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长庆专利>正文

超薄面料丝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53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7:43
超薄面料丝印机,涉及一种印刷机械。包括机架、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印刷机构、针取式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印刷位、收料位,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印刷位、收料位的下方,在机架上设置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所述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设有偏心凸轮的从动齿轮、齿条,主动齿轮固定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齿条固定在针取式机械手装置上,齿条与从动齿轮啮合,印刷机构与从动齿轮通过偏心凸轮从动连接。本设备实现了超薄型面料的自动补料、自动分离加料及自动印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降低操作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薄型旅游拖鞋成品及半成品、擦鞋布、擦眼镜布、无纺布面料及其它丝织面料的全自动印刷机。
技术介绍
超薄型旅游拖鞋成品及半成品、擦鞋布、擦眼镜布等面料印刷过程中放料都是由手工完成,现有全自动印刷机因面料厚度过薄无法实现自动上下料、印刷,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面料丝印机。本技术包括机架、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印刷机构、针取式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印刷位、收料位,所述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收料位的下方,所述印刷机构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的上方,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收料位远离所述印刷机构的一侧,在所述机架上设置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所述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设有偏心凸轮的从动齿轮、齿条,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印刷机构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偏心凸轮从动连接。本技术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装置、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块、导轨,所述导轨竖向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印刷装置固定在所述滑块前端面上,所述滑块的后端面与所述从动齿轮上的偏心凸轮连接。本技术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通过滑轨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齿条水平固定在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的一侧,所述齿条水平设置,所述齿条啮合在所述从动齿轮的下方。本技术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控制电箱,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本技术在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备用加料装置、备用收料装置,所述备用加料装置、备用收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的一侧。本技术所述的针取式机械手装置包括针取机构,所述针取机构包括面料弹簧压紧装置、抓取针、钩针、抓取针抓放机构,所述面料弹簧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在所述压板上设置至少两排倾斜的针孔,每对所述针孔相互呈外“八”字组合设置,所述抓取针分别穿置在所述针孔内,所述抓取针抓放机构包括一对动力杆,在所述动力杆径向上连接若干传动连杆,各所述传动连杆的一个端部固定在所述动力杆上,各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抓取针的一端对应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中部设置一排竖向针孔,所述钩针竖向固定在所述竖向针孔内。本技术工作时,操作员只需将冲切开的叠装面料放入加料仓,按下自动按钮,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将仓中的面料上推至工作位后开始印刷,印刷结束后,针式机械手装置抓取住这张印刷好的面料后向前拖移一个工位,然后放下面料,回原工作位继续等待抓取面料,而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在被机械手抓取走一张面料后会根据设定的面料厚度自动补料进印刷位,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在收取一张面料后会根据面料厚度自动下降一张面料的厚度,周而复始。左侧的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装满后机器自动切换右侧的备用收料装置入工作位,同样左侧的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全部加完料时也会切换右侧的备用加料装置入工作位,实现了加料、取料的不停机操作。当所有加料仓中的面料低于指定数量时,机器报警提醒操作员放入新的面料入仓,当所有收料仓快装满时,机器也会报警提醒操作员取出印刷好的面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1、加入定量升降式加料仓、收料仓,能根据面料厚度实现自动实现补料、取料;2、使用步进电机及齿轮控制针取式机械手装置移位距离和印刷机构的升降高度;3、针取式机械手装置和印刷机构之间使用偏心凸轮结构传动,保证了机械手和印刷机动作的一致性且永不可能出现干涉的情况;4、采用至少2排针对称相对扩张式抓取,抓取可靠同时能不损伤面料,可靠性大大增强;5、机械手采用弹簧式阻尼结构固定,从而保证能保证机械手与面料之间的柔性接触;6、采用直接底部供料式设计,避免了传统移位式供料造成的印刷面料定位不准的问题。其实现了超薄型面料的自动补料、自动分离加料及自动印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降低操作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位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立体图;图4位本技术针取式机械手装置针取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本超薄面料丝印机,包括机架1、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2、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3、印刷机构4、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控制电箱6,控制电箱6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上设有工作平台7,工作平台7上设置印刷位8、收料位9,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2、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3分别对应设置在印刷位8、收料位9的下方,印刷机构4对应设置在印刷位8的上方,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对应设置在收料位9远离印刷机构4的一侧,在机架1上设置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10,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10包括步进电机11、主动齿轮12、设有偏心凸轮31的从动齿轮13、齿条14,主动齿轮12固定在步进电机11的输出端,步进电机11通过支撑板15固定在机架11上,从动齿轮13连接在支撑板15上,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啮合,齿条14固定在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上,齿条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印刷机构4与从动齿轮13通过偏心凸轮31从动连接。其中,印刷机构4包括印刷装置16、导向机构17,导向机构17包括滑块18、导轨19,导轨19竖向固定在工作平台7上,滑块18滑动配合在导轨19上,印刷装置16固定在滑块18前端面上,滑块18的后端面与从动齿轮13上的偏心凸轮31连接。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通过滑轨20连接在工作平台7上,齿条14水平固定在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的一侧,齿条14水平设置,齿条14啮合在从动齿轮13的下方。进一步的,在机架1的一侧设置备用加料装置21、备用收料装置22,备用加料装置21、备用收料装置22分别对应设置在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2、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3的一侧。如图4所示,针取式机械手装置5包括针取机构23,针取机构23包括面料弹簧压紧装置24、抓取针25、钩针31、抓取针抓放机构26,面料弹簧压紧装置24包括压板27,在压板27上设置至少两排倾斜的针孔28,每对针孔28相互呈外“八”字组合设置,抓取针25分别穿置在针孔28内,抓取针抓放机构26包括一对动力杆29,在动力杆29径向上连接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薄面料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印刷机构、针取式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印刷位、收料位,所述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收料位的下方,所述印刷机构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的上方,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收料位远离所述印刷机构的一侧,在所述机架上设置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所述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设有偏心凸轮的从动齿轮、齿条,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印刷机构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偏心凸轮从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面料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
置、印刷机构、针取式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印刷位、
收料位,所述定量升降式加料装置、定量升降式收料装置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收料
位的下方,所述印刷机构对应设置在所述印刷位的上方,所述针取式机械手装置对应设置
在所述收料位远离所述印刷机构的一侧,在所述机架上设置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所述
印刷、抓取同步动力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设有偏心凸轮的从动齿轮、齿条,所述主
动齿轮固定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
从动齿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
针取式机械手装置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印刷机构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
偏心凸轮从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面料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装置、导
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块、导轨,所述导轨竖向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滑块滑
动配合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印刷装置固定在所述滑块前端面上,所述滑块的后端面与所述
从动齿轮上的偏心凸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长庆
申请(专利权)人:佘长庆崔汶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