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京镇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的可逆静脉树脂注射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89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的可逆静脉树脂注射针装置,通过将金属针保护在树脂针装置(1)的圆柱体(8)内或连接器(32)内来为了防止通过金属针(7)的病毒对病人的感染,当输血或注射药液到病人的静脉时,通过连结到注射调节器(14)的注射管,使注射容器(13)和树脂针装置(1)的一侧连接起来,保护金属针(7)在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2′)内或有保护性的圆柱体(40)内以便使之与外面隔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的可逆静脉树脂注射针,它设计出来是为了输血或静脉注射,内衬有金属针,为树脂注射针刺穿静脉时不会丢弃它。目前,示于图26的一般使用的静脉树脂针和金属针80一起穿进静脉,在移走金属针80之后,连接到夹套82上部注射管的连接器上。因为静脉树脂管81连接到夹套82上,然后,在从静脉移走金属针80之后,立刻连接到注射管上。这种方法有缺点,在进行连接操作时通过树脂管从静脉渗漏血液。连接过程不但不方便,而且也不经济,因为金属针80被移去,当管穿刺同一病人的别处静脉时,树脂管将以一个新的来代替。因为在作连接到注射管的操作时,暴露的金属针80可以变成穿刺伤口的根源,可以感染别的病毒。尤其是,作为注射的结果,注射到未知的艾滋病病人的静脉中,从静脉取出金属针,这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会使管理人员感染艾滋病毒。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首先,使用金属针/树脂管,通过简单地向后移动金属针以清理树脂管通道使输血或注射操作得更快。其次,要使金属针/树脂管连续地穿刺到另一处的静脉,仅通过将金属针移回到树脂管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用新的树脂管。第三,提供给所有有关人员如医生,护士,等等免于感染的一次性使用的可逆静脉树脂针,它排除了由于暴露的金属针造成穿刺伤口的根源。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得静脉注射更为容易,可以重复地从同一病人的一处静脉移动到另一处而不必采用新的树脂针装置,同时具有防止病人和接触针的人感染病毒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使用中的本专利技术可逆静脉树脂注射针装置的总体图(实例1)图2本专利技术分解部件图(实例1)图3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针的截面图(实例1)图4当金属针处于本专利技术的向后位置时注射液供应流道的截面图(实例1)图5本专利技术的静脉树脂注射针在操作中的截面图(实例1)图6本专利技术的圆柱体截面图(实例1)图7本专利技术图3的A-A截面8本专利技术图3的B-B截面9本专利技术图4中部分A的放大10本专利技术内部部件分解图(实例2)图11在金属针后退之后,实例2的截面图(实例2)图12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截面图(实例2)图13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截面图(实例3)图14金属针后退之后,本专利技术实例3的截面15本专利技术的实例4在使用中的总体16本专利技术连接圆柱体薄膜保护物的分解图(实例4)图17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截面图(实例4)图18金属针后退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4的截面19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截面图(实例5)图20金属针后退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5的截面21本专利技术的实例6在使用中的总体22本专利技术的实例6的分解23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的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的截面(实例5)图24金属针后退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6的截面25金属针处于推进位置的本专利技术已装配的树脂注射针的截面图(实例7)图26通常的树脂注射针截面中用数字标示的各部件的说明1树脂注射针装置2,2′圆柱形薄膜保护物3输血管连接器4活塞4a注射液通过孔5连接杆6球形捏手7金属针8圆柱体8a,8b凹形槽沟9树脂管10滑槽10a,10b锁档11针孔12注射液供应孔13注射液容器14注射液调节器15注射管16连接器17三角形腔18排气孔10挠性管21,22,23,24突起部25制动子30树脂圆柱体31,33弹性体32连接器34针圆柱体36盖40防护的圆柱体41小通道42阴螺母43内圆柱体44阳螺母45柱塞46橡胶盖下面结合每一张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1图1至9对本专利技术的实例1作说明。