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索道运输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吊鞍。
技术介绍
目前,索道运输系统中的轨索车多为通过缆索作为支承,车体夹固在钢丝绳上随钢绳移动,然而,这种轨索车的承载力不大,并且,支承缆索的吊鞍几乎起承担起轨索车及钢绳的全部重力,为此,吊鞍及相关的轮组的体积须做得较庞大,随之,其重量也增加,吊鞍的材料成本以及安装难度也增加。后来,有人研发一种空中客车系统,利用张紧的钢丝绳作为轨道的一部分,并且在钢丝绳上扣钢轨,为了使客车高速、平稳的行驶,材料消耗非常巨大,从经济角度考虑,不适合不要求高速、非远距离的人员、货物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吊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鞍因其体积大,重量大而导致的吊鞍材料成本高以及安装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包括一鞍体,所述鞍体上设置有轨索座、与支撑系统连接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鞍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轨索座,所述轨索座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的凹槽以及连接于所述凹槽两侧边的箍紧罩,所述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向顶部倾斜,所述轨索座的两侧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鞍,用于索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鞍体,所述鞍体上设置有轨索座、与支撑系统连接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轨索车牵引绳的托辊;所述鞍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轨索座,所述轨索座的顶端开设有用于穿过轨索的凹槽以及连接于所述凹槽两侧边的箍紧罩,所述凹槽两侧的壁体由壁体底部向顶部倾斜,所述轨索座的两侧面均具有供轨索车轮组经过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顶部与所述凹槽的壁体底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周,张鹏,吴林森,孙富霖,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