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京镇专利>正文

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和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159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和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包括:分流管,在船体的下部沿长方向设置,并从船头侧流入的水喷出到船尾侧;推进装置,下端在360度范围内可旋转地连接于分流管的船尾侧末端部,并可从侧方喷出水;操舵装置,可旋转地结合于推进装置的船尾侧末端部,并通过从外部施加的旋转力可任意方向旋转推进装置;分流管包括:主管,配置于船体船头侧的下部中心线,并朝船体的船头侧方向开放形成入水口;左侧分歧管道,从主管分歧出来朝船体的船尾方向沿船体的左侧船壁的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右侧分歧管道,从主管分歧出来朝船体的船尾方向沿船体的右侧船壁的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多个方向转换部,连接于左侧分歧管道及右侧分歧管道,并沿船体的船壁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并通过喷出流入到左侧分歧管道及右侧分歧管道的海水来转换船体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通过快速喷出流入到军舰和所有船舶的船头的海水,使军舰和船舶可以前进及转换方向,更详细而言,涉及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的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能提高军舰和船舶的机动性的同时,由于节约更多燃料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可以实现环保军舰和船舶以及提高靠岸时的便利性与稳定性,并且由于价格低廉、且方便修理可适用于军舰、船舶、旧船、渔船、油船等各种目前航运中的所有船舶以及所有类似船舶。
技术介绍
通常,船舶或军舰等根据使其移动的原动力而分为棹船、帆船(风力)、汽船(以煤炭、石油为燃料的机械力)、原子动力船(由核燃料的机械力),现有汽船不考虑种类而指通过所有的机械动力推进的动力船,狭义的汽船是指具有通过蒸汽动作的往复移动发动机或蒸汽涡轮发动机的船,具有汽油发动机、吸气发动机、热球式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内燃机船则称作机船。除上述两种之外,还有电气推进船,其根据发电机而分为柴油电气推进船和涡轮电气推进船两种。原子动力船是现使用核燃料来产生蒸汽,并通过该蒸汽旋转蒸汽涡轮的汽船。使用高温高压气体来代替蒸汽的气体涡轮船除一部分的高速特殊船之外,还尚未普及。按照推进器,最初的汽船是水车式的明轮船,而现在主要使用螺旋推进器船。在小型船中螺旋推进器的翼片为3个,在一般船中螺旋推进器的翼片为4个,但是,在最近的大型1轴船中,主要使用翼片为5个的螺旋推进器。根据螺旋推进器的轴的数量,具有1轴船、2轴船、3轴船、4轴船。过去,原则上是一个推进器有一个轴,但也有两个推进器一个轴的情况。小型船还有可变间距的螺旋推进器船,其通过将推进器的旋转方向定为相同方向,而转换翼片的角度,从而改变螺旋推进器的螺距,而能够使船前进、停止及后退。螺旋推进器(screw propeller)通常为具有3?7个翼片的推进器,翼片的螺纹面推开水,船接收利用推开水时产生的反动力产生的推力来前进,作为通常的军舰和船舶的推进及方向转换装置有单一螺旋推进器的定螺距推进器(FPP:Fixed Pitch Propeller)、可调螺距推进器(CPP: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和复合推进器(compoundpropeller)的上半旋转推进器(CRP)、串联推进器(Tandem propeller)等推进装置。如上所述现有军舰和船舶的推进装置的螺旋推进器按照军舰和船舶的高速化及大型化发展,但是由于军舰和船舶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气穴现象(Cavitat1n)而产生振动以及噪音,所述气穴现象(Cavitat1n)是指,负载高的螺旋推进器以超过一定旋转数的转速旋转时产生的现象,换句而言,是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而可看见被水蒸汽或空气填充的气泡并使其生长的现象。所述现有通常的军舰和船舶的推进装置的螺旋推进器,当负载高时容易产生气穴现象而降低推进效率,引发军舰和船舶的振动及噪音,由于翼片的侵蚀和弯曲而影响军舰和船舶的航行,而且,为了整备推进装置,即便是在危机状况下,需在军舰和船舶停泊的状态下进行整备,因此操作效率降低。而且,当为螺旋推进器时船速上限为35.0海里/小时,当船速超过35.0海里/小时时,会增加振动及噪音,因此,除紧急状况外,几乎不会航行。