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49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4 13:15
一种弹片,包括板状基部、自所述板状基部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的接触部、自所述弹性臂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自所述支撑臂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臂邻近所述支撑部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所述内折部使所述支撑臂在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板状基部处于悬空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片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天线连接用弹片。
技术介绍
当前,薄型化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手机薄型化带来的问题是,手机零组件需要同时进行超薄化设计。智能手机通常需要若干用于连接设于手机外壳上的天线的弹片,但所述弹片薄型化之后,其弹力受到影响。如图1所示,现有的弹片10包括板状基部11、自所述基部11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12、自所述拉紧部12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弹性臂13、形成于所述弹性臂13上端的接触部14、自所述弹性臂13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11倾斜后平行延伸形成支撑臂15、及自所述支撑臂15末端朝上折弯形成的支撑点16。当所述接触臂14被向下挤压变形后,所述支撑点16’朝向所述拉紧部12移动,而所述支撑臂15’靠近所述支撑点16’的位置逐渐贴合所述板状基部11,进而使所述支撑点后移至所述支撑臂15’上,使所述接触部14’与支撑点之间的力臂减小,造成弹性力减弱,容易使弹性臂13产生不可逆的屈服变形。如图5所示对现有弹片的正向力模拟分析图,弹片材料采用NKT322-EH,当所述接触部14向下压缩至最大压缩量(如图中14’的位置,下压1mm),从所述弹性臂13回弹行程来看,所述接触部14的最高点已经无法回复至初始最高点位置(即原点位置),所述弹性臂13产生的永久变形量为0.064mm,达到压缩量的6.4%。如此大的不可逆机械变形严重影响了产品最终的弹性性能,达不到客户要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力好、机械变形小的弹片,。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弹片,包括板状基部、自所述板状基部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的接触部、自所述弹性臂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自所述支撑臂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臂邻近所述支撑部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所述内折部使所述支撑臂在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板状基部处于悬空状态。优选地,所述弹性臂包括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平行于所述板状基部延伸形成的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末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优选地,所述接触部是自所述倾斜部向上冲压拉伸形成的球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内折部下方横向两侧延伸形成有勾部,所述板状基部的前端缘两侧折弯向上延伸形成有翼部,所述翼部的上端向后延伸形成位于所述勾部上方的预压部以对所述接触部的高度进行预压限制。优选地,所述勾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折部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弹片通过在所述支撑臂邻近支撑部位置处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在所述弹性臂下压过程中,所述支撑臂始终处于悬空状态而使力臂长度不变,使所述弹片的下压永久变形量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弹片工作状态下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弹片的立体图;图3为申请弹片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弹片工作状态下压示意图;图5为现有弹片的正向力分析图;图6为本申请弹片的正向力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申请弹片20包括板状基部21、自所述板状基部21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22、自所述拉紧部22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23、形成于所述弹性臂23上的接触部24、自所述弹性臂23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21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22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25、自所述支撑臂25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26。所述弹性臂23包括自所述拉紧部22末端平行于所述板状基部21延伸形成的水平部231、及自所述水平部231末端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232,所述接触部24是自所述倾斜部232向上冲压拉伸形成的球状结构。所述支撑臂25邻近所述支撑部26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23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29。所述支撑臂25位于所述内折部29下方横向两侧延伸形成有勾部28,所述板状基部21的前端缘两侧折弯向上延伸形成有翼部27,所述翼部27的上端向后延伸形成位于所述勾部28上方的预压部271以对所述接触部24的高度进行预压限制。所述勾部28位于所述支撑部26与所述内折部29之间。请参阅图4所示,当所述接触部24’被下压最大的工作状态时,所述接触部24’的顶部与所述翼部27的顶部平齐,所述弹性臂23’、支撑臂25’均产生向下弹性变形,而所述支撑部26’朝向所述拉紧部22滑动,但所述支撑点位置始终处于所述支撑部26’位置处,所述内折部29’的存在使所述支撑臂25’与所述板状基部21始终处于悬空隔离的状态,使所述力臂保持不变。请参阅图6所示,与现有弹片的正向力分析相比,本申请的弹片采用相同的材料与结构设计,区别在于支撑臂25邻近支撑部26一端设有内折部29。从图上分析可知,所述弹性臂23经过一次最大下压行程后,在所述弹性臂回弹行程中,所述弹性臂23上的接触部24的最高点将会产生0.027mm的永久变形,为压缩量的2.7%,相较于现有弹片,本申请弹片的永久变形量大幅缩小,从而使产品的弹性性能得以改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弹片通过在所述支撑臂25邻近支撑部26位置处朝向所述弹性臂23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29,在所述弹性臂23下压过程中,所述支撑臂25始终处于悬空状态而使力臂长度不变,使所述弹片的下压永久变形量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片,包括板状基部、自所述板状基部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的接触部、自所述弹性臂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自所述支撑臂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邻近所述支撑部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所述内折部使所述支撑臂在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板状基部处于悬空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片,包括板状基部、自所述板状基部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的接触部、自所述弹性臂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自所述支撑臂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邻近所述支撑部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所述内折部使所述支撑臂在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板状基部处于悬空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平行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东秀韦福嗣吕雷刘明生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