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海阳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导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170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进入或流出生物体的体液导管。导管由塑料或橡胶材料经表面电镀或生产导管时填料中掺入银粉、银盐或用银电镀微粒替代部分填料。制成成品。用于生物体输液导尿、导流、鼻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止长时间保留导管,往往并发上皮细胞沿导管向体内生长而引起的炎性浸润作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管属于化工产品。一种供进入或流出生物体的体液导流用品。常用于人体输液、导尿、创口引流、鼻饲等多用途特种导管。本专利技术提出以前,已有的导流制品在临床使用中,常引起并发感染。以导尿为例,长期使用导尿管的病人往往于20年内死于因上皮细胞沿导管向体内生长引起的感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管具有杀菌和防止上皮细胞沿导管生长,引起感染的特点。克服了已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即只能连续使用2个月,而本专利技术的新材料可使用3~5年。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可通过如下方案用塑料或橡胶,用硅橡胶最宜,制成导管在橡胶或塑料导管表面镀银;用银粉代替部分填料;用颗粒范围为0.5~100μm的硅胶镀银代替部分填料;填料中的部分黑、白碳黑镀银;用卤化银代替部分填料;用蛋白银代替部分填料。以上方法中使银含量占塑料或橡胶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至百分之一。对以上各种方案可采取去油、敏化、活化、还原、化学镀复、镀银、浸亮、去黄膜、化学纯化等9个连续步骤,达到镀银的目的。以便导管在使用中解析的银离子有足够的浓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材料去油碳酸钠20克/升,磷酸钠10克/升,硅酸钠3克/升,溶液温度为40~50℃。将材料置于容器中浸润,并搅拌。也可以用超声波振动清洗法。材料去油后用温水清洗,40~60℃烘干。二、敏化处理将烘干材料放入氯化亚锡10克/升,盐酸40毫升/升的氯化亚锡溶液中处理。也可以在二氯化锡醇溶液中处理。即以10克二氯化锡溶在一升酒精中。材料经18~25℃,3~10分钟可处理好。三、活化处理硝酸银1~1.5克蒸馏水100ml,18~25℃,3~5分钟,40~50℃烘干。也可以用氯化钯0.3~0.6克/升。四、还原处理材料在30克/升次亚磷酸钠的溶液中处理2~3分钟。五、化学镀复硝酸银4~5克,氢氧化钾5克,25%氢氧化氨适量,不断搅拌,等混浊消失为止,防止过量,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还原剂用葡萄糖80~90克/升。银氨液与还原液之比为20∶1。室温下10~15分钟后取出材料,用蒸馏水洗干净。六、镀银0.3A/分米2,镀后用冷水洗净。七、浸亮用三氯化铬75~80克/升,氯化钠10~14克/升配成溶液,室温下15~20秒浸亮,再用清水洗净。八、去黄膜25%氨水∶水=1∶4浸15~20秒。黄膜去尽为止,冷水冲洗。九、化学钝化在重铬酸钾10克/升、硝酸12毫升/升中浸20~30秒,再用冷水洗后烘干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体,输液、导尿、创口引流、鼻饲等多用途特种导管。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是用橡胶或塑料在其填料中掺入银粉、银盐或用镀银微粒替代部分填料,或在制成的导管表面镀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体,输液、导尿、创口引流、鼻饲等多用途特种导管。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用橡胶或塑料在其填料中掺入银粉、银盐或用镀银微粒替代部分填料,或在制成的导管表面镀银。2.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本发明是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管、表面镀银而成。3.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本发明在橡胶或塑料制备导管时,用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阳王太行
申请(专利权)人:冯海阳王太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