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彬专利>正文

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2421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包括外鞘管和导引管,导引管第一端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伸出,导引管第二端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外,导引管第一端设有探头。其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推进性,确保本发明专利技术准确置入到病症位置,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输尿管软镜鞘
技术介绍
输尿管硬镜操作方便,但前端无法弯曲,无法通过输尿管硬镜经输尿管治疗肾盂、肾盂结石的诊断、治疗,而且输尿管硬镜硬度过大,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忍受很大的痛苦;现有技术中,输尿管软镜得到广泛的应用,输尿管软镜前端可弯曲,到达肾盂后可调节方向,进入肾盏后可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但是输尿管软镜易在膀胱中扭曲,从输尿管口上推至肾盂非常困难,为治疗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视输尿管软镜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包括外鞘管和导引管,导引管第一端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伸出,导引管第二端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外,导引管第一端设有探头。其有益效果是,临床上通常使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梗阻、上段结石,但是由于输尿管软镜易在膀胱中扭曲,输尿管要顺利到达病灶组织位置非常困难,在本专利技术中,导引管材质较软,导引管第一端在行进引导的过程中不容易损伤患者器官组织,导入创伤性较小,降低患者的痛苦;而外鞘管材质较硬,如此,外鞘管不容易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弯曲,虽然导引管材质较软,但是导引管第一端穿过外鞘管内部并从外鞘管第一端伸出的部分较短,所以,即使导引管材质较软,导引管第一端也不容易偏移行进路径,如此,导引管伸出的导引管第一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导引管第一端上的探头,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能够对外鞘管和导引管行进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环境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位,导引管第一端能够借助探头提供的信息,引导外鞘管和导引管整体顺利到达病症位置,具有良好的推进性,确保本专利技术准确置入到病症位置,避免偏移指导行进路径,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终,外鞘管和导引管经尿道外□置入,经膀胱、输尿管路径置放外鞘管和导引管,然后抽出导引管,外鞘管大部分滞留在患者体内,外鞘管成为输尿管软镜工作通道,输尿管软镜通过外鞘管能够顺利的到达病症位置,然后进行诊断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鞘管第二端设有引导舌。其有益效果是,外鞘管第二端设有引导舌,便于导引管从引导舌插入外鞘管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管第二端设有弹性卡扣,引导舌上设有扣突,弹性卡扣和扣突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导引管第一端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外鞘管内部并从外鞘管第一端伸出后,导引管第二端通过弹性卡扣以及扣突与外鞘管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在使用时,方便操作,且导引管不会从外鞘管内部脱落,导引管和外鞘管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另外,设置弹性卡扣,在将导引管从外鞘管中抽出时,只需要按一下弹性卡扣即可,方便抽出导引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引管第一端呈尖锥状。其有益效果是,导引管的第一端呈尖锥状不仅方便导引管的伸入和取出,而且有利于引导外鞘管和导引管到达病症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鞘管外壁覆设有导引通道。其有益效果是,便于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将积液、碎石等,通过导引通道导引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引管结构不意图;图3为图1中外鞘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如图所示,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包括外鞘管I和导引管2,导引管第一端201从外鞘管第二端102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101伸出,导引管第二端202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102外,导引管第一端201设有探头3。其有益效果是,临床上通常使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梗阻、上段结石,但是由于输尿管软镜易在膀胱中扭曲,输尿管要顺利到达病灶组织位置非常困难,在本专利技术中,导引管2材质较软,导引管第一端201在行进引导的过程中不容易损伤患者器官组织,导入创伤性较小,降低患者的痛苦;而外鞘管I材质较硬,如此,外鞘管I不容易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弯曲,虽然导引管2材质较软,但是导引管第一端201穿过外鞘管I内部并从外鞘管第一端101伸出的部分较短,所以,即使导引管2材质较软,导引管第一端201也不容易偏移行进路径,如此,导引管2伸出的导引管第一端201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导引管第一端201上的探头3,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能够对外鞘管I和导引管2行进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环境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位,导引管第一端201能够借助探头3提供的信息,引导外鞘管I和导引管2整体顺利到达病症位置,具有良好的推进性,确保本专利技术准确置入到病症位置,避免偏移指导行进路径,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终,外鞘管I和导引管2经尿道外□置入,经膀胱、输尿管路径置放外鞘管I和导引管2,然后抽出导引管2,外鞘管I大部分滞留在患者体内,外鞘管I成为输尿管软镜工作通道,输尿管软镜通过外鞘管I能够顺利的到达病症位置,然后进行诊断治疗。为了方便导引管2插入外鞘管I内部,外鞘管第二端102设有引导舌4。其有益效果是,外鞘管第二端102设有引导舌4,便于导引管2从引导舌4插入外鞘管I内部。优选地,导引管第二端202设有弹性卡扣5,引导舌4上设有扣突401,弹性卡扣5和扣突401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导引管第一端201从外鞘管第二端102插入外鞘管I内部并从外鞘管第一端101伸出后,导引管第二端202通过弹性卡扣5以及扣突401与外鞘管I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在使用时,方便操作,且导引管2不会从外鞘管I内部脱落,导引管2和外鞘管I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另外,设置弹性卡扣5,在将导引管2从外鞘管I中抽出时,只需要按一下弹性卡扣5即可,方便抽出导引管2。优选地,导引管第一端201呈尖锥状。其有益效果是,导引管第一端201呈尖锥状不仅方便导引管2的伸入和取出,而且有利于引导外鞘管I和导引管2到达病症位置。优选地,外鞘管I外壁覆设有导引通道103。其有益效果是,便于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将积液、碎石等,通过导引通道103导引出来。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I)和导引管(2),所述导引管第一端(201)从外鞘管第二端(102)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101)伸出,所述导引管第二端(202)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102)外,所述导引管第一端(201)设有探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第二端(102)设有引导舌(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第二端(202)设有弹性卡扣(5),所述引导舌上(4)设有扣突(401),所述弹性卡扣(5)和扣突(401)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第一端(201)呈尖维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I)外壁覆设有导引通道(103)。【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包括外鞘管和导引管,导引管第一端从外鞘管第二端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伸出,导引管第二端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外,导引管第一端设有探头。其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视输尿管软镜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1)和导引管(2),所述导引管第一端(201)从外鞘管第二端(102)插入并从外鞘管第一端(101)伸出,所述导引管第二端(202)滞留在外鞘管第二端(102)外,所述导引管第一端(201)设有探头(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薛波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彬薛波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