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8411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通过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隔膜与极片复合粘结起来,先将待粘合的隔膜浸蘸上一层聚合单体溶液;再将待粘合的极片浸蘸上一层交联剂溶液;最后将浸蘸后的隔膜与极片进行直接接触,并施加0.1‑0.5T的压力、加热至50‑100℃,使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将隔膜与极片复合连接起来。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在隔膜或者极片表面进行涂胶的方式,直接将极片与隔膜接触通过交联反应即可实现两者的紧密粘合,且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键能远大于普通粘结剂的粘附强度,极大提高涂层间的粘附性能,使极片与隔膜间的粘合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化学电源,由于其具有镍氢、镍镉、铅酸等电池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同时也被作为动力电池应用于各类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中。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式主要有卷绕式与叠片式,从锂离子电池性能与实际生产两方面来看:卷绕式的优势在于制程容易,叠片式的优势在于电池各方面质量好,为了综合两种工艺的优势,目前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卷绕式叠片电池方面。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微孔隔膜基本上都是聚烯烃类隔膜,不论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类隔膜,其热熔温度以及相对较低的机械性能造成了它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不是很理想,因此人们为了改善聚烯烃隔膜的热稳性以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在原有隔膜基底上附加一层或多层热稳定性更好、机械性能更强的材料,如无机陶瓷材料等,形成有机-无机复合隔膜。为了充分发挥无机涂层的性能以体现其对隔膜安全性能的提升,应有足够量的无机颗粒,然而随着无机颗粒含量的增高,为保证此无机涂层与隔膜之间的粘合性需相应提高粘结剂的含量。目前常用的粘结剂如聚偏氟乙烯PVDF、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PAA等发生粘合作用的原理均是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对于卷绕式叠片电池而言,如将带有无机涂层的隔膜再与电极进行复合,其需要的粘结剂用量应更多。对于制作卷绕式叠片电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实现隔膜与正负极片的粘合固定,对于隔膜与极片的粘合,目前主要方法是先在隔膜上进行涂胶,然后将极片与涂胶隔膜进行热复合达到两者粘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隔膜涂胶方法为涂布法,然而使用涂布的工艺方式很容易造成胶液涂覆不均,而造成隔膜部分区域胶液过多导致的闭孔;另外,由于胶液涂层一般较薄,因此对于涂布工艺的要求非常严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卷绕式叠片电池隔膜与极片的复合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极片复合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在隔膜或者极片表面进行涂胶的方式,直接将极片与隔膜两者接触通过交联反应即可实现紧密粘合,且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键能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极大提高涂层间的粘附性能,使极片与隔膜间的粘合更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传统的于隔膜或者极片表面进行涂胶的方式,直接将极片与隔膜接触通过两者的交联反应实现粘合的复合方法,且本方法可极大提高涂层间的粘附性能,使极片与隔膜间的粘合更牢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其通过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隔膜与极片复合连接起来,其步骤如下:(1)将待粘合的隔膜浸蘸上一层聚合单体溶液;(2)将待粘合的极片浸蘸上一层交联剂溶液;(3)将浸蘸后的隔膜与极片进行直接接触,施加0.1-0.5T的压力、加热至50-100℃,使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将隔膜与极片复合连接起来。进一步方案,所述聚合单体溶液是将聚合单体搅拌分散于溶剂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10%的聚合单体溶液。进一步方案,所述交联剂溶液将交联剂溶解于溶剂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10%的交联剂溶液。进一步方案,所述溶剂为水、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或碳酸酯。进一步方案,所述聚合单体为环氧树脂类、丙烯酸类物质。进一步方案,所述交联剂为聚酰胺、氨基树脂、聚氨酯。本专利技术叠片电池中隔膜与极片之间通过分别浸蘸的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实现隔膜与极片的复合,其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键能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极大提高了涂层间的粘附性能,使极片与隔膜间的粘合更牢固;并且避免了传统的在隔膜或者极片表面进行涂胶的方式进行连接。