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438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所述分火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的位于外侧的环形外腔室以及位于内侧的内腔室,在所述外腔室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用于外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用于内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外腔室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底端面的进气缺口;在所述内腔室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内腔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燃气灶作业时的回火概率,提高了燃气利用率,能够达到国家能效检测的一级节能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属于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分火器是燃气灶灶头部分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燃气灶的加热效率和燃煤利用率。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分火器,通常都包括底座以及盖在底座上的火盖,火盖有分为内火盖和外火盖,分别控制灶具的中心火和外围火。此外,火盖上面分布着各种形状的火孔。由于这种结构的分火器中底座与内火盖和外火盖分体设置,使用时将内火盖与外火盖盖在底座上方,因此使用时常常会由于火盖没有盖好或火盖出现移位,或在燃气灶上错用其他燃气灶的火盖而导致燃气灶回火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火盖与底座之间的缝隙中经常进入灰烬,一旦缝隙中填充有灰烬则火盖将无法盖严。同时,火盖与底座通常不采用同种材质制成,因此二者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很难达到一致,即便是使用同种材质制成,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二者受热不均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长时间使用后火盖与底座之间很难严密扣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火盖与底座之间不存在缝隙的燃气灶分火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所述分火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的位于外侧的环形外腔室以及位于内侧的内腔室,在所述外腔室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用于外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用于内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外腔室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底端面的进气缺口;在所述内腔室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内腔室。所述外火孔和内火孔倾斜设置。所述气道为三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燃气灶分火器,由于采用了一体成型设置的分火器本体,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底座与火盖结构,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座与火盖分体设置的诸多问题,降低了燃气灶作业时的回火概率,从而提高了燃气利用率,使燃气灶更加节约燃料,达到燃气灶良好的使用效果,能够达到国家能效检测的一级节能标准。本技术的燃气灶分火器,结构较为简单,分火器本体可以通过铸造成型,内火孔和外火孔通过钻孔加工设置,较现有技术中分体设置的分火器加工方便,工艺步骤简单。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下翻转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1,所述分火器本体包括内部形成有环形外腔室Ia的外圈壳体101,以及位于外圈壳体101径向内侧并且内部形成有柱形内腔室Ib的筒形的内壳体102,所述外腔室Ia和所述内腔室Ib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在所述外腔室Ia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103用于外腔室Ia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Ib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104用于内腔室Ib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Ib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 105,所述总进气口 105与所述外腔室Ia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106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106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Ia底端面的进气缺口 Ial;在所述内腔室Ib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Ibl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 105与所述内腔室lb。优选地,所述内火孔104和外火孔103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气道106为三个。优选地,在所述内壳体102的底端面的侧壁周向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檐102a,在所述檐102a上设置有让位凹口 109,所述让位凹口 109用于对点火器进行让位。所述外腔室Ia的底端面与所述檐102a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气道106的上壁106a连接所述檐102a与所述外圈壳体101,从而使分火器本体非常便于铸造加工,简化铸造磨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燃气灶分火器,由于采用了一体成型设置的分火器本体,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底座与火盖结构,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座与火盖分体设置的诸多问题,降低了燃气灶作业时的回火概率,从而提高了燃气利用率,使燃气灶更加节约燃料,达到燃气灶良好的使用效果,能够达到国家能效检测的一级节能标准。本技术的燃气灶分火器,结构较为简单,分火器本体可以通过铸造成型,内火孔和外火孔通过钻孔加工设置,较现有技术中分体设置的分火器加工方便,工艺步骤简单。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主权项】1.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所述分火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的位于外侧的环形外腔室以及位于内侧的内腔室,在所述外腔室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用于外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用于内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外腔室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底端面的进气缺口;在所述内腔室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内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孔和内火孔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为三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所述分火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的位于外侧的环形外腔室以及位于内侧的内腔室,在所述外腔室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用于外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用于内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外腔室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底端面的进气缺口;在所述内腔室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内腔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燃气灶作业时的回火概率,提高了燃气利用率,能够达到国家能效检测的一级节能标准。【IPC分类】F23D14/84【公开号】CN205383606【申请号】CN201620094320【专利技术人】赵正芳 【申请人】兰溪市中凯燃具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申请日】2016年2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分火器本体,所述分火器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流通和容纳气体的位于外侧的环形外腔室以及位于内侧的内腔室,在所述外腔室的外侧壁顶部延周向设置有若干外火孔用于外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内侧壁顶端设置有若干内火孔用于内腔室内的气体向外流出;在所述内腔室的竖直下方设置有总进气口,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外腔室之间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道相连通,并且每个气道连通于开设在所述外腔室底端面的进气缺口;在所述内腔室的底端面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总进气口与所述内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芳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中凯燃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