其盐。对于PVC塑料而言,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与脂肪酸或脂肪酸盐的相容性较差,很难与这类碳酸钙填料有效结合,导致基体与填料的界面粘结力较差,力学强度不高。此外,纳米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质PVC用活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精制、陈化后的石灰乳进行稀释,将石灰乳的比重调至1.060‑1.075,输送至碳酸化反应塔,初始温度控制为22‑25℃;(2)然后通入净化、冷却后的窑气进行碳酸化反应,窑气流量为2‑4m³/h,二氧化碳体积含量为30‑35%,当反应体系pH值降到10.0时,加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pH值降至6.5‑7.5,碳酸化反应结束,关闭窑气,继续搅拌10‑30min,得纳米碳酸钙浆液;(3)将纳米碳酸钙浆液进行压滤脱水处理,然后按常规方法分别经过干燥,粉碎,分级,包装,即得到硬质PVC用活性纳米碳酸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PVC用活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精制、陈化后的石灰乳进行稀释,将石灰乳的比重调至1.060-1.075,输送至碳酸化反应塔,初始温度控制为22-25℃;
(2)然后通入净化、冷却后的窑气进行碳酸化反应,窑气流量为2-4m3/h,二氧化碳体积含量为30-35%,当反应体系pH值降到10.0时,加入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pH值降至6.5-7.5,碳酸化反应结束,关闭窑气,继续搅拌10-30min,得纳米碳酸钙浆液;
(3)将纳米碳酸钙浆液进行压滤脱水处理,然后按常规方法分别经过干燥,粉碎,分级,包装,即得到硬质PVC用活性纳米碳酸钙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朱勇颜干才林进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宣城市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