因此,当快速船、消防船、救护船、警备船以及巡视船等军舰及船舶在紧急状况下需要快速性和机动性等时,由于产生气穴现象而不能发挥军舰和船舶的诸多功能。而且,现有螺旋军舰和船舶在行驶方向上接近要发生冲撞的物体时,难以快速旋转及急停,当大型军舰或船舶停靠在港口时,由于相较于旋转半径小的军舰和船舶非常大,因此,需要依靠旋转半径相对小的船舶(引导船)才能停泊。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提出过通过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6719号改善的船舶推进装置。但所述船舶推进装置,由于在引导管内部通过轴承支撑螺旋推进器螺旋桨,因此存在作用于引导管的负荷加重,且引导管的结构稳定大大降低的问题,用于获取船舶的方向转换与推进力,引导管一端结合于在船舶的底部可旋转地结合的操舵管,并以吊挂的形态构成,在引导管内部螺旋推进器螺旋桨与第三轴通过轴承形成卷曲的状态,在引导管内部螺旋推进器螺旋桨与第三轴根据轴承形成卷曲的状态,因此作用于所述引导管整体的负荷会加重。因此,存在所述引导管与操舵管的连接部位易发生变形或破损而引起结构上的缺点,并由于在引导管长时间累积疲劳负荷,会大大降低结构的稳定性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提出过通过韩国授权专利第10-0956719号改善的船舶推进 目.ο但所述船舶推进装置,由于引导管的旋转被限制,因此,要将船舶倒退时,需要使螺旋推进器的螺旋桨反方向旋转,因此需要另外具备齿轮转换装置,所以,具有结构复杂而难以维修、且耗费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能提高军舰与船舶的机动性的同时,由于节约更多燃料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环保军舰和船舶以及提高靠岸时的便利性与稳定性,并由于价格低廉、且方便维修能适用于军舰和船舶以及旧船、渔船、油船等现有航运中的所有船舶以及类似的所有船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根据螺旋推进器的螺旋桨的旋转吸入船头的海水同时,船头侧的海水随着船舶的前进推进到螺旋推进器的螺旋桨侧,并把分流管的主管强力紧贴于船舶的外壁面,从而防止噪音与振动,实现节省燃料。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通过形成为分流管的主管直径大于船头的取水口的直径,从而降低送水时产生的摩擦,并防止噪音与震动,实现节省燃料。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当强力驱动船尾侧的推进装置的螺旋推进器螺旋桨时,能切断空穴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该装置由于可高速航海,当适用于军舰时,能贡献于国家安保,并适用于商船时,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军舰与船舶的推进以及方向转换装置,包括:分流管,在船体的下部沿长方向设置,并从船头侧流入的水喷出到船尾侧;推进装置,下端在360度范围内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于分流管的船尾侧末端部,并可从侧方喷出水;操舵装置,可旋转地结合于推进装置的船尾侧末端部,并通过从外部施加的旋转力可任意方向旋转推进装置;分流管包括:主管,配置于船体船头侧的下部中心线,并朝船体的船头侧方向开放形成入水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于左右船壁的外壁海水面线的下部的军舰和船舶的推进及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管,在船体的下部沿长方向设置,并将从船头侧流入的水喷出到船尾侧;推进装置,下端在预定范围内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分流管的船尾侧末端部,并从侧方喷出水;以及操舵装置,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推进装置的船尾侧末端部,并通过从外部施加的旋转力可任意方向旋转所述推进装置,所述分流管包括:主管,配置于船体船头侧的下部中心线,并朝所述船体的船头侧方向开放形成入水口;左侧分歧管道,从所述主管分歧出来朝所述船体的船尾方向沿船体的左侧船壁的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右侧分歧管道,从所述主管分歧出来朝所述船体的船尾方向沿所述船体的右侧船壁的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以及多个方向转换部,连接于所述左侧分歧管道及所述右侧分歧管道,并沿所述船体的船壁外壁配置于海水面线的下部,通过喷出流入到所述左侧分歧管道及所述右侧分歧管道的海水来转换船体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京镇宋荣植宋愿起宋愿灿宋仲植宋仁井蔡济完蔡宪
申请(专利权)人:宋京镇宋荣植宋愿起宋愿灿宋仲植宋仁井蔡济完蔡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