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刚专利>正文

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10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防止空气意外输入人体血管的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它是在目前通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玻璃滴壶内加装一个比重略低于液体、直径略小于滴壶内径的空心玻璃球而构成。安装本装置的输液器,仍按现行静脉输液操作常规使用。输液时,滴壶内液体将空心玻璃球浮起;滴壶内意外进入空气时,空心玻璃球随液面下降,直至封闭滴壶下口,达到阻止空气输入血管的目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附属于静脉输液器的球状阀门装置,可以防止空气意外输入人体血管。目前,临床使用的静脉输液器是由输液管、滴壶、针头组成,当发生未能及时发现液体输空或输液管道破损漏气的情况时,就可能将空气输入血管,危及病人的生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当空气进入该装置并有可能通过该装置输入静脉时,该装置可以自动关闭输液通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在临床使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玻璃质滴壶的腔内加装一个空心玻璃球,该球的重量体积比值,即比重,略低于输液的液体,可以限定在0.9-1.0克/立方毫米;其直径略小于滴壶腔内径,以不影响液体通过为度。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按照静脉输液的操作常规,倒置滴壶,当液体达到滴壶一半容量后,摆正滴壶,排除输液器内空气,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此时由于空心玻璃球比重低于液体,便浮于液体上部。当液体输空或异常漏气时,空气进入滴壶,滴壶内液面下降,空心玻璃球随之下降,坐于圆形的滴壶底部,形成完整的环形密切接触带,封闭滴壶下口,阻断输液通道,达到防止空气输入静脉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空气意外进入输液管道时自动关闭输液管道,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危及病人生命,通用玻璃滴壶中只增加一个空心玻璃球,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滴壶上口 2、滴壶壁 3、滴嘴 4、滴壶腔 5、空心玻璃球 6、滴壶圆形底部 7、滴壶下口 8、液体在图1中,滴壶上口(1)、滴壶下口(7)分别接输液管,形成完整的输液通道,在滴壶腔(4)中装入一个空心玻璃球(5),空心玻璃球(5)与滴壶圆形底部(6)可形成完整的环形密切接触,封闭向下的通路。空心玻璃球(5)的比重略低于输液的液体(8),可以限定在0.9-1.0克/立方毫米,其直径略小于滴壶腔(4)的内径。在图2中,空心玻璃球(5)的比重略低于液体(8),可以浮于液体(8)上部。滴壶(3)流下的液体可以通过滴壶壁(2)与空心玻璃球(5)之间的空隙进入下边的输液管道。当空气意外进入输液管道的滴壶时,空心玻璃球(5)随液面的下降而下降,直至接触滴壶圆形底部(6),封闭输液通路。权利要求1.一种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现在通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玻璃质滴壶,其特征是在滴壶腔内加装一个空心玻璃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其特征是滴壶内的空心玻璃球与滴壶圆形底部有完整的环形密切接触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其特征是空心玻璃球的比重略低于输液液体,直径略小于滴壶腔内径。专利摘要一种能够防止空气意外输入人体血管的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它是在目前通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玻璃滴壶内加装一个比重略低于液体、直径略小于滴壶内径的空心玻璃球而构成。安装本装置的输液器,仍按现行静脉输液操作常规使用。输液时,滴壶内液体将空心玻璃球浮起;滴壶内意外进入空气时,空心玻璃球随液面下降,直至封闭滴壶下口,达到阻止空气输入血管的目的。文档编号A61M5/40GK2197992SQ9421441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刚 申请人:王永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输液器的防输入空气装置,现在通用的静脉输液器的玻璃质滴壶,其特征是:在滴壶腔内加装一个空心玻璃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