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预制桩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该端截面呈“凸”字形结构,预制桩本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法兰盘,该端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法兰盘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相适配;第一连接法兰盘的外周径向开设有第一卡环槽,第二连接法兰盘轴向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上在所述第一卡环槽的对应位置上径向开设有第二卡环槽,卡环置于由第一卡环槽和第二卡环槽构成的卡环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基桩承载能力强,连接方便且能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接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
,尤其指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
技术介绍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在桩基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锚浆等措施将预制桩一节一节拼接,形成一根整的基桩。
目前,预制桩接桩最主要的形式是焊接连接,将下节桩沉桩至离地面1m左右的位置,将上节桩吊装至下节桩上,调整后开始施焊,每个接头焊接时间约为40分钟左右,整个桩身在地层中滞留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沉桩困难,甚至达不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另外,沉桩现场一般均为露天作业,在接头施焊时,受到雨、风的影响,焊缝质量不易保证,给接桩埋下隐患,也会直接影响桩基的质量;风雨较大时,不能施工,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率。
另外国内使用比较多的预制桩机械连接多数是利用钢筋主筋接头进行连接,使构件连接后抗拔性能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抗弯性能大幅降低,当桩身弯矩较大时,由于接头部分不是整体受力,接头处受力只有桩身最下边部分钢筋受力,接头性能不能满足等同桩身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基本原则,限制了机械接头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基桩承载能力强,能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接桩的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预制桩本体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该端截面呈“凸”字形结构,预制桩本体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法兰盘,该端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法兰盘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相适配;第一连接法兰盘的外周径向开设有第一卡环槽,第二连接法兰盘轴向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该环形挡圈上在所述第一卡环槽的对应位置上径向开设有第二卡环槽,卡环置于由第一卡环槽和第二卡环槽构成的卡环腔内。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卡环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设置有缺口。
上述的卡环为弧形结构的卡环片构成的环形结构。
上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上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倒角。
上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为平板结构。
上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上外周边沿轴向延伸环形挡边,该环形挡边内形成与所述预制桩本体端部相适配的凹腔。
上述的第二连接法兰盘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上述的第二连接法兰盘的环形挡圈的内周设置有第二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桩用于地基处理,产品质量好,施工质量可靠;充分考虑地基处理用桩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与第二连接法兰盘形成截面分别呈“凸”字形结构和“凹”字形结构的两端,并通过径向设置第一卡环槽和第二卡环槽,并在第一卡环槽和第二卡环槽构成的卡环腔内设置卡环从而完成上下桩之间的连接,其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现场快速接桩,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不需要在现场焊接,减少大气污染及电焊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连接法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
图标号说明:预制桩本体1、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一卡环槽2a、环形挡边21、凹腔21a、第一连接孔22、第一倒角23、第二连接法兰盘3、第二卡环槽3a、环形挡圈31、第二连接孔32、第二倒角33、卡环4、缺口4a、卡环片41。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1,预制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2,该端截面呈“凸”字形结构,预制桩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法兰盘3,该端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适配;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外周径向开设有第一卡环槽2a,第二连接法兰盘3轴向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31,该环形挡圈31上在所述第一卡环槽2a的对应位置上径向开设有第二卡环槽3a,卡环4置于由第一卡环槽2a和第二卡环槽3a构成的卡环腔内。
实施例中,卡环4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设置有缺口4a。由于设置了缺口4a,使环形结构的卡环4具有弹性;在连接时,先将缺口4a扩大从而使卡环4能够套入第一连接法兰盘2,并进入第一卡环槽2a内,然后向内压缩卡环4,使卡环4完全进入第一卡环槽2a内,再将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相连接;当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连接到位时,即第二卡环槽3a与第一卡环槽2a相对齐时,卡环4由于自身弹性自然外扩从而置于由第一卡环槽2a和第二卡环槽3a构成的卡环腔内,这时,卡环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卡环槽2a内,而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卡环槽3a,从而完成连接。
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法兰盘2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2。
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倒角23。
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法兰盘2为平板结构。
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法兰盘3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
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环形挡圈31的内周设置有第二倒角33。
第一倒角23和第二倒角33的设置,使接桩时,上下节桩的对齐插入更加方便、顺畅。
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预制桩本体1连接时,预制桩本体1中主筋伸入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2内,然后将主筋的端部镦制成扩大头从而将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预制桩本体1固定在一起;同样的,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预制桩本体1连接时,预制桩本体1中主筋伸入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2内,然后将主筋的端部镦制成扩大头从而将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预制桩本体1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分别固定于预制桩本体1的两端。
连接时,预制桩依次连接,即下节桩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上节桩的第二连接法兰盘3配合连接,或者下节桩的的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上节桩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配合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6至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桩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法兰盘2上外周边沿轴向延伸环形挡边21,该环形挡边21内形成与所述预制桩本体1端部相适配的凹腔21a。第二连接法兰盘3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
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预制桩本体1连接时,预制桩本体1的端部嵌入环形挡边21围成的凹腔21a内,同时通过预制桩本体1上主筋与第一连接孔22的配合将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预制桩本体1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卡环4为弧形结构的卡环片41构成的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卡环4安装时,先将各个卡环片41放入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第二卡环槽3a内,待第二连接法兰盘3套入相适配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内后,通过预先在第二卡环槽3a外周开设的通孔,用螺杆或者其它工具将卡环片41相内推,使卡环片41的一部分进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2),该端截面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的预制桩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法兰盘(3),该端截面呈“凹”字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适配;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外周径向开设有第一卡环槽(2a),所述的第二连接法兰盘(3)轴向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31),该环形挡圈(31)上在所述第一卡环槽(2a)的对应位置上径向开设有第二卡环槽(3a),卡环(4)置于由第一卡环槽(2a)和第二卡环槽(3a)构成的卡环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法兰盘(2),该端截面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的预制桩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法兰盘(3),该端截面呈“凹”字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适配;所述的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外周径向开设有第一卡环槽(2a),所述的第二连接法兰盘(3)轴向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31),该环形挡圈(31)上在所述第一卡环槽(2a)的对应位置上径向开设有第二卡环槽(3a),卡环(4)置于由第一卡环槽(2a)和第二卡环槽(3a)构成的卡环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卡环(4)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设置有缺口(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环连接结构的预制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卡环(4)为弧形结构的卡环片(41)构成的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林,张日红,王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