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276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主要包括:一盘盖及螺接于其底下的旋盖;盘盖卡设在呼吸袋底孔,其盘上设有一进气阀;旋盖的盖下设接管及套管,且在同一盖面上并设有一进气阀及一过压透气阀。借此,在生产上可节省模具及成型材料的费用,而且,又可使所设气阀容易组装,缩减品检的部位,应用时又能有效缩减苏醒器实际应用的结合件数及体积,并将组合可能发生脱落的套接部减至最少,大大提高救援的可靠性,为急救病患带来一线生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苏醒器进气的
,尤指一种组装构件少、体积小,生产容易、可缩减速品检工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急救苏醒器主要是使用在紧急救护休克或呼吸呈现困难的病患,其操作时借助按压呼吸球,而将球内空气挤压导向上方弯接头再由罩输出,压力放松后球体渐而恢复并借底下的进气装置将新鲜气体吸入球内,甚至必要时可混合适量氧气,以待再次按压供气给被急救者吸入作人工式的强制呼吸动作。其中,习式的呼吸苏醒器的进气装置大概如图6所示,其主要包括有卡设在球体底孔下的盘盖3a、螺接其底上的旋盖4a、及活动套接在旋盖4a底管上的混气连接管5a三者所组成,在盘盖3a面上设有进气阀3b,而连接管5a壁上则设有一进气阀51a,此进气阀51a用以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以混合适量氧气,连接管5a壁上还设有一过压透气阀51b,在内部压力过大时,此过压透气阀51b提供泄气舒缓的作用。但是,其结构在设计及使用上具有如下缺点亟待改善1、连接管5a是一独立套件,其管上又需一定得设置进气阀51a及过压透气阀51b,而其套管设计却使进气阀51a在设置上产生不便,阀瓣需以手指夹持深入管内方能组装,十分费事,而减缓生产速度。2、使用时以连接管5a连接在旋盖4a及储氧袋6a间,组装成品较占空间,且至少会具有两个活动套接部52a及52b,因而使可能发生脱落的机率增大,为生死抢救的瞬间埋下不可预期的危险变数。3、连接管5a采用独立的设计,使得整个进气装置的生产模具成本费用及材料费用相对提高,而且,品管上也因多了一个独立构件,而需花费更的工时来作检测。4、供气接管41a为直管,直接与供气的软管7套接,使软管7在套接处极易发生弯折,不仅影响软管7供气量的大小和顺畅性,而且,软管7长期弯折,还易出现断裂,影响供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其组装构件少体积小,阀瓣容易设置,且可缩减品检工时,有效降低生产模具与材料制作费。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其使用顺畅,救援的可靠性更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主要包括一盘盖及螺接在其底下的旋盖,其中该盘盖,卡设在呼吸袋底孔上,其盘上设有一进气阀;该旋盖,在盖下设有供气的接管及接储氧袋的套管,且于设管的同一盖面上并设有一进气阀及一过压透气阀。所述的盘盖及旋盖中间互设对接的螺管,使两者接合后中间呈腾空气室,其含盖范围的盘盖盘面中心凹设接孔,接孔周围等间环设透气孔,一环片状阀瓣盖覆在透气孔上,此阀瓣中间以一T形带柱圆片穿透夹贴在透气孔上,以组成前述的进气阀,旋盖在两管间的近旁适处开设有二旋叶状分布的镂空气孔及二中心接孔,二中心接孔供中心凸设有锥形止销块的两阀瓣分别由不同方向插置,以形成前述的进气阀及过压透气阀。所述的供气的接管上还套接一个弯管,而供气的软管则套接在此弯管的另一端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进气阀及过压透气阀可与旋盖连体而设,故在生产上可节省模具及成型材料的费用,而且又可使所设气阀容易组装,缩减品检的部位,应用时又能有效缩减苏醒器实际应用的结合件数及体积,而更重要的是其有效的组合,使可能发生脱落的套接的部位减至最少,而大大提高救援的可靠性,为急救病患带来一线生机。以下仅借助具体的实施例配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作一详细的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进气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进气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应用本技术组成苏醒器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盖与阀瓣的组合示意图(组设容易);图6是习知急救呼吸苏醒器的进气装置剖视图。