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河鲀自古以来就属鱼中珍品,是筵席上美味佳肴,备受人们青睐。东方鲀属共有二十多个种类,适合人工养殖的有四五种,其中海水养殖的有二种,淡水养殖的只有两种,即暗纹东方鲀和弓斑东方鲀。日本六十年代开展了红鳍东方鲀的人工繁育研究,初获成功。七十至九十年代,在河鲀鱼的人工繁育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达到商业化生产的水平。我国长江水系淡水河鲀鱼的人工繁殖研究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主要对海水河鲀鱼的育苗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九十年代才开始对淡水养殖种类暗纹东方鲀的繁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育苗亲本仍靠从长江中捕捞,无法进行全人工繁育控制。河鲀具有溯河产卵回游习性,每年春末夏初性成熟的河鲀,溯江而上,群游入江产卵、在长江产孵期为4-6月,5月为盛产期,每尾雌河鲀怀卵量一般14万-30万粒。过去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渤海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水产资源,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过渡捕捞和洄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亲鱼培育、亲鱼筛选、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工厂化鱼苗培育、室外大规格鱼种培育和苗种运输生产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亲鱼培育、亲鱼筛选、
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工厂化鱼苗培育、室外大规格鱼种培育和苗
种运输生产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亲鱼培育时,培养用的土池面积2000-6000m2,水深在1.2-1.5m;室内温控水
泥池面积为50-80m2,水深在0.6-0.8m,土池采用循环过滤和涡旋气泵增氧,保
证水体溶解氧在5mg/L以上,盐度在10-15‰之间,水温在18-25℃之间,土池
放样量为0.2-0.3kg/m2,水泥池放样量为1.5-2kg/m2,雌雄比例1.5:1,以鲜活
饵料为主,搭配鳗鱼配合饲料,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及营养盐促进河鲀性腺发育,
投喂量为河鲀体重的2-3%,早晚各投喂一次,采用食台投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亲鱼筛选时,选择体格强健、淡化充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作为后备亲鱼,
雌鱼3龄以上,体重750克以上,腹部膨大,泄殖孔微红且松弛;雄鱼2龄以
上,体重450克以上,腹部略松软,用手轻压鱼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人工催产中,根据性腺发育程度不同,注射不同剂量的催产激素,注射催产
LRH-A激素和鲤鱼脑垂体,催产LRH-A激素剂量为8μg,鲤鱼脑垂体1-2个/
尾,分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总剂量的1/4,第二次注射余量,采用背部肌肉注
射或者胸腔注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人
工授精时,擦干亲鱼体表水分,将鱼卵挤干燥光滑容器内,同时迅速将雄鱼精
液挤于卵子上,用软毛刷轻轻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混合,再加清水搅拌,静
置2-3分钟后,换水2-3次,至水清,整个操作过程在30min内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鲀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人工孵化时,受精卵孵化方式主要采用孵化桶流水孵化和粘卵板静水孵化,
孵化桶流水孵化:用尼龙筛绢网缝制成圆锥形,网眼尺寸为250μm,直径60cm,
高度80cm,底部呈漏斗状,安置在水泥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杰,桂建芳,刘家寿,周莉,王忠卫,王齐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钟杰,桂建芳,刘家寿,周莉,王忠卫,王齐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