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194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射气浮装置,属于净水装置,包括气浮壳体、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均设置于气浮壳体;气浮壳体的内部为气浮容腔,气浮容腔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气浮装置包括喷射器,喷射器设置于气浮容腔,喷射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射器和释放器,水射器的出口与释放器的入口连接。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喷射气浮装置中的喷射器由释放器和水射器连接形成,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喷射器,本申请方案中的喷射器释放的微细气泡数量显著增多,进而使固液分离的速度显著提高,净化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气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射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喷射气浮装置采用的射流气浮污水处理过程是这样的,利用射流方式设法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粘附于絮粒,造成絮粒的整体比重小于液体,根据浮力原理使絮粒浮到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射气浮装置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净化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气浮装置,以改善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射气浮装置包括气浮壳体、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均设置于气浮壳体;气浮壳体的内部为气浮容腔,气浮容腔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气浮装置包括喷射器,喷射器设置于气浮容腔,喷射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射器和释放器,水射器的出口与释放器的入口连接。气浮装置用于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收渣排污装置用于将微细气泡粘附的颗粒浮渣收集后排到气浮壳体外部。喷射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射器和释放器,压力水通过一个文丘里喷咀和喉管在水射器内产生真空度,通过水射器的压力水的速度是产生真空的能量,所需的速度是由水流在水射器入口和水射器出口之间的压力差所产生的。经水射器处理过的压力溶气水通过释放器降压消能后,能够释放出更多数量的微细气泡,气泡更细小及气泡尺寸的分配律更均匀,这些都能够直接影响气浮法净水的效果及电能的消耗,使净水效果显著提高。水射器和释放器组合形成的喷射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喷射器,释放出的气泡数量更多,更细小,分布更加均匀,能够实现气泡与浮渣的充分贴合,使水的净化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地,气浮容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气浮容腔依次分隔为进水缓冲区、浮选区和出水稳定区,浮选区设置至少一个,每个隔板均设置有连通孔,进水管道设置于进水缓冲区,出水管道设置于出水稳定区。设置多个区域,其中浮选区设置至少一个,气浮容腔内形成多级串联式浮选区域,能够显著提高浮渣去除效果。待净化的水先缓慢进入进水缓冲区内,减少浮渣的带入量,再经隔板的连通孔进入浮选区,经过浮选区的至少一次收渣后流入出水稳定区内,出水稳定区对经净化后的水进行沉淀或者除渣后排出气浮壳体。进一步地,喷射器竖向设置于浮选区的顶部,水射器设置于释放器的顶端,浮选区的底部设置有气浮室,气浮室的顶部开放设置,气浮室与浮选区的连通孔连通,喷射器的底端伸入气浮室内;收渣排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收渣器,二级收渣器包括收集槽和与收集槽连通的排污分管,排污分管穿过气浮壳体伸到外部,二级收渣器位于气浮室的侧上方且用于收集位于气浮室的顶部的浮渣。待净化的水经连通孔进入浮选区时,先进入浮选室内,喷射器的底端位于浮选室内,高压溶气水经喷射器后释放出很多细微的气泡,这些气泡黏附于浮选室内的浮渣上,被黏附的浮渣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水面,浮渣在净化水的流动作用下流入收集槽内,进入收集槽内的浮渣经排污分管排出气浮壳体外部。进而完成收渣排污过程。净化水中的浮渣位于气浮室内,喷射器将气泡喷射于气浮室内,能够增大气泡与浮渣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气泡黏附在浮渣的外表面,进而气浮室中的浮渣能够充分浮起,气浮效果更好,净化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地,气浮容腔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黏附气泡的浮渣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于水面,为了使浮起的浮渣顺利进入收集槽内,浮渣的浮起位置应受到控制,控制水位高度即可控制浮渣的浮起位置。设置水位控制器即是为了调节控制气浮容腔内的水位高度,使水位位于气浮室的顶端,则浮于气浮室顶部的浮渣在流动的待净化水的作用下流入收集槽内。水位控制器调节水位高度,进而保证收渣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净化水的效率。进一步地,进水管道的伸入进水缓冲区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器,缓冲器包括缓冲管道,缓冲管道的一端与进水管道连通,缓冲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挡板,缓冲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缓冲孔。待净化的水流入进水管道后,进入缓冲管道内,最后经缓冲孔流入进水缓冲区。水流经缓冲孔流出的过程中,流速减慢,进而减小浮渣的进入量,同时设置挡板,挡板能够阻止水流中的大颗粒浮渣进入气浮容腔内。进一步地,进水管道为“L”形管,缓冲器设置于进水管道的顶端;收渣排污装置还包括一级收渣器,一级收渣器的结构和二级收渣器的结构相同,一级收渣器位于缓冲管道的侧上方且用于收集浮渣。待净化的水经进水管道和缓冲管道流入进水缓冲区,一级收渣器位于缓冲管道的侧上方,经缓冲管道流出的水中带有的浮渣在水流的流动作用下进入一级收渣器的收集槽内。