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雾化给药用的压电驱动微喷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928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雾化给药用的压电驱动微喷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将药物雾化后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及装置。其装置包括一面带微喷孔的弹性腔模、安装在弹性腔模另一面的压电陶瓷片、与弹性腔模相连并为弹性模腔提供液体的供液管,由电信号驱动弹性腔模振动,形成的压力波将液体从微喷孔处挤出形成雾化液滴给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MEMS(微型机械电子系统)技术生产出的压电驱动式阵列微喷装置不含有氟利昂等对生态环境有破坏性的抛射剂,同时,雾化颗粒的大小可以靠加工出的微喷孔直径调节,雾化粒子直径分布集中,药物粒子可最大限度地抵达正确的药物吸收部位,提高了雾化给药的药物利用率。该发明专利技术基本解决了现有医用雾化给药装置雾化粒子直径偏大且分布分散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药物雾化后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给药用的压电驱动微喷方法及其装置。研究表明,直径100μm以上的雾粒滞留于鼻,直径60μm以上的雾粒在咽、喉和气管沉积,直径20~60μm的雾粒在支气管沉积,直径3~20μm的雾粒在细支气管沉积。一般来说,1~12μm的雾粒比较适合于雾化肺部吸入治疗,尤其是1~5μm的雾粒最适合于肺部吸入治疗。对于现有的定量定压式气雾器,由于环境温度和抛射剂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抛射剂不能完全被气化,药液的雾化也不完全;另外抛射剂的绝热膨胀会冷却雾化粒子并使雾粒凝结成大雾粒,因此目前定量定压式气雾器的雾化粒子直径比较大,一般为20~50μm,这样大的雾粒很难到达肺部,不利于肺部吸入给药(Sperry;Charles R.Inhalation device.UnitedStates Patent,4852561,1989-08-01)。定量定压式气雾器的雾粒速度一般比较大,速度大的雾粒比较容易撞击到口腔,很难到达肺部,也不利于肺部吸入给药。另外,目前定量定压式气雾器雾化粒子直径分布不够集中,使得雾化给药的药物剂量利用率低,这不仅造成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化给药用的压电驱动微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由电信号驱动弹性腔模振动,形成的压力波将液体从微喷孔处挤出形成雾化液滴给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英刘长庚王晓浩叶雄英王国辉袁松梅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