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585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料口、搅拌辊、出料口,所述箱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与下料口相接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由若干个彼此分隔的进料槽单元组成,所述下料口、出料口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块环形闭合的倾斜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采用茶叶自动拼配装置,确保不同茶叶混合均匀,保持了茶叶风味与品质的稳定,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茶叶成本,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拼配是指为了扬长避短,显优隐次,将几种不同的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保持茶叶风味与品质的稳定,是茶叶生产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茶叶拼配采用传统方法,先称量不同的茶叶,再将茶叶混合,此法不仅耗时耗力,往往存在茶叶混合不均匀现象,严重影响茶叶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料口、搅拌辊、出料口,所述箱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与下料口相接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由若干个彼此分隔的进料槽单元组成。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出料口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块环形闭合的倾斜挡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辊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部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单元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设于箱体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采用茶叶自动拼配装置,确保不同茶叶混合均匀,保持了茶叶风味与品质的稳定,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茶叶成本,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下料口,3-搅拌辊,4-出料口,5-进料槽,6-进料槽单元,7-倾斜挡板,8-转轴,9-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料口2、搅拌辊3、出料口4,所述箱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与下料口相接的进料槽5,所述进料槽由若干个彼此分隔的进料槽单元6组成。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料口、出料口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块环形闭合的倾斜挡板7。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辊包括转轴8,所述转轴的周部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搅拌杆9。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槽单元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设于箱体的底部。
具体实施过程:
关闭出料口,将不同的茶叶分别装入进料槽的进料槽单元中,启动搅拌辊,打开进料槽,茶叶按所设定的不同流速(即茶叶配比)落入下料口,经下料口落入旋转的搅拌辊上,经搅拌辊充分搅拌后落入出料口,搅拌结束后,关闭进料槽,停止搅拌辊旋转,打开出料口,收集拼配均匀的茶叶。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料口、搅拌辊、出料口,所述箱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与下料口相接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由若干个彼此分隔的进料槽单元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料口、搅拌辊、出料口,所述箱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与下料口相接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由若干个彼此分隔的进料槽单元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拼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出料口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块环形闭合的倾斜挡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江华贾小丽李远华李国平康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