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65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利用相互配合的快锁拨杆、限位锁和凸轮转轴,在防爆壳体开启状态下限位锁将凸轮转轴锁定,防爆壳体闭合时快锁拨杆解除限位锁对凸轮转轴的锁定,使通断电旋钮只有在快锁拨杆锁紧到位后,才可以执行通电和断电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动保护有效可靠、操作简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彻底强化了操作过程中快锁拨杆的插入→推动→打开→关闭→拉回→拔出的作业顺序,杜绝了未按照作业顺序操作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在有爆炸性气体、粉尘的环境中的安全使用问题,保护使用处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导连接设备的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存在的环境中保障安全使用的快开式防爆熔接机的联锁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通讯的不断发展,光纤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煤矿矿井下和其他含有爆炸性气体、粉尘存在的环境中。但是由于煤矿矿井环境恶劣,经常出现光缆被损坏的故障,需及时熔接修复。联锁保护机构是防爆光纤熔接机中极为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只有在防爆壳体完全闭合时才允许打开熔接机电源,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而现有防爆型熔接机的联锁保护机构大多存在臃肿、机构复杂且不可靠,实用性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靠、简便的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防爆壳体外侧的保护基座和快锁拨杆,所述保护基座上安装有限位锁和凸轮转轴,所述限位锁上具有限位槽,所述凸轮转轴穿设于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当防爆壳体闭合时,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使凸轮转轴位于第一开槽中,所述第一开槽用于放开凸轮转轴的转动;当防爆壳体开启时,快锁拨杆脱出,所述凸轮转轴位于第二开槽中,所述第二开槽用于限制凸轮转轴的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开槽是圆形槽,所述第二开槽是条形槽,所述凸轮转轴具有与条形槽相匹配的截面。具体地,所述第一开槽是圆形槽,所述第二开槽是弧形槽,所述凸轮转轴具有与弧形槽相匹配的截面。具体地,所述限位锁上方安装有保护上盖,所述保护上盖上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相互连接的开口部和限位部,所述快锁拨杆具有用于插入开口部的限位端,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快锁拨杆从导向槽中拔出。具体地,所述保护上盖与保护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转轴穿设于保护上盖和保护基座上,所述保护上盖与保护基座之间具有容纳限位锁和限位端的腔体,所述限位锁与保护基座之间安装有推动弹簧。具体地,所述凸轮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熔接机开关和旋钮相联接。具体地,所述旋钮的外边缘具有定位槽,所述保护基座上安装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卡榫。具体地,防爆壳体与保护基座之间安装有防爆轴套,所述凸轮转轴安装于防爆轴套中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闭合防爆壳体时快锁拨杆插入联锁保护机构;步骤2,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移动,限位锁上的第一开槽移动到凸轮转轴处,解除对凸轮轴的锁定;步骤3,转动与凸轮转轴及熔接机开关联接的旋钮,使熔接机工作;步骤4,转动旋钮使熔接机关闭,凸轮转轴与限位锁上的第二开槽对齐;步骤5,快锁拨杆与限位锁反向移动,第二开槽将凸轮转轴锁定;步骤6,打开防爆壳体带动快锁拨杆拔出。使用时,操作流程如下:快锁拨杆的插入→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移动→转动旋钮使凸轮转轴处于打开状态→动旋钮使凸轮转轴处于关闭状态→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反向移动→快锁拨杆拔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相互配合的快锁拨杆、限位锁和凸轮转轴,在防爆壳体开启状态下限位锁将凸轮转轴锁定,当防爆壳体闭合后,快锁拨杆解除限位锁对凸轮转轴的锁定。使得通断电旋钮只有在快锁拨杆锁紧到位后,才可以执行通电和断电动作。