实现多级收渣,净化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水位控制器包括设置于出水稳定区的控制本体,控制本体设置有控制空腔,控制空腔的顶部设置有水位控制管和第一溢流弯管,控制空腔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弯管,第二溢流弯管为倒立设置的“U”形管,第二溢流管的一端伸入控制空腔的底部,第二溢流管的另一端位于控制空腔的外部,水位控制管的开口端的竖向高度高于第一溢流弯管的开口端的竖向高度。当气浮容腔内的水位高于水位控制管的开口端时,水经水位控制管进入控制空腔内,进而气浮容腔内的水位下降,随着水流进入控制空腔内的量的增多,控制空腔内的水位会逐渐升高,控制空腔内水位升高的过程中水会分别从第一溢流弯管和/或第二溢流弯管流出回流入气浮容腔内,气浮容腔内的水位上升,进而实现当气浮容腔内的水位高于水位控制管的开口端时,气浮容腔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和下降的状态,气浮室内的浮渣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进入收集槽内。本申请利用水位控制器实现液面的上下波动,液面上下波动的过程中完成收渣过程,当液面在上限时,浮渣自动由气浮室流至收集槽内。无渣或渣少时,水位控制在下限进行正常气浮处理。本申请方案不需外加动力进行排渣,当出现排渣口堵塞现象时打开压力水对排渣分管进行冲洗即可。进一步地,收渣排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出水稳定区的三级收渣器,三级收渣器的结构与二级收渣器的结构相同;三级收渣器位于水位控制管的开口端的侧上方且用于收集浮渣。气浮容腔内的水在水位控制器内实现内外循环,水流循环的过程中会导致部分浮渣浮起,因此为了保证净化效果,在出水稳定区的水位控制器的侧上方设置三级收渣器,再次对净化水进行收渣操作,进一步保证净化效果。进一步地,气浮装置还包括汇总管道、三通管道和两个立式多级泵,汇总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汇总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管;第一分支管道与其中一个立式多级泵连通,第二分支管道与另外一个立式多级泵连通,两个立式多级泵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通,三通管道的剩下的一个管口与气浮容腔连通;连接管与释放器连通。立式多级泵用于为喷射器提供压力溶气水。设置两个立式多级泵能够实现在其中一个立式多级泵发生机械故障时连通另外一个立式多级泵的运行状态,保证气浮装置的顺利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收渣排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气浮壳体的外部的排污总管,排污总管与排污分管连通,排污分管设置有观察窗口。经观察窗口能够观察到排污分管中的排出浮渣的种类。一级收渣器、二级收渣器和三级收渣器收集到的浮渣均通过排污分管排至排污总管后,经排污总管汇集后,统一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喷射气浮装置中的喷射器由释放器和水射器连接形成,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喷射器,本申请方案中的喷射器释放的微细气泡数量显著增多,进而使固液分离的速度显著提高,净化效果更佳。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壳体、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所述气浮装置和所述收渣排污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气浮壳体;所述气浮壳体的内部为气浮容腔,所述气浮容腔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气浮装置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设置于所述气浮容腔,所述喷射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射器和释放器,所述水射器的出口与所述释放器的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壳体、气浮装置和收渣排污装置,所述气浮装置和所述收渣排污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气浮壳体;所述气浮壳体的内部为气浮容腔,所述气浮容腔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气浮装置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设置于所述气浮容腔,所述喷射器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射器和释放器,所述水射器的出口与所述释放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浮容腔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气浮容腔依次分隔为进水缓冲区、浮选区和出水稳定区,所述浮选区设置至少一个,每个所述隔板均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进水管道设置于所述进水缓冲区,所述出水管道设置于所述出水稳定区;所述气浮容腔内设置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设置于出水稳定区的控制本体,所述控制本体设置有控制空腔,所述控制空腔的顶部设置有水位控制管和第一溢流弯管,所述控制空腔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溢流弯管,所述第二溢流弯管为倒立设置的“U”形管,所述第二溢流弯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空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溢流弯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空腔的外部,所述水位控制管的开口端的竖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弯管的开口端的竖向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竖向设置于所述浮选区的顶部,所述水射器设置于所述释放器的顶端,所述浮选区的底部设置有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的顶部开放设置,所述气浮室与所述浮选区的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底端伸入所述气浮室内;所述收渣排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二级收渣器,所述二级收渣器包括收集槽和与所述收集槽连通的排污分管,所述排污分管穿过所述气浮壳体伸到外部,所述二级收渣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巧定陈秀清裴洁裴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坤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