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0573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其具体养殖步骤如下:首先在距池底15-30cm处铺设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金属孔直径小于2cm;将排水泵放在池底不锈钢网下侧,排水泵和过滤池、消毒池依次连接,最后消毒池和进水池连接,进水池将水输送到养殖池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养殖池底部放置了不锈钢网,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泵,不锈钢网可以将泥鳅和排水泵隔开,降低了泥鳅因靠近排水泵而产生的伤亡,提高了泥鳅的成活率,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养殖池内还养殖有小虾,小虾可以作为泥鳅的饵料,为泥鳅增加微量元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是一种淡水性小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泥鳅被称为“水中人参”,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野生人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人们逐渐开始人工养殖。但是现有人工养殖方法简单,泥鳅养殖时间长,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其具体养殖步骤如下:
(1)首先在距池底15-30cm处铺设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金属孔直径小于2cm;
(2)将排水泵放在池底不锈钢网下侧,排水泵和过滤池、消毒池依次连接,最后消毒池和进水池连接,进水池将水输送到养殖池内;
(3)养殖池内水进行晾晒后,将鱼苗放入养殖池内,并同时放入小虾,为泥鳅提供微量元素,定期对鱼苗进行喂食,鱼苗期一天一次,成鱼期2天一次,每10天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一半,便于泥鳅适应环境,降低死亡率;
(4)每天要清除残饵,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饲养后期,每周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模的泥鳅取出,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养鱼池,为泥鳅成长提供健康环境;
(5)当泥鳅成熟时,直接拉起不锈钢网,对泥鳅进行捕捞。
所述步骤(3)喂食时,饲料为虾粉、动物内脏、猪血粉、蚕蛹粉,米糠、豆饼、麦麸组成,鱼苗饲料配比为虾粉12%、动物内脏5%、猪血粉5%、蚕蛹粉8%,米糠50%、豆饼10%、麦麸10%,成鱼饲料配比为:虾粉5%、动物内脏5%、猪血粉3%、蚕蛹粉2%,米糠60%、豆饼18%、麦麸12%。
所述养鱼池为循环养鱼池。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养鱼池为循环养鱼池,养鱼更换的水通过过滤、消毒还可以在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原水处理使用,也降低了泥鳅对水的排斥,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本专利技术在养殖池底部放置了不锈钢网,养殖池底部设有排水泵,不锈钢网可以将泥鳅和排水泵隔开,降低了泥鳅因靠近排水泵而产生的伤亡,提高了泥鳅的成活率,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中的养殖池内还养殖有小虾,小虾可以作为泥鳅的饵料,为泥鳅增加微量元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殖池结构示意图。
如图,养殖池-1、不锈钢网-2、排水泵-3、过滤池-4、消毒池-5、进水池-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其具体养殖步骤如下:
首先在距池底15-30cm处铺设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金属孔直径小于2cm;将排水泵放在池底不锈钢网下侧,排水泵和过滤池、消毒池依次连接,最后消毒池和进水池连接,进水池将水输送到养殖池内;养殖池内水进行晾晒后,将鱼苗放入养殖池内,并同时放入小虾,为泥鳅提供微量元素,定期对鱼苗进行喂食,鱼苗期一天一次,成鱼期2天一次,鱼苗饲料配比为虾粉12%、动物内脏5%、猪血粉5%、蚕蛹粉8%,米糠50%、豆饼10%、麦麸10%,成鱼饲料配比为:虾粉5%、动物内脏5%、猪血粉3%、蚕蛹粉2%,米糠60%、豆饼18%、麦麸12%每10天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一半,便于泥鳅适应环境,降低死亡率;每天要清除残饵,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饲养后期,每周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模的泥鳅取出,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养鱼池,为泥鳅成长提供健康环境;当泥鳅成熟时,直接拉起不锈钢网,对泥鳅进行捕捞。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其具体养殖步骤如下:首先在距池底15‑30cm处铺设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金属孔直径小于2cm;将排水泵放在池底不锈钢网下侧,排水泵和过滤池、消毒池依次连接,最后消毒池和进水池连接,进水池将水输送到养殖池内;养殖池内水进行晾晒后,将鱼苗放入养殖池内,并同时放入小虾,为泥鳅提供微量元素,定期对鱼苗进行喂食,鱼苗期一天一次,成鱼期2天一次,每10天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一半,便于泥鳅适应环境,降低死亡率;每天要清除残饵,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饲养后期,每周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模的泥鳅取出,每隔 15‑20 天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养鱼池,为泥鳅成长提供健康环境;当泥鳅成熟时,直接拉起不锈钢网,对泥鳅进行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高产无公害养殖方法,其具体养殖步骤如下:
首先在距池底15-30cm处铺设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金属孔直径小于2cm;
将排水泵放在池底不锈钢网下侧,排水泵和过滤池、消毒池依次连接,最后消毒池和进水池连接,进水池将水输送到养殖池内;
养殖池内水进行晾晒后,将鱼苗放入养殖池内,并同时放入小虾,为泥鳅提供微量元素,定期对鱼苗进行喂食,鱼苗期一天一次,成鱼期2天一次,每10天更换一次水,每次更换一半,便于泥鳅适应环境,降低死亡率;
每天要清除残饵,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饲养后期,每周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模的泥鳅取出,每隔1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延滨孙学亮崔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振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