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6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一体式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器主体主要包括反应器主体外筒和反应器主体内筒,反应器主体又分为配水区、底层厌氧区、上层厌氧区、气液分离区、外循环单元。通过循环水泵将配水区上部的已配水泵入底层厌氧区,由布水装置进行分散布水,同时两级三相分离器出水循环至配水区,形成外循环以及配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占地面积少,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动力消耗较小,沼气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具体为一体式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厌氧反应器,以厌氧接触池为代表,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体相同,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低,废水在反应器内通常要停留几天到几十天之久,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第二代厌氧反应器,以UASB(升流式污泥床)为代表,依靠颗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离器的截留作用,使污泥在反应器内滞留,实现了SRT>HRT,一定幅度上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但是反应器的传质过程并不理想。为改善传质效果,须提高表面水力负荷和表面产气负荷,从而导致污泥流失,影响处理效果。第三代厌氧反应器,以EGS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和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代表,在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高径比大,占地面积小,有机负荷大大提升,出水回流提升了耐负荷冲击能力。然而对于EGSB,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水栗实现外部出水回流,动力消耗大;对于1C,通过沼气提升实现内循环,动力消耗较小,但是上下内循环管道使得内部结构复杂。上述反应器还存在反应器易腐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式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反应器主体外筒(1‑1)和反应器主体内筒(1‑2),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外筒(1‑1)侧壁的下部由下往上依次设有进水管线(2)、加药管线(3)和测量装置组(4),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外筒(1‑1)的顶部设有沼气处理装置(15),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外筒(1‑1)的内径大于反应器主体内筒(1‑2)的外径;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外筒(1‑1)的高度大于反应器主体内筒(1‑2)的高度;所述的反应器主体内筒(1‑2)的内部由下到上依次为布水装置(5)、一级三相分离器(6)、一级沼气收集管(7)、分离水收集管(9)、二级三相分离器(8)、二级沼气收集管(10)、气液分离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石家杰吕路张炜铭赵昕王林平陈良李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