另外,由于是通过浸蘸的方式粘上聚合单体或交联剂溶液的,从而无需采用涂布等传统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交联反根据不同单体及交联剂,相应的反应条件不同,可以为常温固化或加热。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方法不仅适用于隔膜与正、负极极片的复合,还适用于隔膜与涂层复合、极片与涂层复合等。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将分别在聚合单体和交联剂胶液中浸蘸后的隔膜与极片直接接触通过交联反应实现两者粘合,达到隔膜与极片固定的目的,本方法避免了传统的于隔膜或者极片表面进行涂胶的方式,另外可极大提高涂层间的粘附性能,使极片与隔膜间的粘合更牢固。(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方法是基于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产生的化学键连接,其远远大于常规粘结剂的分子间作用力,且这些交联物质对电池性能无不良影响。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经聚合单体溶液中浸蘸后的隔膜基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经交联剂溶液中浸蘸后的极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聚合单体与交联剂反应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交联反应后的隔膜与极片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隔膜基底;2-聚合单体;3-交联剂;4-交联产物;5-化学键;6-极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5L的合浆机中,加入3L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然后加入100g的环氧树脂进行溶解,搅拌至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将分散好的环氧树脂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然后将隔膜基底以速率为20HZ在环氧树脂的胶液中通过完成浸蘸;如图1所示,聚合单体2粘附在隔膜基底1上;另一合浆机中加入100g的聚酰胺用NMP进行溶解,待分散均匀后,再将极片在聚酰胺的胶液中通过以完成浸蘸;如图2所示,交联剂3粘附在极片6上;将浸蘸后的隔膜与正极极片进行接触并施予0.2T压力,然后通过80℃的烘箱使交联固化反应发生,即实现隔膜与正极极片的复合。如图3、4所示,当两者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与温度时,聚合单体2和交联剂3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交联产物4,即产生化学键5,从而将隔膜基底1和极片6紧密粘接成一体。实施例2:在5L的合浆机中,加入3L的去离子水,然后加入100g的丙烯酸树脂进行溶解,搅拌至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将分散好的丙烯酸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然后将隔膜基底以一定的速率在丙烯酸树脂的胶液中通过完成浸蘸;另一合浆机中加入100g的氨基树脂同样用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待均分散均匀后,再将隔膜基底以一定速率在氨基树脂的胶液中通过以完成浸蘸,然后将浸蘸后的隔膜与负极极片进行接触并施予0.5T压力,然后通过100℃的烘箱使交联固化反应发生,即实现隔膜与负极极片的复合。实施例3:在5L的合浆机中,加入3L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然后加入100g的羟基丙烯酸进行溶解,搅拌至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将分散好的羟基丙烯酸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然后将带有无机涂层的隔膜以一定的速率在羟基丙烯酸的胶液中通过完成浸蘸;另一合浆机中加入100g的聚氨酯同样用NMP进行溶解,待均分散均匀后,再将无机涂层隔膜以一定速率在聚氨酯的胶液中通过以完成浸蘸,然后将浸蘸后的涂层隔膜与正极极片进行接触并施予0.1T压力,然后通过50℃的烘箱并保持10min以上时间使交联固化反应发生,即实现涂层隔膜与正极极片复合。应当指出,对于使本
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是能够实现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的,而这些修改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应该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隔膜与极片复合粘结起来,其步骤如下:(1)将待粘合的隔膜浸蘸上一层聚合单体溶液;(2)将待粘合的极片浸蘸上一层交联剂溶液;(3)将浸蘸后的隔膜与极片进行直接接触,施加0.1‑0.5T的压力、加热至50‑100℃,使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将隔膜与极片复合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使隔膜与极片复合粘结起来,其步骤如下:(1)将待粘合的隔膜浸蘸上一层聚合单体溶液;(2)将待粘合的极片浸蘸上一层交联剂溶液;(3)将浸蘸后的隔膜与极片进行直接接触,施加0.1-0.5T的压力、加热至50-100℃,使聚合单体与交联剂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将隔膜与极片复合连接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隔膜与极片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溶液是将聚合单体搅拌分散于溶剂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双李新峰臧强武行兵王义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