本专利技术的联动保护有效可靠、操作简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彻底强化了操作过程中快锁拨杆的插入→推动→打开→关闭→拉回→拔出的作业顺序,杜绝了未按照作业顺序操作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在有爆炸性气体、粉尘的环境中的安全使用问题,保护使用处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除了上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专利技术的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的装配图;图2是快锁拨杆未插入的状态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透视图;图6是插入快锁拨杆的状态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图8是图6的俯视图;图9是快锁拨杆插入后推动的效果图;图10是图9的剖视图;图11是图9的剖面图;图12是图9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凸轮转轴旋转90°的效果图;图14是图9的透视图;图15是图13的透视图;图中:快锁拨杆1,第一螺丝2,调整螺丝3,保护上盖4,保护基座5,限位卡榫6,凸轮转轴7,旋钮8,第二螺丝9,限位锁10,防爆轴套11,弹簧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在保护基座5上组装有防爆轴套11、限位卡榫6、调整螺丝3,凸轮转轴7插在防爆轴套11内,限位锁10与推动弹簧12安装在凸轮转轴7上,保护上盖4罩在保护基座5上,并用第一螺丝2固定。旋钮8用第二螺丝9固定在凸轮转轴7的末端。在快锁拨杆1插入之前,限位锁10在推动弹簧12的作用下处于初始状态,此时限位锁10的矩形凹槽与凸轮转轴7端部的矩形特征匹配,凸轮转轴7无法转动。如图6-图8所示,在快锁拨杆1插入但未推进时,快锁拨杆1的T形槽可以插入至保护上盖4的和限位锁10的矩形缺口。如图9-图11所示,在快锁拨杆1插入且推动限位锁10移动后,快锁拨杆1的T形结构已经推入保护上盖4的内侧,无法垂直脱出。如图12-图15所示,在快锁拨杆1推动限位锁10移动到位后,凸轮转轴7可以在旋钮8和限位卡榫6的转动和限位下进行定角度自由转动。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凸轮转轴7特征与限位锁10的矩形凹槽存在角度时,限位锁10在平面方向上无法移动,且快锁拨杆1无法垂直脱出,完成凸轮转轴7打开状态下的联锁保护。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凸轮转轴7特征与限位锁10的矩形凹槽平行,限位锁10可在平面方向上随快锁拨杆1移动返回初始位置快锁拨杆1未插入或未推动限位锁10移动时,图5所示的限位锁10的矩形缺口与凸轮转轴7矩形结构平行,此时无法转动图4所示的旋钮8进行打开操作,此时凸轮转轴7属于关闭状态。快锁拨杆1推动限位锁10到指定位置时,图14和图15所示的限位锁10的矩形缺口与凸轮转轴7矩形结构脱离,圆形缺口接入,此时在限位卡榫6的约束下可自由转动图12和图13所示的旋钮8进行定角度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此时凸轮转轴7属于打开状态。在凸轮转轴7打开状态下,凸轮转轴7的矩形结构与限位锁10的矩形缺口存在不平行时,图11和图15所示的快锁拨杆1无法推动限位锁10移动回到保护上盖4对应的T形槽处,且快锁拨杆1末端的T形结构被保护上盖4的平面卡住,垂直纸张方向上也无法垂直脱出。只有凸轮转轴7再次处于关闭状态时,凸轮转轴7矩形结构转动至与限位锁10的矩形缺口平行,限位锁10才可以自由移动快锁拨杆1才能脱出。在快锁拨杆1未插入时,推动弹簧12始终使限位锁10处于初始位置。限位锁10上的开槽是相连接的圆形和条形,其中圆形用于容纳与凸轮转轴10矩形结构的长边,从而放开凸轮转轴7的转动。条形用于容纳凸轮转轴矩形结构的短边,用于限制和放开对凸轮转轴7的转动。限位锁10的圆形和条形开槽连接路径与快锁拨杆1的移动方式相同,其开槽替代方案可以为圆形和弧形开槽;矩形和矩形开槽;或者圆形和矩形轴向堆叠开槽,总之,需要一个放开凸轮转轴7转动的第一开槽,和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防爆壳体外侧的保护基座和快锁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基座上安装有限位锁和凸轮转轴,所述限位锁上具有限位槽,所述凸轮转轴穿设于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当防爆壳体闭合时,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使凸轮转轴位于第一开槽中,所述第一开槽用于放开凸轮转轴的转动;当防爆壳体开启时,快锁拨杆脱出,所述凸轮转轴位于第二开槽中,所述第二开槽用于限制凸轮转轴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防爆壳体外侧的保护基座和快锁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基座上安装有限位锁和凸轮转轴,所述限位锁上具有限位槽,所述凸轮转轴穿设于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当防爆壳体闭合时,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使凸轮转轴位于第一开槽中,所述第一开槽用于放开凸轮转轴的转动;当防爆壳体开启时,快锁拨杆脱出,所述凸轮转轴位于第二开槽中,所述第二开槽用于限制凸轮转轴的转动;所述凸轮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熔接机开关和旋钮相联接;其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闭合防爆壳体时快锁拨杆插入联锁保护机构;步骤2,快锁拨杆推动限位锁移动,限位锁上的第一开槽移动到凸轮转轴处,解除对凸轮轴的锁定;步骤3,转动旋钮使熔接机工作;步骤4,转动旋钮使熔接机关闭,凸轮转轴与限位锁上的第二开槽对齐;步骤5,快锁拨杆与限位锁反向移动,第二开槽将凸轮转轴锁定;步骤6,打开防爆壳体带动快锁拨杆拔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式防爆熔接机联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是圆形槽,所述第二开槽是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迪威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