注射管15与注射容器13连接,注射调节器14安装在注射管15的上部,连接器16是与注射管15的下端相连接。透明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的上端紧靠着并固定到输血管连接器3,连接器16插进连接器3,圆柱形保护物2的下端紧靠着并固定于从注射供应孔12的外边至圆柱体8的下端处,固定长度的树脂管9安装在圆柱体8的下端。而且,三角形腔17安装在圆柱体8的下端,当金属针7达到最低行程点时,在金属针7上打的排气孔18使金属针7位于三角形腔17的下端。圆柱体是由半透明材料的透明体做成的。从圆柱体一较上部至较下部安置一滑槽10,然后在较上部设置一突起部或锁档10a,在较下部设置另一锁档10b。在圆柱体8和树脂管9的连接处垂直安置一注射供应孔12,然后安置一针孔11使金属针7从该连接处的中心通过。活塞4固定在透明圆柱形薄膜保护物的中心上,在圆柱体8内上下移动并固定到金属针7上。在活塞4的两边上作成两个注射穿过孔4a后,从圆柱体外边通过滑槽10将球形捏手6的连接杆5安装到活塞4上。透明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固定到活塞4的外边,使两者变成一个部件。现在就本专利技术实例1的操作与效果详细说明如下从注射管15到输血管连接器3插入连接器16之后,松开注射调节器14,使注射容器13内的血或注射液流动。然后,在注射容器13内的血或注射液可以通过注射调节器14和注射管15供应到圆柱体8内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这时,如图3所示,活塞4位于圆柱体8的下部,金属针7在树脂管9最低端部伸出1-2毫米。同时握住圆柱体8和球形捏手6,穿刺金属针7到所希望地点的静脉,然后静脉中的血通过金属针7倒流。通过观看血液的倒流,可以确住金属针7是正确地刺进了静脉。如图4和5所示,握住球形捏手6,并向C的方向移动,连接杆5推活塞4沿滑槽10向上运动。当金属针7位于树脂管内时,因为树脂管被金属针7堵塞,注射液的供应通过金属针7进行。在滑槽10的锁档10a处,连接杆5向上移动直至顶部,这是活塞4的向上行程点。在这点,金属针7的端部位于针孔11处,在圆柱体8内的注射液通过注射供应孔12和树脂管9注射到静脉。树脂针装置1的三角形腔17由注射供应孔12和圆柱体8供应血或注射液。供应到三角形腔17的血或注射液可输到静脉,不允许在腔17中的空气流入静脉,空气通过排气孔18排出,排气孔是由激光束或研磨机很好地加工出来。现在,注射液通过注射管15供应到圆柱体8内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然后,血或注射液通过活塞4的注射通过孔4a向下流动,因为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是固定在圆柱体8的上部和下部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的长度大约是圆柱体8长度的两倍,当活塞4上下移动时,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像波纹管一样折叠起来。使用树脂注射针装置1,为了连续输血,树脂注射针装置1要从一处静脉到另一处静脉重新安置位置。用注射调节器14使血或注射液停止供应,在树脂管9从静脉移走向着D方向移动球形捏手。然后,连接杆5通过克服滑槽10的锁档10b的阻力推动活塞4向下至行程的最低点,使金属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回到原来位置的金属针7就可以在同一病人不同的静脉处输血。所以,当需要对一个病人进行连续注射时,树脂注射针装置1就可以从同一病人的一处静脉到另一处静脉迅速地和连续地进行注射而不必丢弃树脂注射针装置1。因为设在圆柱体8内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是从外面封闭,活塞4被覆盖并固定于保护物2,这就防止了病毒从外边渗入,甚至当活塞4运动时也是这样。活塞4的行程的最上点和最下点是由滑槽10的锁档10a,10b确定的,金属针7的运动位置也由行程来确定,金属针7通过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与外面隔离,金属针7在从管9移动之后可以退回和伸出树脂管9。因此,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静脉树脂注射针装置;其中插入了注射管(15)的连接器(16)的输血管连接器(3);固定到圆柱体(8)内的上部和下部的圆柱形薄膜保护物)内的上部和下部;活塞(4),固定到前述圆柱形薄膜保护物(2)上,金属针(7)向下伸出,球形捏手6由连接杆(5)与之联接;一次性使用的可逆静脉树脂注射针装置的特征是上述活塞(4)上下移动和由圆柱体(8)构成,树脂管(9)在其中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京镇宋荣植宋祯植宋仲植
申请(专利权)人:宋京镇宋荣植宋祯植宋仲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