图号说明3a盘盖 3b进气阀4a旋盖 5a连接管51a 进气阀 51b 透气阀52a 套接部 52b 套接部 6a 储氧袋41a 接管1 盘盖 11 进气阀111接孔 112 透气孔113阀瓣 114 圆片19 螺管 7 软管2 旋盖 29 螺管21 接管 22 套管23 进气阀231 气孔232接孔 233 阀瓣24 透气阀242 接孔243阀瓣 241 气孔25 弯管 3 气室8 呼吸袋81 底孔9 储氧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设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主要包括有一盘盖1及螺接在其底下的旋盖2两件式组成,其中该盘盖1,卡设在呼吸袋8的底孔81上,其盘上设有一进气阀11。该旋盖2,其盖下设有供气的接管21及接储氧袋的套管22,且在设管的同一盖面上并设有一进气阀23及一过压透气阀24。如图2、3所示,该盘盖1及旋盖2中间互设对接的螺管19及29,使两者接合后中间呈一腾空气室3。在气室3含盖范围的盘盖1盘面设前述的进气阀11,进气阀11是由接孔111、透气孔112、阀瓣113及圆片114组成,接孔111凹设在盘面中心,透气孔112呈等间环设在接孔111周围,环片状阀瓣113盖覆在透气孔112上,环片状阀瓣113的中间并用T形带柱圆片114穿透至接孔111后夹贴固定。相同的进气阀23及过压透气阀24亦设在气室3含盖范围内,分别是由镂空气孔231、241及中心接孔232、242和阀瓣233、243组成,具有二旋叶状分布的镂空气孔231、241及中心接孔232、242开设在旋盖2的接管21和套管22之间的近旁适处,中央凸设有锥形止销块的两阀瓣233、243分别由不同方向插置在中心接孔232、242中。供气的接管21上还套接一个弯管25,而供气的软管7则套接在此弯管25的另一端上,通过弯管25转变方向,使软管7在套接处保持平直而不弯折,确保了软管7供气量的大小和顺畅性,避免习式结构软管7因长期弯折而断裂的现象发生。借此,如图3、4所示,组装时,以盘盖1的前段卡入呼吸袋8的底孔81中,再经旋盖2由下螺合即可简单组接成苏醒器的进气装置,组装速度快且结合的体积比习式结构明显缩小许多,操作时若不用氧气筒供给氧气时,可直接对呼吸袋8挤压,使外部的新鲜空气得以经进气阀11导入呼吸袋8内,依次供给气体予待救患者,而当装有储氧袋9提供给氧气时,则可透过旋盖2上所设的过压透气阀24的设计,使气室3的气压量过大时开启过压透气阀24,将过量的气体通过镂气孔241排出,使适合于人体适当气压的氧气与新鲜空气混合压入呼吸袋,以避免压力过大反造成患者不适的情形发生。由上可知,本技术所设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进气阀23及过压透气阀24可与旋盖2连体而设,可省去原先习式需加设连接管5a的部份,而达到节省模具及成型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2、有效的组合空间形态使进气阀的阀瓣233可在开放空间下直接安装如图5所示,完全克服习式设阀瓣时需深入管内的困难。3、整个结构将习用三件式变成两件式,制造较快且可有效减速去原有习式结构三分之一的品检工作及时间。4、更重要的是其结构,可使应用时发生脱落的套接的部位减到最少,而大大提高救援的可靠性,为急救病患带来一线生机。5、在供气的接管21与软管7之间增加一个弯管25,使软管7在套接处保持平直,确保了供气量的大小和顺畅性,避免因长期弯折而断裂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的设计确实可使苏醒器的进气装置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简式急救苏醒器进气装置,主要包括:一盘盖(1)及螺接在其底下的旋盖(2),其特征在于:该盘盖(1),卡设在呼吸袋(8)底孔(81)上,其盘上设有一进气阀(11);该旋盖(2),在盖下设有供气的接管(21)及连接储氧袋( 9)的套管(22),且于设管的同一盖面上并设有一进气阀(23)及一过压透气阀(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尧
申请(专利权)人:皇基厦门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